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维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注射液
  • 3篇细胞
  • 3篇化疗
  • 3篇放射性
  • 2篇蛋白
  • 2篇血必净
  • 2篇血必净注射液
  • 2篇血浆
  • 2篇血浆内毒素
  • 2篇原发病
  • 2篇原发病灶
  • 2篇原发灶
  • 2篇三羟异黄酮
  • 2篇受体
  • 2篇细胞肺癌
  • 2篇腺癌
  • 2篇小鼠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内毒

机构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罗维
  • 8篇王东
  • 8篇杨镇洲
  • 8篇李娟
  • 4篇王帅
  • 4篇谢家印
  • 4篇向大开
  • 4篇夏蕾
  • 4篇邹华
  • 4篇吴艳
  • 3篇杜佳
  • 3篇胡南
  • 3篇王阁
  • 2篇陈川
  • 2篇胡金蓉
  • 2篇肖华亮
  • 1篇熊艳丽
  • 1篇肖何
  • 1篇杨剑
  • 1篇周芊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肿瘤多学科综...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染料木黄酮对辐射损伤小鼠肺纤维化的防护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RIPF)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染料木黄酮+照射组(Gen+R组)和氨磷汀(Amifostine)+照射组(Ami+R组)(n=10)。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接受8MV X线全胸照射(12.0±0.2)Gy。Gen+R组于照射开始前24、16、8 h皮下注射GEN 200 mg/kg,Ami+R组于照射开始前30 min皮下注射氨磷汀100 mg/kg,照射后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照射后4、8、12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TGF-β1的含量,比色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病理检测显示照射后时间越长,放射性肺损伤小鼠肺纤维化越重,染料木黄酮能减轻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照射后小鼠血清TGF-β1和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也呈递增趋势,染料木黄酮能降低TGF-β1和羟脯氨酸的含量(P<0.05),尤其是照射前24 h给予染料木黄酮能达到与氨磷汀类似的疗效。结论染料木黄酮可减轻肺组织的纤维化,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
夏蕾熊艳丽罗维李娟肖何王阁王东杨镇洲
关键词:放射性肺纤维化染料木黄酮羟脯氨酸TGF-Β1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国产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后12月经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的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结果 50例患者CR 3例,PR 14例,SD 16例,PD 17例,ORR 34.0%,CBR 48.0%。中位生存期为415 d,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63 d。16例早期阶段(化疗≤2个周期)和34例后期阶段(化疗>2个周期)患者其ORR分别为50.0%、26.5%,CBR为68.8%、38.2%,后者相比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曾用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其ORR、CBR为19.4%、32.3%。毒副反应主要是粒细胞减少,Ⅳ级严重不良反应仅占8.0%。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低,患者生活质量高,尤其用在早期阶段具有明显优势。
谢家印向大开王东杜佳邹华罗维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多西他赛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与脑转移灶EGFR基因突变状况的一致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与脑转移灶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况,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31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肺原发灶和脑转移灶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应用DNA直接测序法进行EGFR突变分析,如发现两者突变不一致则进一步采用增殖阻碍突变系统(ARMS)验证。结果 31例NSCLC肺原发灶中,8例存在19外显子E746-A750缺失突变、4例为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在31例脑转移灶样本中,8例为19外显子E746-A750缺失突变,3例存在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EGFR突变类型在脑转移灶和肺原发灶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3)。共有16.1%(5/31)的肺原发灶和脑转移灶EGFR突变状况不一致,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3例腺癌(2例脑转移灶19外显子缺失突变而肺原发灶阴性突变,1例肺原发灶21外显子点突变而脑转移灶阴性突变),1例鳞癌和1例非典型类癌(均为脑转移灶阴性突变而肺原发灶19外显子缺失突变)。结论 NSCLC原发病灶及脑转移灶EGFR基因突变存在不一致性。
王帅胡南陈川肖华亮罗维李娟胡金蓉吴艳杨镇洲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病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白藜芦醇抑制A549人肺腺癌细胞增殖与IGF-ⅠR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与IGF-ⅠR的关系。方法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用RT-PCR与免疫印迹方法测定IGF-Ⅰ受体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2.5~15 nmol/L IGF-Ⅰ可显著促进A549细胞增殖(P<0.05),给予12.5、25.0、50μmol/L白藜芦醇对A549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白藜芦醇(6.25~50μmol/L)与10 nmol/L IGF-Ⅰ共作用于A549细胞,均可抑制IGF-Ⅰ的促A549细胞增殖作用,其中尤以25、50μmol/L白藜芦醇的抑制增殖作用显著(P<0.05),白藜芦醇可有效降低IGF-ⅠR mRNA与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降低IGF-ⅠR mRNA与蛋白表达有效抑制IGF-Ⅰ介导的A549肺癌细胞增殖。
朱剑武夏蕾杨剑罗维李娟周芊曾林立王东杨镇洲
关键词:白藜芦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人肺腺癌细胞A549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与脑转移灶EGFR基因突变状况的不一致性研究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根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状态决定是否选择EGFR-酪...
王帅胡南陈川肖华亮罗维李娟胡金蓉吴艳杨镇洲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病灶EGFR基因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补液量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抑郁情绪及耐受性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补液量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抑郁情绪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3)。两组鼻咽癌患者均同步每周1次顺铂化疗,共7周,顺铂化疗当日补液量均为2500 m L,其中观察组含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1000 m L,对照组则为常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应用CFS量表评估)、抑郁情绪(用SDS量表评估)、耐受性及生活质量(应用QLQ-C30量表评估)。结果观察组化疗1、3、5、7周时的C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化疗5周及7周时观察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总中断率为4.3%,低于对照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功能量表总分与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总分与单项条目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同步顺铂化疗进行治疗患者化疗期间补充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对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耐受性,临床价值显著。
罗维李娟吴艳王帅杨镇洲
关键词:鼻咽癌癌因性疲乏
血必净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术后血浆内毒素、VEGF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血浆内毒素、VEGF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与对照组;TACE后,2组均行常规保肝(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等)治疗,疗...
谢家印向大开王东邹华杜佳罗维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TACE内毒素VEGF
文献传递
血必净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血浆内毒素、VEGF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血浆内毒素、VEGF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与对照组;TACE后,两组均行常规保肝(还原性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等)治疗,疗程7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疗程7 d。检测两组TACE前及TACE后第3天、7天血浆内毒素、VEGF及肝功能水平,观察发热、恶心呕吐及腹痛等副作用。结果介入术后第3天,两组血浆内素毒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血必净组内毒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介入术后第7天,两组血浆内毒素含量均降低,但血必净组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血必净组及术前(P<0.05)。介入术后第3天,两组血浆VEGF含量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介入术后第7天,两组血浆VEGF均较术前及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但血必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介入术后,血必净组发热、恶心呕吐、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介入术后第3天,血必净组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能降低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从而减轻对肝功能的损伤,缓解术后栓塞综合征;同时血必净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浆VEGF水平,影响其预后,近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向大开谢家印王东邹华杜佳罗维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内毒素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CA19-9表达水平升高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糖链抗原CA19-9水平升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分析CA19-9水平在各人群、各肿瘤组织中升高情况。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A19-9水平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体检者,且胰腺癌发生率最高(62.04%),其次为肝癌(44.25%)、胃癌(26.40%)、结直肠癌(26.32%);CA19-9伴随升高的指标以CA242最为常见,其次为CEA、CA125;CA19-9/CA242、CA19-9/CEA伴随升高最常见于结直肠癌(90.00%,86.45%);CA19-9/CA125伴随升高最常见于肺癌(71.66%)。CA19-9+CA242+CA125联合升高最常见于胰腺癌(54.91%);CA19-9+CA242+CEA联合升高最常见于结直肠癌(81.61%);CA19-9+AFP+CA125联合升高最常见于肝癌(32.14%);CA19-9+CEA+CA125联合升高最常见于肺癌(55.56%)。结论 CA19-9在恶性肿瘤中广泛表达,但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CA19-9单项指标升高对消化系统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胰腺癌,而CA19-9伴随CA125、CA19-9、CA242水平升高,有助于提高各肿瘤诊断阳性率,降低误诊率。
向大开谢家印罗维邹华王东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
三羟异黄酮下调Apel/Ref-l对放射性肺炎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下调Ape1/Ref-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redox factor-1)的表达对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防治放射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只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照射组(B组)、GEN+照射组(C组)和氨磷汀(Amifostine)+照射组(D组)。A组全肺假照射0 Gy,其余各组小鼠8MV-X线全肺照射12 Gy,其剂量率为0.5 Gy/min。C组于照射开始前24h、16h、8h皮下注射GEN 200mg/Kg,D组于照射开始前30min皮下注射氨磷汀100mg/Kg。照射后1、3、7、14、28、56天,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以流式细胞术分析三羟异黄酮联合放疗对A549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用westernblot法分析Ape1/Ref-1表达变化;以EMSA法检测三羟异黄酮对放射性肺损伤小鼠及A549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ELISA方法测定照射2周后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的IL-1β、TNF-α、IL-6、TGFβ1含量变化。结果三羟异黄酮能显著减轻照射后小鼠肺组织炎性/纤维素样渗出,明显降低A549细胞胞内ROS的表达(P<0.05),下调放疗所致的APE1蛋白及NF-ΚB表达的升高(P<0.05),进而降低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的IL-1β、TNF-α、IL-6、TGFβ1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三羟异黄酮可降低放疗诱导的Ape1/Ref-1表达的早期升高,有效地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减轻肺组织的炎症,对放射性肺炎具有防护作用。
夏蕾罗维李娟王阁杨镇洲王东
关键词:三羟异黄酮放射性肺炎ROSAPE1REF-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