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松
- 作品数:59 被引量:172H指数:6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序贯立体搭桥或联合腔内技术治疗下肢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下肢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运用序贯立体搭桥或联合腔内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运用序贯立体搭桥或联合腔内技术治疗的下肢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共34例,观察治疗后血管的开通率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序贯立交搭桥或联合腔内技术治疗血管再通率均为100%,踝肱指数(A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序贯立体搭桥或联合腔内技术治疗下肢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安全可靠。
- 杨婷刘彦东金松
- 关键词:腔内技术
- 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下肢慢性动脉闭塞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移植转流术治疗下肢慢性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下肢慢性动脉闭塞症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血管移植转流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对80例病患采用人工血管移植转流术治疗,效果明显,其中术后下肢动脉缺血得以良好改善,踝/肱指数(ABI)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的病患有68例(68/80),百分比为85.00%;血管移植后再次闭塞的有10例(10/80),百分比为12.50%;移植血管后死亡的2例(2/80),百分比为2.50%。80例病患的ABI升高幅度达到了0.22~0.50,平均为0.33。结论本临床研究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证明下肢慢性动脉闭塞症采用人工血管移植转流术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下肢动脉闭塞血液供应,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婷刘彦东金松
- 关键词:人工血管移植术ABI
- 腹主动脉瘤中TGF-β表达水平的研究
- 2018年
-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大鼠腹主动脉瘤(AAA)模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与弹力蛋白酶灌注组(20U/m L)1m L,持续30min。于术前、术后28d测量腹主动脉直径。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动脉瘤中TGF-β的表达,数据均以(x珋±s)进行两组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实验组动物模型均已达到腹主动脉瘤诊断标准(正常动脉:1.26±0.030,AAA组:2.950±0.106,P<0.05)。与正常动脉相比,AAA组TGF-β的表达明显升高(正常动脉:0.3392±0.035,AAA组:0.7840±0.044,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在大鼠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说明转化生长因子-β在介导腹主动脉瘤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徐桂超董海鹏刘程伟王石金松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腹主动脉瘤WESTERNBLOT
- AngioJet机械吸栓系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早期临床治疗血管内血栓形成以切开血管取出血栓为主要治疗方法,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手段进步和设备的创新,腔内治疗已成为治疗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新兴手段。尤其是机械吸栓术已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有关AngioJet机械吸栓系统在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下肢动脉缺血、门静脉血栓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对其安全性、并发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能对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金荣国金松赵晨光范东旭
- 关键词:血管腔内治疗血栓形成
- EDRz抑制腹主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DNA酶(EDRz)对大鼠腹主动脉瘤(AAA)形成的抑制作用,进而证实EDRz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照组为弹力蛋白酶灌注的腹主动脉瘤组(AAA组),实验组为弹力蛋白酶灌注后经EDRz治疗的EDRz组。分别术前,术后28d测量腹主动脉直径。应用q-PCR方法检测动脉瘤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mRNA的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DRz组动脉直径明显小于AAA组(AAA组:3.11±0.103,EDRz组:2.27±0.096,P<0.05)。与AAA组相比,EDRz组Egr-1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AAA组:1.094±0.066,EDRz组:0.603±0.0448,P<0.05)。结论:Egr-1 DNA酶(EDRz)能特异性的降低Egr-1基因的表达并能够抑制腹主动脉瘤的形成与发展。
- 董海鹏刘程伟徐桂超王石金松
- 关键词:EGR-1腹主动脉瘤Q-PCR
- 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置管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疗效。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07月至2019年04月收治的LEDVT患者60例。根据溶栓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情况。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静脉通畅情况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尿激酶用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溶栓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静脉通畅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患者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TS率为3.33%低于对照组患者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DVT患者采取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CDT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溶栓药物总用量,缩短溶栓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张晨光王瀚锐杨婷金松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置管溶栓
-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对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再生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模型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治疗组(NS组)15只,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FGF组)15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VEGF组)15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VEGF+bFGF组)15只。NS组、VEGF组分别隔日一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100μg/LVEGF 1mL;bFGF组隔日一次后肢股内侧多点肌肉注射100μg/L bFGF 1mL;VEGF+bFGF组隔日一次腹腔注射100μg/L LVEGF 1mL+后肢股内侧多点肌肉注射100μg/L bFGF 1mL,共治疗21d。分别于7d、14d、21d观察大鼠后肢缺血情况如:间歇性跛行情况、皮肤颜色改变、皮温改变、足溃疡情况等。继续饲养至3个月后取后肢股内侧部位肌肉组织行免疫组化观察血管数。结果 VEGF+bFGF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bFGF组、VEGF组及N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VEGF与bFGF联合应用可促进后肢动脉硬化闭塞大鼠的血管再生。结论 VEGF联合bFGF能促进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再生,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提供新的治疗依据。
- 金松王瀚锐刘彦东范东旭孙瑶苏德旺柯德志汪宝林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再生
- 白藜芦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及其可能的机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Res(10、20、40μg/ml)作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同时设溶剂二甲亚砜(DMSO)和培养液作用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Res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Res对SGC7901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Res对SGC7901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最大抑制率达(53.39±5.32)%;Res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可见悬浮细胞增多,细胞胞体缩小、变圆、碎裂,细胞内出现颗粒样物质,在40μg/ml作用48h变化最明显;Res能明显上调SGC7901细胞Caspase-3活性,这种作用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发现,Res通过阻滞SGC7901于S期而抑制细胞分裂。结论:Res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与激活Caspase-3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肿瘤细胞周期有关。
- 金松辛国荣孟繁石范东旭董智强
- 关键词:白藜芦醇胃癌细胞增殖抑制CASPASE-3细胞周期
- AngioJet流变抽栓系统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高危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AngioJet流变抽栓系统(AR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有效性和临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外周系统尿激酶溶栓效果不佳的20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大面积肺栓塞(MPE)患者12例和次大面积肺栓塞(SMPE)患者8例,均急诊行ART联合CDT治疗。观察技术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指标包括休克指数(SI)、Miller指数(MI)、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动脉氧分压(PaO_(2));观察患者的手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ART联合CDT治疗对肺动脉内血栓的清除效果。结果ART联合CDT治疗APE患者的技术成功率为100%(20/20),术中所有患者均出现一过性心动过缓和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2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3例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手术成功率为75%(15/20)。MPE和SMPE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SI、MI、MPAP均较术前降低,PaO_(2)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APE患者顺利出院。随访期间,1例MPE患者因意外死亡而随访终止,其余患者无明显的肺栓塞症状,肺动脉血栓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ART联合CDT治疗APE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侯欣金松王凯峰杨婷
- 关键词:肺栓塞血栓
- 单侧股深动脉变异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6年
- 病例资料 者,男,63岁。因“双下肢间歇性跛行3年(间歇性跛行距离100m),以左侧明显”收入院。查体:双下肢及双足肤色略苍白,皮温略低,双侧股动脉搏动可,双侧足背、胫后动脉未触及搏动。既往糖尿病病史1年。
- 范东旭冯东凡王凯峰薛金枝金松
- 关键词:动脉变异下肢间歇性跛行股动脉搏动单侧胫后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