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秀兰

作品数:46 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视网膜
  • 16篇网膜
  • 13篇细胞
  • 12篇角膜
  • 8篇玻璃体
  • 7篇上皮
  • 7篇内窥镜
  • 7篇窥镜
  • 6篇凋亡
  • 5篇氧化应激
  • 5篇色素上皮
  • 5篇上皮细胞
  • 5篇视网膜色素
  • 5篇视网膜色素上...
  • 5篇网膜色素上皮
  • 5篇细胞凋亡
  • 5篇内窥镜引导
  • 4篇人视网膜
  • 4篇人视网膜色素
  • 4篇色素上皮细胞

机构

  • 32篇广州军区广州...
  • 12篇暨南大学附属...
  • 11篇中山大学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暨南大学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深圳市眼科医...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厦门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邹秀兰
  • 30篇邹玉平
  • 12篇张楚
  • 10篇徐哲
  • 7篇王观峰
  • 6篇钟敬祥
  • 6篇彭亮红
  • 5篇王泳
  • 5篇施月欢
  • 5篇皮荣标
  • 5篇陈京霞
  • 5篇陈静
  • 4篇李文立
  • 3篇刘莲
  • 3篇刘丽华
  • 3篇林振德
  • 3篇徐锦堂
  • 3篇庞友鉴
  • 3篇赖铭莹
  • 3篇韩苏宁

传媒

  • 8篇眼科新进展
  • 7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中华眼外伤职...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眼科研究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辛酸烟酸二联体拮抗丙烯醛诱导ARPE-19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Bax、Bcl-2蛋白在硫辛酸烟酸二联体拮抗丙烯醛诱导的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凋亡中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ARPE-19细胞置于含有10%体积分数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培养,待培养瓶底部ARPE-19细胞长至70%时,种6孔板,用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24 h,细胞换液。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丙烯醛组和硫辛酸烟酸二联体组。细胞流式检测各组ARPE-19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流式显示正常细胞在空白对照组中为94.8%,丙烯醛组中为60.98%,硫辛酸烟酸二联体组中为91.34%。Western Blot显示空白对照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0.293 9,丙烯醛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1.389 2,硫辛酸烟酸二联体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0.555 8。结论:硫辛酸烟酸二联体对ARPE-19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抗凋亡蛋白Bcl-2来抑制凋亡蛋白Bax的表达。
邹秀兰王观峰李文立皮荣标俞永珍邹玉平
关键词:丙烯醛BAX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人工晶体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2006年
目的探讨一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人工晶体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pseudophakic retinal detach-ment,PRD)的疗效及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资料完整的复杂性PRD且行玻璃体切除作为首选手术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0.8个月。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77例(72.6%),最终复位104例(98.1%)。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主要是新裂孔出现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术后视力>0.3的63例(59.4%),视力≥0.1的90例(84.9%),与术前视力(>0.3仅36例,<0.1则53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手术主要并发症是术中医源性裂孔(7.5%);术后PVR(14.2%)和黄斑前膜(23.6%)。结论一期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性PRD能取得较好的解剖和功能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应尽量避免术中医源性裂孔的发生,因为除术后PVR外,新裂孔出现已成为视网膜再脱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邹秀兰赖铭莹朱晓波
关键词:人工晶体玻璃体切除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泪液中TGF-β_1的影响(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术中保留上皮瓣为留瓣组,左眼(30眼)术中弃上皮瓣为去瓣组,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术后1、3、7 d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的情况。结果术前等效球镜留瓣组(-4.98±2.28 D)与去瓣组(-5.20±4.02 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0)。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98,0.52,0.72)。两组术前及术后1、3、7天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1,055,0.45,0.19)。观察期间两组术后泪液中TGF-β_1水平不断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结论上皮瓣去留对epi-LASIK术后haze及泪液中TGF-β_1水平无明显影响,术后泪液中TGF-β_1可能在角膜伤口愈合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陈静陈艺韩苏宁邹玉平邹秀兰
关键词:EPI-LASIK上皮瓣
玻璃体腔内套结法固定脱位人工晶状体的效果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玻璃体腔内套结法处理脱位至后玻璃体腔内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12例IOL脱位至玻璃体腔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腔内复位固定后房型IOL,术后随访6-61个月,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和并发症。结果12例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02-1.0,IOL位置在随访期间无改变。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角膜水肿,5例早期眼压偏低,2例出现一过性眼压增高,1例出现前房纤维素性渗出。2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环扎术成功复位。结论玻璃体腔内OL固定术无需取出IOL,可以减少对眼球的创伤及切口源性角膜散光,是处理IOL脱位于玻璃体腔简单、有效的方法。
邹玉平余惠英张楚邹秀兰丁小燕唐仕波林振德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固定术
一种医用固视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固视灯,包括灯座及在灯座上铰接的灯杆,灯杆的一端设有LED固视灯,在灯杆和LED固视灯之间还设有能随意调整方向的金属蛇管,给患者提供指示,固定患者视线,有助于患者和检查人员的相互配合,提高检查的准...
许炜张本邹玉平邹秀兰岑绮梨张海花胡小佳
文献传递
肺癌双眼脉络膜转移1例
2005年
钟敬祥刘莲邹秀兰朱春玲郑通枢徐锦堂
关键词:肺癌视物不清视物变形视网膜下左眼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内窥镜引导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眼用内窥镜引导睫状体光凝术(EC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26例(36只眼),所有患者均先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注药后3~7 d内再行眼用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术后进行1~6个月随访,观察包括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和降眼压药物的使用等情况.结果:26例患者(36只眼)中30只眼手术完全成功,3只眼为条件成功,3只眼为失败,手术成功率为91.67%.治疗前患者眼压平均值是(42.49±2.36)mmHg,经过治疗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其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周(20.14±5.88)mmHg、1个月(18.81±6.14)mmHg、3个月(18.45±6.05)mmHg、6个月(17.60±6.23)mmHg.治疗之后各个随访时间点测量的眼压值同治疗前眼压值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少量前房积血、瞳孔区纤维素样渗出及渗出性脉络膜脱离是ECP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后均能恢复.结论: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内窥镜引导行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安全有效.
汤翠翠邹玉平邹秀兰丁勇徐哲
关键词: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影响LASIK手术前后眼压和眼压差的因素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眼压和眼压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71例行LASIK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性别、眼别、年龄、裸眼视力、术前眼压、近视度、散光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对LASIK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LASIK术后眼压与性别、术前眼压、角膜切削厚度、裸眼视力和近视度呈显著性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发现前4项与其显著相关,其中术前眼压是最重要的相关因子。而单因素分析发现LASIK手术前后眼压差与性别、角膜切削厚度、术前视力、近视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呈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则仅前2项和中央角膜厚度与其显著相关,其中角膜切削厚度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结论:术前眼压,而不是中央角膜厚度是预测LASIK术后眼压最重要的因素。而性别和角膜切削厚度是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共同影响因素。
邹秀兰施月欢钟敬祥郑阿宁吴春云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眼压中央角膜厚度
内窥镜引导人工晶状体固定对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内窥镜引导人工晶状体(IOL)睫状钩缝线固定术对玻璃体切除术(PPV)后无晶状体眼的血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39只眼)人组。33只眼为接受PPV联合经平坦部晶状体切除(PPL)术后无晶状体眼,其中21只眼既往经受较严重的眼球挫伤或异物伤,3只眼为内源性眼内炎,9只眼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他6只眼为对照组,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只眼,无内窥镜引导的常规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3只眼。观察指标包括:术后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UBM检查及激光前房闪光细胞检测仪检测IOL固定术前1d及术后1,7,30d房水闪光光度值等。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0平均(0.6±0.21),优于术前的手动/30cm~0.2。无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UBM显示术后1周常规IOL固定的1眼IOL轻度倾斜偏位。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IOL植入术相比,常规IOL固定术和内窥镜引导IOL固定术术后房水闪光值均显著增加,尤其是在术后1d,房水闪光值达到最高峰(F=216.2,214.1,P〈0.05);并且,常规IOL固定术后房水闪光值高于内窥镜辅助IOL固定组(F=220.3,P〈0.05);术后1周房水闪光值逐渐下降,至术后1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5.0,P〉0.05);与手术前1d房水闪光值相比,3种手术方式均有统计学意义(F=233.1,212.3,204.9,P〈0.05)。结论内窥镜引导的IOL固定对血一房水屏障(BAB)破坏相对轻微,并且恢复迅速。睫状沟与睫状体平坦部及虹膜根部的不同解剖学特点也是IOL固定位置不同引起BAB表现各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丽华邹玉平张楚陈京霞邹秀兰林振德徐哲
关键词:内窥镜引导无晶状体眼晶状体
蓝光诱导氧化应激反应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反应参与蓝光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 PE)凋亡的作用机制及其与时间的关系。方法用LED蓝光光源建立蓝光损伤体外培养的hR PE细胞模型,蓝光辐射强度为(4.0±0.5)mW·cm-2,并将细胞分为光照时间0 h(正常对照组)、0.5 h、1 h、2 h、3 h、4 h、5 h、6 h、12 h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各光照组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胞浆减少、空泡状改变、线粒体肿胀、微绒毛减少或脱落。正常对照组、光照1 h、2 h、3h、4 h、5 h、6 h、12 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0±0.64)%、(5.90±0.89)%、(6.80±0.98)%、(7.70±0.76)%、(9.60±1.10)%、(11.45±2.60)%、(14.90±1.60)%及(23.90±1.2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光照4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0.5 h、1 h、2 h、3 h、4 h、5 h、6 h组hR PE细胞生成的ROS相对量分别为(12.90±1.18)%、(20.09±0.63)%、(23.91±1.47)%、(29.14±1.94)%、(34.30±1.84)%、(38.97±1.68)%、(44.08±0.83)%、(57.76±2.80)%,光照0.5 h后细胞产生的ROS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aspase-3及Bax在3 h后轻微上调,而5~6 h后表达上调较明显,Bcl-2的表达则在3 h后下调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蓝光可通过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激活细胞凋亡系统导致细胞损伤,光照持续3 h时细胞可能出现了损伤但不明显,光照5~6 h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细胞凋亡。
俞永珍徐哲邹秀兰张楚王观峰邹玉平
关键词:凋亡活性氧氧化应激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