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
- 作品数:99 被引量:360H指数:1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桥形椎间融合器与传统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跳跃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桥形椎间融合器(ROI-C)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跳跃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于我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
- 杨炎钮俊杰沈敏杰邹俊杨惠林
- 自体血回输在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了2012年1-6月在腰椎后路融合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的老年患者60例,记录各种不良反应、回输血量及术中术后的引流量。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天的血常规及电解质检测结果。结果:术中平均回输血量433.3 ml,回输后24 h内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第1、3天的血常规和电解质,和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且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表明各项指标均可迅速地恢复原有水平。结论:虽然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出血较多,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下,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不但操作简便,有助于老年患者术后的恢复,而且有效地节约血源,值得广泛推广。
- 邹俊吴春屾袁晨曦干旻峰杨惠林
- 关键词:自体血回输老年
-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支持:优于胶原海绵材料吗?被引量:4
- 2009年
- 背景:传统的羟基磷灰石强度低、孔隙度小、骨诱导性和传导性较差。因此,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以改进其性能。目的:观察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并与常用的胶原海绵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观察及多样本观察实验,于2007-01/2008-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由苏州大学材料学院李明忠教授研制提供,胶原海绵购买于上海其胜公司。方法:取SD大鼠股骨和胫骨分离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到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三维胶原海绵材料上进行共培养。未加材料,单独培养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在培养第2,4,6,8天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及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①倒置显微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两种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和生长。②MTT法检测显示两种材料上的细胞增殖明显,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其有望成为胶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很好的补充和替代。
- 邹俊王根林干旻峰朱雪松耿德春杨惠林
- 关键词: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
- 大鼠皮下脂肪来源与内脏脂肪来源干细胞成骨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来源于大鼠内脏组织与皮下组织的脂肪源性干细胞体外的成骨潜能。方法来源于大鼠不同解剖部位(内脏组织和皮下组织)的脂肪被分离消化,并向成骨方向诱导。CCK-8法测定两种不同来源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Von Kossa染色观察细胞成骨能力的变化。结果两种细胞均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生长曲线呈"S"型,但皮下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内脏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能力检测显示内脏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Von Kossa染色阳性更明显,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活性更高。结论不同解剖部位的脂肪组织成骨能力各有不同。内脏组织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成骨潜能要明显高于皮下组织来源的。
- 高剑峰邹俊姜为民吴春屾曹成毛海青
- 关键词:脂肪源性干细胞内脏皮下成骨
- 肌肉源性和骨髓源性干细胞成骨活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肌肉源性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并与传统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较。方法从大鼠双下肢处获取骨骼肌肉组织,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出肌肉源性干细胞。抽取骨髓组织,经过分离,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两种干细胞经基础培养基传至第二代时改换诱导培养基,向成骨细胞分化,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矿化结节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结果两种细胞经过诱导后,均可以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CCK-8检测显示肌肉源性干细胞细胞活性更强,矿化结节染色也有更多的结节形成。RT-PCR检测显示两种细胞ALP、Osteocalcin和Osteopontin均有表达,但肌肉源性干细胞表达量更高。结论大鼠骨骼肌肉组织可以成功分离培养出肌肉源性干细胞,通过诱导能够较好地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有希望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成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
- 邹俊袁晨曦吴春屾曹成施勤杨惠林
- 关键词:干细胞成骨分化
- Ghrelin对生长激素释放、成骨细胞增殖及骨生长的效应被引量:5
- 2017年
- 背景: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对维持骨量有重要作用,而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受多种因素影响,ghrelin作为调控生长激素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在骨重塑和机体能量代谢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综合分析ghrelin对生长激素释放的作用及其对及成骨细胞增殖、骨生长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999至2016年有关ghrelin作用机制、ghrelin对成骨细胞增殖和骨代谢、骨重塑影响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排除重复文献。结果与结论:(1)Ghrelin参与了调节垂体生长激素的释放、调节能量代谢、调节炎症反应及参与骨形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2)Ghrelin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有促进作用,并可由软骨细胞分泌,参与骨代谢与生长;(3)Ghrelin可作为骨骼生长的一个重要靶点,但其作用机制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陈羽峰杨惠林邹俊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GHRELIN成骨细胞骨重塑骨生长
- 掌侧DVR^(TM)-Anatomic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0例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掌侧解剖锁定加压钢板(DVR-Anatomic)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切口进行切开复位、DVRTM-Anatomic内固定,并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远期功能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3个月(3~20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5d(56~84 d),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脱出、伸指受限等并发症。运用DASH调查表和PRWE评分了解上肢的症状及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且在末次随访时两种评分系统的平均值分别为9.58±14.87和13.73±18.42。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掌侧入路DVR-Anatomic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闫永徐耀增耿德春李荣群邹俊杨惠林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 丝素基磷酸三钙生物活性骨水泥促成骨的体内研究
- 朱雪松冯焘皮斌姜磊耿德春邹俊张文李斌杨惠林
- 骨水泥在松质骨渗透性的流体力学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骨水泥在松质骨渗透性的流体力学行为。方法体外设计一个实验装置,从理论上研究骨水泥在松质骨渗透性与时间的关联性。结果理论上分析骨水泥在松质骨渗透性的流体力学行为,推导出骨水泥在松质骨渗透性与时间关联性的函数为κ(t)=vh/p(t)。结论该实验装置的设计及相应的数学函数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骨水泥在松质骨的渗透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 徐达强杨惠林邹俊薛焱
- 关键词:骨水泥渗透性流体力学
- 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成人脊柱畸形骨质量的评估与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或失败预防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的发病率日益增长,对其评估和治疗成为新的挑战。尽管合理、规范的保守治疗仍是早期的首选方案,但对畸形严重、症状明显的患者则需要手术干预。近端交界性后凸或失败(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failure,PJK/PJF)是ASD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前细致、全面的骨质量和躯体矢状面力线评估至关重要。基于CT影像获取的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HU)及基于MRI的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评分是近年被证实能可靠、有效、简易和可普遍用于评估局部椎体骨质量的方法。对ASD术后PJF的评估和预测而言,上端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的骨质量可以通过HU值进行评估,以识别高危患者并实施预防措施。VBQ评分可预测ASD患者手术后PJK/PJF的发生率,较高的VBQ评分是ASD患者矫正术后发生PJK/PJF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VBQ评分较高的患者可推迟手术,且在手术前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降低PJK/PJF的发生。同时,合理、个性化拟定ASD矢状面序列恢复参数有助于平衡疗效与并发症间的关系,使得收益最大化。术后近端交界区由于存在内固定区与原生未固定区间的应力落差,且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该应力落差愈发明显,给PJK/PJF的预防带来困难。一方面,需要适当增加近端交界区的固定强度和骨铆合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平缓递减近端交界区的内固定强度,实现该区域内应力的平稳过渡,避免应力集中造成失效。相关的处理策略包括:(1)强化近端交界区的内固定,如椎体骨水泥强化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2)缓冲近端交界区的应力差异,如Topping-off技术,该技术包括椎板钩或横突钩、动态棒、多节段稳定螺钉和多种韧带捆扎带技术等;(3)微创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后方韧带复合体和肌肉等软组织,降低
- 宋达玮钮俊杰王金宁颜奇孙潇杨惠林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