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肺癌
  • 3篇细胞
  • 3篇化疗
  • 2篇胸腔
  • 2篇胸腔积液
  • 2篇血必净
  • 2篇血必净注射液
  • 2篇血浆
  • 2篇血浆内毒素
  • 2篇预后
  • 2篇诊治
  • 2篇肿瘤标志
  • 2篇肿瘤标志物
  • 2篇注射液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机构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邹华
  • 9篇王东
  • 7篇谢家印
  • 4篇单锦露
  • 4篇向大开
  • 4篇罗维
  • 3篇杜佳
  • 3篇彭韬
  • 2篇杨雪琴
  • 2篇李梦侠
  • 2篇余娴
  • 1篇卿毅
  • 1篇冯燕
  • 1篇李清
  • 1篇肖何
  • 1篇金榕兵
  • 1篇仲召阳
  • 1篇杨镇洲
  • 1篇戴楠
  • 1篇王阁

传媒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肿瘤多学科综...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国产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后12月经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的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结果 50例患者CR 3例,PR 14例,SD 16例,PD 17例,ORR 34.0%,CBR 48.0%。中位生存期为415 d,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63 d。16例早期阶段(化疗≤2个周期)和34例后期阶段(化疗>2个周期)患者其ORR分别为50.0%、26.5%,CBR为68.8%、38.2%,后者相比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曾用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其ORR、CBR为19.4%、32.3%。毒副反应主要是粒细胞减少,Ⅳ级严重不良反应仅占8.0%。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低,患者生活质量高,尤其用在早期阶段具有明显优势。
谢家印向大开王东杜佳邹华罗维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多西他赛
301例Ⅳ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与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Ⅳ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诊治的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首次诊断为Ⅳa期NSCLC患者301例,随访至2014年11月30日,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发生率、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Ⅳa期NSCLC的患者中位PFS为3.3个月(95%CI:2.808-3.792),中位OS为7.8个月(95%CI:6.700-8.900)。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体能状态(PS)评分、胸腔积液是否可控、能否接受4周期及以上化疗是影响疾病进展以及总生存的独立因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亦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Ⅳa期NSCLC中位OS是7.8个月。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应用TKI治疗;对于体能状态好的患者,积极控制胸腔积液和全身化疗有利于提高Ⅳa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
邹华李梦侠单锦露仲召阳杨镇洲肖何卿毅金丰王阁王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预后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奈达铂加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奈达铂加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和观察组(奈达铂加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组)每组各2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8.00%和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0%和84.00%;而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17.5±1.8)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1.9±1.3)个月;1年生存率为72.00%,高于对照组的48.00%(P<0.05),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血液毒性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奈达铂加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可,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邹华谢家印余娴彭韬王东
关键词:奈达铂
伊立替康、米托蒽醌、地塞米松联合放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米托蒽醌、地塞米松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与耐受性。方法对20例初治鼻腔NK/T细胞淋巴瘤ⅠE~ⅡE期患者均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化疗采用伊立替康+米托蒽醌+地塞米松方案,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2~4个周期,平均3个周期。放疗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肿瘤照射剂量:PGTV 56 Gy/28次,PTV 50 Gy/25次,照射采用6MVX线常规分割外照射,2 Gy/次,每周5次。然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均完成放疗及同步2~4周期化疗,其中14例(70%)如期完成,6例(30%)因不良反应延迟放疗。近期疗效观察:完全缓解(CR)17例(85%),2部分缓解(PR)2例(10%),有效率(ORR)95%;3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0%和80%。结论伊立替康、米托蒽醌、地塞米松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可,不良反应可耐受。
邹华谢家印余娴彭韬
关键词: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基于PET/CT的Ⅳ期肺癌转移特点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应用PET/CT探讨晚期肺癌远处转移的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8-2013年631例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Ⅳ期肺癌患者PET/CT的检查结果,分析淋巴结及各器官远处转移发生率及其与病理类型和其他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631例晚期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SCLC)和鳞癌(SCC)肺门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腺癌(AC)(P<0.01),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AC(P<0.01)。较SCC,SCLC和AC更易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中,AC较其他病理类型更易发生胸膜(P<0.05)、骨(P<0.01)、脑转移(P<0.01)。SCLC肝转移明显高于AC和SCC(P<0.05)。SCC肾上腺转移明显低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脊柱为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结论PET/CT对于诊断Ⅳ期肺癌患者远处转移有较高价值。Ⅳ期肺癌的转移与病理组织学类型明显相关,其中AC转移发生率最高,转移部位最广,且较易侵犯人体的重要生命器官,应予高度重视。
张伟冯燕金榕兵李清罗皓杨雪琴戴楠邹华王东单锦露
关键词:肺癌PET/CT肿瘤转移
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阳性,对恶性肿瘤筛查及其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统计不同人群中NSE阳性检测率以及肿瘤患者中NSE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的阳性检测率。结果虽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率较低(103/11 485),但恶性肿瘤患者NSE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及正常体检者(P<0.05);在前列腺癌(3.20%)、卵巢癌(1.92%)及肺癌(1.15%)中其阳性检测率较高;NSE阳性同时伴随其他肿瘤标志物阳性,最多见的是CA125(78.64%),其次为Ferritin(75.82%)、CEA(52.43%),其中NSE联合CA125检测阳性最常见于肺癌。结论 C-12型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检测率较低,但NSE单项检测或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检测,仍可用于多种肿瘤的筛查和临床诊断中。
邹华王东彭韬谢家印杨雪琴单锦露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血必净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术后血浆内毒素、VEGF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血浆内毒素、VEGF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与对照组;TACE后,2组均行常规保肝(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等)治疗,疗...
谢家印向大开王东邹华杜佳罗维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TACE内毒素VEGF
文献传递
血必净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血浆内毒素、VEGF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血浆内毒素、VEGF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与对照组;TACE后,两组均行常规保肝(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等)治疗,疗程7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疗程7 d。检测两组TACE前及TACE后第3天、7天血浆内毒素、VEGF及肝功能水平,观察发热、恶心呕吐及腹痛等副作用。结果介入术后第3天,两组血浆内素毒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血必净组内毒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介入术后第7天,两组血浆内毒素含量均降低,但血必净组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血必净组及术前(P<0.05)。介入术后第3天,两组血浆VEGF含量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介入术后第7天,两组血浆VEGF均较术前及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但血必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介入术后,血必净组发热、恶心呕吐、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介入术后第3天,血必净组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能降低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从而减轻对肝功能的损伤,缓解术后栓塞综合征;同时血必净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浆VEGF水平,影响其预后,近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向大开谢家印王东邹华杜佳罗维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内毒素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CA19-9表达水平升高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糖链抗原CA19-9水平升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分析CA19-9水平在各人群、各肿瘤组织中升高情况。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A19-9水平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体检者,且胰腺癌发生率最高(62.04%),其次为肝癌(44.25%)、胃癌(26.40%)、结直肠癌(26.32%);CA19-9伴随升高的指标以CA242最为常见,其次为CEA、CA125;CA19-9/CA242、CA19-9/CEA伴随升高最常见于结直肠癌(90.00%,86.45%);CA19-9/CA125伴随升高最常见于肺癌(71.66%)。CA19-9+CA242+CA125联合升高最常见于胰腺癌(54.91%);CA19-9+CA242+CEA联合升高最常见于结直肠癌(81.61%);CA19-9+AFP+CA125联合升高最常见于肝癌(32.14%);CA19-9+CEA+CA125联合升高最常见于肺癌(55.56%)。结论 CA19-9在恶性肿瘤中广泛表达,但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CA19-9单项指标升高对消化系统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胰腺癌,而CA19-9伴随CA125、CA19-9、CA242水平升高,有助于提高各肿瘤诊断阳性率,降低误诊率。
向大开谢家印罗维邹华王东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
438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治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46
2015年
目的分析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治特点及疗效评估,探讨其预后因素及有效的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临床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728例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14年9月30日。对可供分析的有效随访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38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发生率、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大量、右侧胸腔积液可能是恶性胸腔积液局部难控制的独立因素。胸腔积液4周可控制患者总生存优于难控制者(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vs.5个月,P<0.001)。胸腔积液2周控制率与4周控制率总生存预后无明显差异。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组织学类型、局部缓解时间、化学治疗周期数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是进展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鳞癌和其他组织学类型患者的进展风险低于腺癌(P=0.007)。胸腔积液4周内缓解患者的进展风险显著低于未缓解者(P=0.004)。完成化学治疗周期数大于2周期以及服用TKI治疗的患者进展风险都显著降低(P<0.001;P=0.026)。对总生存期而言,女性、鳞癌、不伴心包积液、3周期及以上化学治疗、TKI治疗、胸腔积液4周内可控制的患者总生存预后较好。结论男性、胸腔积液大量、右侧胸腔积液是恶性胸腔积液局部难控制的独立预后因素。胸腔积液局部可控制患者总生存优于难控制者。组织学类型、胸腔积液可控缓解时间、化学治疗周期数和TKI治疗是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进展风险和总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
邹华单锦露李梦侠李雪梅王东
关键词:肺肿瘤化学治疗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