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小燕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狂犬
  • 3篇狂犬病
  • 3篇狂犬病毒
  • 3篇病毒
  • 2篇基因
  • 1篇全长CDNA
  • 1篇全长基因
  • 1篇犬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研究
  • 1篇克隆
  • 1篇狂犬病病毒
  • 1篇核苷
  • 1篇核苷酸序列
  • 1篇核苷酸序列分...
  • 1篇分子流
  • 1篇分子流行病学
  • 1篇分子流行病学...
  • 1篇N基因

机构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篇唐青
  • 3篇陶小燕
  • 2篇周开姣
  • 2篇莫兆军
  • 2篇杨进业
  • 1篇杜加亮
  • 1篇明平刚
  • 1篇莫毅
  • 1篇黄莉荣
  • 1篇李浩
  • 1篇陈敏玫
  • 1篇黄莹
  • 1篇闭福银
  • 1篇严家新
  • 1篇扈荣良

传媒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广西16株狂犬病毒P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广西16株狂犬病毒P基因序列特点,探讨广西狂犬病高发的可能原因。方法 2005-2008年在广西14个市采集健康犬脑标本3 961份,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RT-PCR法检测狂犬病毒,P基因PCR扩增阳性者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16株狂犬病毒完成P基因序列测定,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6%-100%和93%-100%,属于基因Ⅰ型狂犬病毒;广西境内至少存在3条狂犬病毒传播链;16株狂犬病毒P基因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多个位点发生变异。结论广西存在多个Ⅰ型狂犬病毒株系的流行,可能是近几年广西狂犬病持续高发的原因之一。
陈敏玫周开姣陶小燕莫兆军莫毅杨进业唐青
关键词:狂犬病毒P基因
狂犬病毒街毒株全长基因cDNA克隆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将狂犬病毒街毒株的全基因组分为4个片段按照它们基因组上的顺序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并将G-L间隔区的非编码区替换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核苷酸,构建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狂犬病毒HN10株全长基因组cDNA真核表达质粒,同时,在全长cDNA的两侧嵌入锤头状核酶(HamRz)和丁型肝炎病毒核酶(HdvRz)的序列,并置于CMV启动子的控制下,为下一步拯救出该嵌合病毒提供了可直接使用的全长cDNA真核表达质粒。
明平刚黄莹唐青杜加亮陶小燕严家新扈荣良
关键词:狂犬病毒全长CDNA克隆
广西狂犬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分析广西狂犬病毒的分布和来源,从病原学角度分析广西狂犬病疫情高发的原因。方法2005年9月~2006年4月在广西玉林、贵港、柳州、来宾、南宁和河池等6市共收集健康犬脑标本1 352份,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RT-PCR法检测狂犬病毒,其中22份标本完成狂犬病毒N基因编码区下游720bp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结果用DFA法检测出阳性标本160份,阳性率为11.83%,RT-PCR检测出阳性标本26份,阳性率1.9%,对其中22份标本完成N基因编码区下游720bp核苷酸序列的测定,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8%~100%,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5%~99.6%,表明广西病毒标本N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变异主要是同义突变。种系发生分析显示,广西病毒标本分为A、B、C群,各群分布范围不同,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中国存在的3群狂犬病毒(CHINA-1、CHINA-2和CHINA-3群)目前在广西均有分布。广西流行的3群病毒来源各不相同:A群可能来源于与广西相邻的湖南、贵州;B群可能由广西北部省区传入;C群是在广西境内循环的毒株。结论广西境内普遍存在狂犬病毒感染犬只,并有外省狂犬病毒的传入,可能是近年广西狂犬病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
莫兆军李浩陶小燕黄莉荣周开姣闭福银杨进业唐青
关键词:狂犬病毒分子流行病学N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