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菲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4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显微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到达第四脑室和脑干侧方的组织结构间关系 ,以指导手术入路。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技术 ,对经甲醛固定、血管内灌注彩色乳胶的 1 0具成人尸头标本 ,按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脉络膜、第四脑室顶、菱形窝、小脑后下动脉等组织血管形态结构。结果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 ,可通过脉络膜、下髓帆及蚓小结到达菱形窝的任何部位 ,通过外侧隐窝到达脑桥和延髓的背外侧。小脑后下动脉的扁桃体延髓段和膜髓帆扁桃体段是该入路涉及的重要血管。结论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通过正常的解剖间隙到达第四脑室和脑干的侧方 ,可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
- 张力伟王忠诚于春江王凤梅陈菲
-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小脑延髓裂手术入路外科手术
- 岩尖区侧方手术入路的巨显微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 于春江贾旺关树森张新中曹文军王凤梅陈菲
- 该研究历时3年,完成汉族成人尸头解剖30例,结合手术入路对岩骨进行了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手术提供了解剖学基础。临床研究中3年内切除岩尖区病变62例,肿瘤直径均在3cm以上,其中大型肿瘤(大于等于4cm)占92.7%。临...
- 关键词:
- 关键词:岩骨尖显微解剖手术入路
- 缺血预适应后脊髓区域血流的改变及其对脊髓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脊髓区域血流的影响及其对脊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放射介入球囊栓塞方法建立脊髓缺血动物模型,氢去除电极测定脊髓区域血流,脊髓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研究缺血预适应对脊髓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缺血预适应5分钟后,脊髓局部区域血流升高,是脊髓诱发电位改变的直接原因;而脊髓区域血流的改变,可能与缺血预适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轻度升高有关。脊髓不可逆缺血损害后,单胺类递质(NE,DA,5-HT)的严重升高,将造成脊髓血管痉挛、内皮细胞裂隙、多灶出血、坏死,而使脊髓功能受损。脊髓区域血流与脊髓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缺血预适应后,脊髓区域血流的轻度升高以及再次不可逆缺血(30分钟缺血)后脊髓区域血流的明显改善,是缺血预适应对脊髓功能保护作用的直接原因。结论:缺血预适应可改变脊髓区域血流,增加长时间不可逆缺血后脊髓区域血流并对不可逆脊髓缺血后的脊髓功能损害有明显而确定的保护作用。
- 范涛王忠诚张颖张颖王凤梅谭郁玲许春玲王凤梅
-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脊髓缺血
- 听神经瘤听力保留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为经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保护听力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20例成人汉族尸头湿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桥脑小脑角区的显微解剖结构复杂,各重要神经、血管之间组织层次分明。结论研究桥脑小脑角区的显微解剖,有助于听神经瘤的切除,保护重要结构,是听神经瘤手术保留听力的解剖学基础。
- 江涛王忠诚于春江贾旺宫剑陈菲王风梅
- 关键词:听神经瘤听力保留桥脑小脑角显微解剖
- 颞下经岩骨嵴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提出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使手术更加简便、安全、微创,以替代各型联合入路,降低手术致残、致死率。方法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10例,模拟手术操作并对手术涉及的重要结构测量、拍照;手术前后共10例20侧标本进行CT岩骨薄扫,并对重要结构进行测量、拍照。结果颞下经岩骨嵴入路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包括Labbe静脉、岩骨内部结构、脑干腹侧间隙等。重要参数包括岩骨嵴磨除范围。结论颞下经岩骨嵴入路通过对岩骨嵴的磨除,增加对岩骨背侧肿瘤基底的暴露,适合切除骑跨中后颅窝的岩斜脑膜瘤。该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
- 宫剑于春江关树森王凤梅陈菲
- 关键词:岩骨入路应用解剖学
- 改良岩斜区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改进岩斜区手术入路,使其更简单、微创。方法对20例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和10例漂白颅骨干标本模拟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和颞下经岩骨嵴入路行手术操作,对手术涉及的重要结构进行测量、拍照;手术前后对湿标本进行CT岩骨薄扫,对重要结构进行测量、拍照。结果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涉及的重要结构有岩静脉、内听动脉、内听道上嵴等;重要参数包括岩尖骨质最大磨除范围前后径、横径。颞下经岩骨嵴入路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包括Labbe静脉、岩骨内部结构、脑干腹侧间隙等;重要参数包括岩骨嵴磨除范围。结论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通过颅后窝开颅,磨除岩尖骨质,可切除颅中窝部分的肿瘤,适用于主体在颅后窝的岩斜脑膜瘤。颞下经岩骨嵴入路通过对岩骨嵴的磨除,增加了对岩骨背侧肿瘤基底的暴露,适合切除各型岩斜区脑膜瘤。
- 宫剑于春江关树森江涛王凤梅陈菲
- 关键词:岩斜区神经解剖学手术入路
- 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应用解剖学研究
- 2005年
- 对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切除后颅窝生长为主的Ⅱ型岩斜脑膜瘤进行了解剖学研究 ,以期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10 %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 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 10例 ,模拟手术操作并对手术涉及的重要结构测量、拍照 ;手术前后共 10例 2 0侧标本进行CT岩骨薄层扫描 ,并对重要结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涉及的重要结构有岩静脉、内听动脉、内听道上嵴等 ;重要参数包括岩尖骨质最大磨除范围的前后径、横径。提示 :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通过后颅窝开颅磨除岩尖骨质 ,切除肿瘤中颅窝部分 ,适用于主体在后颅窝的Ⅱ型岩斜脑膜瘤 ,特点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
- 宫剑于春江关树森王凤梅陈菲
- 关键词:内听道乙状窦入路后颅窝模拟手术
- 经枕髁-颈突入路到达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了解颈静脉孔区周围组织关系 ,量化枕髁及髁旁组织结构 ,为该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方法 ,对 10例成人尸体头部标本 ,15例干性颅骨标本 ,观测颈静脉孔、枕髁、颈突及舌下神经管等髁旁组织结构间关系。结果 :寰枕关节面不同的比例关系 ,决定枕髁的磨除范围。颈突位于枕髁的后外侧 ,茎突和二腹肌沟的内侧 ,后邻椎动脉上外侧袢 ,组成了颈静脉孔的后壁。与颈动脉管外口、舌下神经管外口形成了三角形 ,出颅的后组脑神经及颈静脉球位于三角形内。结论 :本入路是枕下外侧入路的改良 ,通过部分枕髁及颈突磨除 ,从后方显露颈静脉孔 ,避免了面神经移位及颞骨岩部的磨除。
- 张力伟王忠诚于春江王凤梅陈菲
- 关键词: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学
- 小脑幕下小脑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 本文介绍了位于中脑背外侧,松果体区,桥臂处的病变,由于组织结构关系复杂,解剖位置深在,是神经外科最富有挑战性的疾病,小脑幕下小脑上入路(InfratentorialTranssupracerebellarApproach...
- 张力伟王忠诚于春江王凤梅陈菲
- 关键词:解剖学显微外科神经外科
- 文献传递
- 不同药物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为研究临床常用的甘露醇和速尿对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 ,因改良Feeney自由落体装置致大鼠创伤性脑水肿 ,分别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速尿及 2药合用进行治疗。通过对血 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观察、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及光镜、电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判定各治疗组的疗效。结果 :大剂量甘露醇治疗组的脑水肿蓝染面积和脑组织含水量下降最明显 ,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最轻 ,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 ,其治疗效果反而下降 ;小剂量甘露醇和速尿合用组的脱水作用虽不如大剂量甘露醇组强 ,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 ,其治疗效果并未明显下降。结果提示 :甘露醇对于急性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最佳 ,使用甘露醇 5~ 6次后应使用小剂量甘露醇 +速尿治疗 ,单独应用速尿效果欠佳。
- 贾旺于春江王凤梅陈菲曹文军陈瑞芬
- 关键词:脑损伤脑水肿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