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景春

作品数:427 被引量:4,328H指数:38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6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2篇天文地球
  • 15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军事

主题

  • 196篇盆地
  • 104篇层序
  • 99篇鄂尔多斯盆地
  • 78篇地层
  • 65篇层序地层
  • 64篇储层
  • 52篇三叠
  • 43篇延长组
  • 43篇油气
  • 35篇岩相
  • 35篇格架
  • 30篇三叠统
  • 30篇塔里木盆地
  • 29篇储层特征
  • 29篇储集
  • 28篇砂体
  • 28篇古地理
  • 27篇砂岩
  • 26篇岩相古地理
  • 25篇地层学

机构

  • 418篇成都理工大学
  • 7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7篇中国石油化工...
  • 16篇中国石油
  • 15篇中国石化
  • 11篇西南石油大学
  • 9篇贵州大学
  • 8篇重庆科技学院
  • 7篇中国石油西南...
  • 5篇成都地质矿产...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长江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学院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4篇沈阳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低渗透油气田...

作者

  • 426篇田景春
  • 88篇张翔
  • 73篇陈洪德
  • 63篇王峰
  • 54篇林小兵
  • 40篇覃建雄
  • 27篇刘家铎
  • 26篇夏青松
  • 23篇侯明才
  • 21篇张锦泉
  • 19篇孟万斌
  • 19篇侯中健
  • 17篇彭军
  • 17篇聂永生
  • 17篇谭先锋
  • 17篇陈蓉
  • 15篇肖玲
  • 13篇朱迎堂
  • 12篇苏炳睿
  • 11篇时国

传媒

  • 46篇成都理工大学...
  • 29篇沉积与特提斯...
  • 27篇沉积学报
  • 2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1篇矿物岩石
  • 12篇成都理工学院...
  • 12篇油气地质与采...
  • 10篇岩性油气藏
  • 9篇新疆地质
  • 9篇岩相古地理
  • 9篇古地理学报
  • 9篇石油地质与工...
  • 8篇断块油气田
  • 8篇地球科学与环...
  • 6篇中国地质
  • 6篇石油实验地质
  • 6篇物探化探计算...
  • 5篇现代地质
  • 5篇地层学杂志
  • 5篇地质找矿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19篇2023
  • 7篇2022
  • 15篇2021
  • 5篇2020
  • 15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29篇2015
  • 21篇2014
  • 19篇2013
  • 13篇2012
  • 20篇2011
  • 20篇2010
  • 27篇2009
  • 19篇2008
  • 29篇2007
  • 21篇2006
  • 15篇2005
4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江盆地二叠纪生物礁层序地层学研究被引量:20
1999年
通过右江盆地二叠纪生物礁层序地层研究表明 ,在海平面升降旋回的各个时期 ,均有生物礁的发育 ,并呈现各自特征的层序内部构型及成因格架。低水位礁仅发育于台盆背景 ,以加积丘礁或点礁为特色 ,常与混屑浊积岩、硅灰岩、硅泥岩共生 ;陆棚边缘礁发育于台盆和斜坡背景 ,与低水位期的相比 ,礁体较大 ,数量较多 ,因为该期相对稳定的底质和水动力条件对生物礁的萌生更具诱导作用 ;海侵期表现为伴随海平面向陆超覆而形成的向陆年轻化的海侵型台盆礁、斜坡礁、台缘礁、台内礁组合 ,具加积 -退积型堆积序列 ,礁顶发育硬底、生物挠动面、海底熔蚀面、淹没面、水下中止面等 ,礁盖包括硅岩、火山碎屑浊积岩、放射虫岩、骨针岩、深水遗迹相、生物密集层、浮游相灰岩、含锰磷酸盐灰泥岩等 ,生长方式主要是追补式和中止式 ,以宝塔礁、链状礁、点礁为主 ;高水位礁以进积礁、加积礁和混积礁组合为特征 ,广泛发育于台内、台缘、斜坡、台盆等环境 ,具向上变浅序列 ,礁顶发育暴露面、岩溶面、冲刷侵蚀面、钙化壳、白云岩帽等 ,礁盖主要有残积相、潮坪相、浊积相、丘滩相等 ,规模大、分布广 ,以堤礁、环礁、马蹄形礁为主。
覃建雄曾允孚陈洪德田景春
关键词:生物礁层序格架二叠纪右江盆地层序地层学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0_1期沉积特征被引量:6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统延长组长101期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河流相中辫状河道和曲流河道,三角洲相中辫状水下分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沉积均发育砂岩。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各沉积微相砂岩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及辫状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主要发育有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盆地东部的曲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岩主要发育有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见向上变粗的逆粒序,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可见四段式。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认为盆地内长101期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曲流河道和陆上分流河道中砂体较发育,辫状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次之。
丁熊田景春姚泾利余杭航李映宏
关键词:砂岩储层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被引量:7
2007年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期陆相沉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基准面旋回层序级次的划分为依据,将石千峰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5个长期、14个中期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且存在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B型)和对称型(C型)等形式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详细分析了各级次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沉积序列和叠加样式;建立了以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地层格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
李君文陈洪德田景春
关键词:石千峰组高分辨率地层格架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碎屑岩物源分析及储层特征被引量:14
2009年
综合运用砂岩碎屑组分及岩屑分布特征、砂岩阴极发光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变化、古水流方向等物源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6油组进行物源分析,认为变质岩、酸性岩浆岩、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为研究区主要的母岩类型,东北、西南部是研究区的主要物源方向,西北、西和南部是为次要要的物源方向。物源是影响储层的重要因素,物源的不同造成研究区砂岩类型、填隙物组成及储层物性特征的差异。
陈蓉王峰田景春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物源分析储层特征延长组
贵州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规律被引量:28
1995年
以贵州罗甸二叠纪剖面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点,及影响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整个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的演化与海平面升降的关系,第一次系统建立了二叠纪古海洋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演化曲线。
田景春曾允孚
关键词:二叠纪碳氧同位素同位素演化碳酸盐岩
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关系——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浊积扇为例被引量:12
2007年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运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浊积扇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和对称型3种基本结构类型。重点讨论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关系,指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变化明显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在低可容纳空间条件下形成的浊积砂体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储层物性最好,而在高可容纳空间条件下形成的砂体则相反。
倪新锋陈洪德田景春赵俊兴韦东晓
关键词:浊积扇储层非均质性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充填演化及其对印支构造运动的响应被引量:54
2010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发育特征、湖盆充填演化、盆地边缘沉积特征以及事件沉积发育规律的分析,探讨了早印支运动与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响应过程。研究表明,长10—长9沉积期,印支运动较弱,鄂尔多斯盆地基本继承了晚海西期以来的构造平稳的格局,湖盆开始发育;从长8沉积末期开始,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构造活动开始增强,秦岭造山带在该时期迅速隆升使北秦岭地区沿商丹断裂带发育一系列山间盆地的砾岩堆积,同时导致盆地南部海相碳酸盐岩基底遭受剥蚀,碳酸盐岩岩屑在砂岩中开始出现;长7沉积期,伴随着湖盆的强烈扩张、西南部磨拉石建造的快速堆积以及事件沉积频发,印支运动活动强烈,鄂尔多斯盆地进入板块碰撞拼接、幕式构造运动最活跃的时期;长6—长4+5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层中仍有震积岩出现,但凝灰岩含量急剧减少,表明构造活动的强度和频率降低,湖盆开始重新进入稳定沉降期。延长期湖盆演化随着印支运动发展经历了初始拗陷、强烈拗陷、回返抬升和萎缩消亡的完整过程,具有快速沉降、缓慢充填、沉积中心不断向西南迁移的特征。
王峰田景春范立勇陈蓉邱军利
关键词: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河南登封地区上二叠统石千峰组风暴沉积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河南登封地区上二叠统石千峰组以湖泊相碎屑岩为主,其中发育有典型的风暴岩沉积,在风暴岩中发育有冲刷面、丘状交错层理、包卷层理、波痕和泄水构造等风暴沉积构造,并存在典型的序列,自下而上可划为Sa,Sb,Sc,Sd和Se五段。同时深入探讨了风暴岩的类型,主要包括原地风暴岩和异地风暴岩,并论述了其研究意义。风暴岩是湖泊发育的典型标志,所以风暴岩的提出对确定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增加了新的认识,并且对上二叠统石千峰组的古地理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阳伟田景春朱迎堂王峰
关键词:上二叠统石千峰组风暴岩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沉积体系及储层评价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地层特征及其区域上的差异、沉积相类型划分、沉积体系研究、地震层序研究、不整合类型及在地质和地震剖面上的分布特征研究、层序地层学研究、储层岩石学类型及其分布、储层成岩作用、控制储层发育的因素分析...
刘家铎张哨楠田景春赵锡奎何建军
关键词:勘探方向含油气系统储层塔里木盆地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盒8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95
2009年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盒8气层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的盒8储集层具成分成熟度高而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点,储层以次生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孔最为发育,微孔—中孔是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微喉和细喉是盒8的基本渗流通道,为典型的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平面上储层物性受物源、沉积相带的控制,垂向上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
王峰田景春陈蓉李明瑞肖玲
关键词:储层特征鄂尔多斯盆地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