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德

作品数:417 被引量:5,523H指数:4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2篇天文地球
  • 148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19篇盆地
  • 114篇层序
  • 105篇鄂尔多斯盆地
  • 83篇地层
  • 70篇层序地层
  • 54篇储层
  • 47篇油气
  • 46篇古地理
  • 39篇岩相
  • 35篇三叠
  • 33篇岩相古地理
  • 31篇勘探
  • 27篇四川盆地
  • 26篇砂岩
  • 24篇碳酸
  • 24篇碳酸盐
  • 23篇地质
  • 23篇盐岩
  • 23篇格架
  • 21篇碳酸盐岩

机构

  • 41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9篇中国石油天然...
  • 21篇中国石化
  • 20篇中国石油
  • 13篇东华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浙江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成都地质矿产...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贵州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低渗透油气田...
  • 6篇四川省核工业...
  • 5篇长江大学
  • 5篇西南石油学院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417篇陈洪德
  • 83篇林良彪
  • 73篇田景春
  • 72篇侯明才
  • 54篇陈安清
  • 52篇赵俊兴
  • 50篇徐胜林
  • 39篇苏中堂
  • 34篇覃建雄
  • 30篇钟怡江
  • 28篇张成弓
  • 25篇侯中健
  • 21篇刘文均
  • 19篇张锦泉
  • 19篇王峰
  • 18篇王成善
  • 17篇李洁
  • 15篇李君文
  • 15篇向芳
  • 14篇倪新锋

传媒

  • 67篇成都理工大学...
  • 35篇沉积学报
  • 26篇沉积与特提斯...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矿物岩石
  • 15篇中国地质
  • 11篇地层学杂志
  • 10篇天然气工业
  • 10篇石油实验地质
  • 9篇岩石学报
  • 9篇海相油气地质
  • 8篇吉林大学学报...
  • 8篇石油勘探与开...
  • 7篇地质学报
  • 7篇成都理工学院...
  • 6篇油气地质与采...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6篇地球科学与环...
  • 5篇地质论评
  • 5篇断块油气田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13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7篇2014
  • 24篇2013
  • 22篇2012
  • 29篇2011
  • 38篇2010
  • 33篇2009
  • 28篇2008
  • 26篇2007
  • 26篇2006
  • 17篇2005
4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东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鲕滩展布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在川东南地区,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综合分析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等资料,分析了飞仙关组和鲕滩的发育特征。飞仙关组发育完整,可以识别出两个三级层序底界面,均为Ⅱ型层序的岩性、岩相转换面。第1层序海侵期主要发育混积陆棚环境,从第1层序高位期开始研究区进入碳酸盐岩台地演化阶段,鲕粒滩开始发育。第1层序高位期至第2层序高位早期,主要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灰岩和鲕粒灰岩为主要岩石类型;第2层序高位晚期,沉积局限台地环境的紫红色泥页岩、白云岩夹石膏层。鲕粒滩主要发育于第1层序高位期和第2层序高位早期。第1层序高位期鲕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第2层序高位早期鲕滩则为北东—南西向展布。鲕粒滩分布以第2层序高位早期较佳,为潜在的最有利勘探层位。
徐胜林陈洪德林良彪陈安清
关键词:层序界面飞仙关组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部地区喀拉扎组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吐哈盆地是具有双重基底与前陆结构的多旋回复合盆地。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喀拉扎组的沉积作用。通过20余口钻井的岩心观察,首次在胜北-红连地区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出多种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作用成因的砂岩脉(墙)、液化角砾岩、液化卷曲变形、球-枕构造、液化均一层和负载构造;水塑性变形成因的纹层卷曲变形、丘-槽构造、环形层和振动滑塌;脆性变形成因的震积角砾岩、阶梯状微断层和"V"字型地裂缝。依据仅在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的震积岩变形特征,建立了震积岩垂向序列,表明研究区在喀拉扎组一段沉积期,受频繁而强烈地震事件的影响。详细对比了震积岩在各口钻井中的时空分布规律,地震强度从北部山前带的胜北地区到南缘的红连地区有减弱的趋势,表明古地震的震源来自博格达造山带。Dickinson三角投点图也显示喀拉扎组一段砂岩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博格达山造山带。震积岩的大量发育表明,燕山运动Ⅱ幕导致博格达山于晚侏罗世喀拉扎组一段沉积期发生了剧烈的构造隆升,该地区的发现的大量震积岩是盆-山关系的特殊沉积响应。
唐文斌徐胜林陈洪德陈安清梁杰肖冬生
关键词:震积岩晚侏罗纪博格达山台北凹陷吐哈盆地
埃及阿布吉拉迪盆地AESW区块上白垩统碎屑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2018年
埃及阿布吉拉迪盆地白垩系碎屑岩储层发育,具备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以Alam El Shawish West区块(简称为AESW区块)上白垩统Abu Roash组G段(简称为AR-G段)为例,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实验、物性分析、地化分析及测井资料等研究基础上,对碎屑岩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储层发育及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AESW区块AR-G段碎屑岩主要为潮坪沉积,发育潮间带、潮下带亚相及多种微相。(2)砂岩类型以石英砂岩及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性及磨圆度较好,成分及结构成熟度较高。(3)储集空间包括剩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的粒间及粒内溶孔等,依据压汞曲线形态及孔喉半径分布等特征,将砂岩储层分为3类,分别对应于粗-中喉道、中-细喉道及微喉道。(4)储层主要为中孔中渗型,次为中孔低渗型,孔渗相关性较好,储层整体上以孔隙型为主。(5)储层发育及分布受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潮下带水下砂坝及潮汐水道砂体物性较好,为区内有利的储层发育微相类型。溶蚀作用能够形成次生储集空间,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条件,最终形成潮坪相砂岩储层。
田雨赫恩杰陈洪德王贺华徐兵何巍袁浩张艺久柳世成邓勇欧阳静芸
关键词:上白垩统沉积微相储层特征
中上扬子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被引量:25
2009年
以构造-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动态演化观为指导,对中上扬子区震旦纪—中三叠世储层发育分布规律进行新一轮的分析,认为纵向上碳酸盐岩储层与层序格架发育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即对应于全球二级海平面变化旋回中的高水位体系域;储层非均质性强;下古生界以溶蚀、岩溶、白云化和构造缝形成的次生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上古生界原生孔和次生孔均为储集空间。横向上层序格架内储层发育和分布的有利区域具有差异性;优质储层多发育于潮坪、缓坡、岩溶斜坡和台内、台缘礁滩环境中,且与白云化作用、溶蚀作用、岩溶作用和构造改造作用密切相关;上二叠统—中三叠统储层分布在纵横向上均具有特殊性。综合分析认为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和分布规律,即主要储层的发育与全球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中的高位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且二级海平面旋回中的三级海侵旋回也为有利区域性储层发育的层位;海退旋回的晚期有利于古岩溶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而海侵旋回的初期—早期,有利于台地边缘或台内滨外滩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层序格架中的高能沉积环境、有利的岩溶和成岩环境,以及构造复合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
陈洪德黄福喜徐胜林赵立群滑心爽
关键词: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沉积盆地源-汇过程及其演化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制约——以新疆伊犁盆地南缘蒙其古尔铀矿床为例被引量:12
2016年
笔者以新疆伊犁盆地南缘蒙其古尔铀矿床为例,探讨了物源、铀源及两者的汇集过程对铀成矿的控制,揭示沉积盆地源-汇过程及其演化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制约。通过分析蒙其古尔铀矿区目的层岩石中的重矿物组合、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并与蚀源区典型岩石进行对比,查明目的层物源区岩石主要为以花岗岩为主的酸性火成岩,其中活性铀含量较高,为本区的铀源体。沿目的层沉积路径,铀矿体优先产于砂体厚度急剧减薄、泥质夹层增多和砂岩粒度由粗变细等岩性突变部位。沿氧化带前锋方向,铀矿体主要定位于氧化砂体变薄或尖灭部位,矿体走向及平面展布形态与氧化带发育方向基本一致。
李盛富陈洪德周剑王谋刘俊平王冰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及其储集性能被引量:6
2013年
应用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通过野外剖面观测、岩心观察、室内薄片和测试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有北部的乌海桌子山地区下奥陶统桌子山组珊瑚生物礁,中部的棋探1井下奥陶统克里摩里组层孔虫-海绵生物礁和南部的石节子沟上奥陶统背锅山组珊瑚生物礁。北部生物礁发育的时代早,南部晚;北段礁体生长发育2~3期,南段发育可达4期;北段及南段生物礁生长的水体环境相对较浅,中部相对较深。生物礁与各种滩共生,发育礁滩型储层,生物格架孔和组构选择性溶蚀的溶孔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条件显示其储集性能不佳;但是,生物礁处在有利于礁滩储层发育的台地边缘相带,可以作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周俊烈陈洪德赵俊兴苏中堂张成弓王玉萍郝哲敏
关键词:奥陶纪生物礁
川东北渠县地区大安寨段储层特征被引量:11
2013年
通过露头剖面实测、地层对比、薄片鉴定、物性及成岩作用分析等,对川东北渠县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有利储层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大一亚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厚块状介壳灰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内溶孔和裂缝,平均孔隙度为2.852%,平均渗透率为0.007×10-3 um2,为低孔低渗一裂缝型储层;大二亚段储层岩石类型为介壳灰岩夹多层泥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内溶孔,平均孔隙度为3.844%,平均渗透率为0.003×10-3 um2,为低孔低渗型储层:前者较后者油气勘探潜力更.大。研究区大安寨段储层主要形成于介壳滩环境,经历了多类型、多期次成岩变化,其中压实等破坏性成岩作用是孔隙损失的主要因素,而溶蚀和后期构造破裂等建设性成岩作用改善了储集性能,是研究区内致密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徐双辉陈洪德林良彪钱利军赵军寿陈安清徐胜林
关键词:川东北地层对比储层特征成岩作用致密储层
面向露头岩层分层的空间案例推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面向露头岩层分层的空间案例推理方法,包括步骤:S100、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数据构建露头岩层三维点云模型;S200、露头岩层三维点云模型体元分割;S300、构建岩层案例空间特征与属性特征集成表达模型;S400、确定...
陈建华王炳乾王峰侯明才陈洪德胡作维卢健
文献传递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新元古代凤台组冰期沉积序列及演化被引量:5
2020年
新元古代冰期事件作为一个显著的沉积记录,广泛留存在各个古克拉通。新元古代凤台组肉红色冰碛杂岩仅发育在华北克拉通东南缘,以单一的碳酸盐成分为主要鉴定特征。本文通过细致研究,认为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在新元古代中晚期为陡坡镶边碳酸盐台地环境,受到海洋型冰川作用,形成了凤台组为代表的大陆边缘型冰川沉积地层。冰川运动仅局限于大陆边缘而未引入腹地陆源碎屑,导致凤台组冰碛杂岩中的基质和角砾基本来源于下伏碳酸盐岩地层,并具有冰碛沉积和重力流沉积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凤台组的发育时限为埃迪卡拉纪,可对比关联华北克拉通南缘罗圈组和西缘正目观组,从而在华北克拉通周缘形成了显著的埃迪卡拉纪冰川沉积。另外,凤台组包含多套冰期-间冰期的沉积地层,应指示着次一级的冷暖气候周期,可能记录着埃迪卡拉纪冰期的完整沉积记录。厘清凤台组的沉积序列及演化过程,有利于研究碳酸盐台地在冰期-间冰期的沉积历史,继而完善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冰期沉积类型,并补充低纬度地区的冰川作用案例。
岳亮刘自亮岳亮马永生陈洪德张成见
关键词:新元古代重力流碳酸盐台地
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物源及沉积相展布特征被引量:16
2013年
在野外剖面观测、岩心描述及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川西拗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物源、沉积相类型、沉积环境的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砂岩碎屑成分分析及物源区构造背景的分析,研究区具有自龙门山前缘至盆地中部砂岩的石英含量逐渐增多、沉积岩岩屑含量逐渐减少的特征,物源主要为西部的龙门山,而北部的米仓山—大巴山对研究区的影响较小。(2)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四大类沉积相类型。(3)编制了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砂岩质量分数等值线图及沉积相图,据此认为蓬莱镇组各个时期的沉积环境及砂体展布特征主要受到湖平面升降及物源供给的控制。蓬莱镇组第一段沉积时期,主要以发育冲积扇—湖泊沉积为特征;第二段沉积时期,冲积扇沉积及河流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逐渐向湖盆推进,湖泊沉积的范围逐渐萎缩;第三段沉积时期,区内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范围逐渐萎缩,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规模较第二段沉积期增大,湖泊沉积变化不大;第四段沉积时期,主要以发育河流—湖泊沉积为特征,不发育冲积扇沉积,随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推进,湖泊沉积范围逐渐减小。
钱利军陈洪德时志强徐胜林欧莉华林良彪张玺华
关键词:物源分析蓬莱镇组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