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
- 作品数:13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型肝炎病毒e系统状态与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 1999年
- 陈乐无柯伟民邓洪李建国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纤维化HBV
- HBsAg阳性与阴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分析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与 HBsAg阴性肝癌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干预对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 29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全部测定肝炎标志物 ,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 HBsAg阳性组及 HBsAg阴性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甲胎蛋白( AFP)及肝功能情况 ,并比较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 ALT)的变化。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 HBsAg阳性 254例 (87.3% );HBsAg阳性组 AFP阳性率 78.3% ,而 HBsAg阴性组 AFP阳性率为 34.2%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治疗患者 ALT变化以 HBsAg阳性组明显 ;手术切除后及肝动脉栓塞化疗 (TAE)后 ALT均有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AFP升高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 ;肝叶切除手术及 TAE均可加重肝功能损害。
- 邓洪周元平徐启桓姚集鲁彭文伟
- 关键词:HBSAG肝动脉栓塞化疗AFP
-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基础对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特点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 阐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基础对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血清学规律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 比较分析 10 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和 144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发病年龄、住院时间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 (TB)、谷氨酰转肽酶 (GGT )、碱性磷酸酶 (AKP)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水平 ;不同病周的抗 -HEV -IgM、抗 -HEV -IgG的阳性率 ;以及病死率。[结果 ]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散发性戊型肝炎组患者的发病年龄、1~ 2、3~ 4病周的抗 -HEVIgG和 5~ 2 6病周的抗 -HEVIgM、Ig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散发性戊型肝炎组 ,而住院时间 ,TB、GGT、AKP和PT水平和病死率明显高于散发性戊型肝炎组患者 (P <0 0 5~0 0 1)。 [结论 ] 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基础使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发病年龄降低、住院时间延长、肝内瘀胆明显、病情加重和预后变差 ;而且 ,缩短抗 -HEV -IgM在恢复期的持续时间和降低抗 -HEV
- 肖湘明曹红邓洪黄仰甦柯伟民
- 关键词:散发性戊型肝炎乙型肝炎
- 急性中毒性肝病的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索急性中毒对肝脏功能的特征性影响。 [方法 ]应用临床资料 ,对 8种毒物引起的 5 2例急性中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与 85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对照研究。 [结果 ] 8种毒物中 ,杀虫脒、砷化氢、毒蕈的肝损害发生率最高 (P <0 0 1)。各毒物间比较所致肝功能化验指标升高的程度无明显差异。急性中毒性肝病肝脏叩击痛及肝脏肿大的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而发热及黄疸则刚好相反 (P <0 0 1) ,肝功能化验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血清总胆红素 (TBIL)等指标的升高程度 ,则非常显著低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P <0 0 1) ;肝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P <0 0 1)。 [结论 ]急性中毒性肝病可由多种毒物引起 ,一般急性中毒性肝损害是可逆的 ,起病快 ,恢复快 ,治疗效果及预后较急性病毒性肝炎为好。
- 吴萍黄荣华邓洪黎小冰刘建平
- 关键词:毒物急性中毒肝病急性病毒性肝炎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C区 1896突变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 1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检 ,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 (G)和分期 (S)情况 ,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e系统状态和HBV前c区 1896变异。结果 前C区 1896变异株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广泛存在 ,HBeAg阴性患者变异株检出率 ( 74% )显著高于HBeAg阳性患者 ( 2 0 % ) ;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进展 ,变异株检出率似乎有增加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98和P =0 0 5 2 )。结论 HBV前C区变异在HBeAg阴性组高于HBeAg阳性组 ;未发现HBV前C区
- 邓洪梅咏予朱建芸周元平姚集鲁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学
- TT病毒在血液透析及骨髓移植患者中感染情况被引量:4
- 2000年
- 林潮双邓洪黄仰苏谢俊强廖家杰高志良
- 关键词:TT病毒血液透析骨髓移植流行病学
- 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许文杰周元平邓洪王功遂吴继周
- 关键词:赛若金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重型病毒肝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特点和防治被引量:20
- 1999年
-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对策。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1995年9月~1997年8月同一病房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深部痰细菌培养结果及肺部感染与其他部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两年内同一病房68例重型肝炎患者中40例(58.82%)发生院内肺部感染。25例行深部痰细菌培养者20例获阳性结果,其中13例为多种细菌感染。菌种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真菌、嗜麦芽假单胞菌、肠球菌、金葡菌较多见,耐药率高。不同时期发生肺部感染者痰菌的主要菌种有所不同。伴有肺部感染者亦常见其他部位感染,特别是原发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及合并真菌感染较多见,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高,治疗效果差,病死率(82.5%)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的重型肝炎(53.57%)。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常见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肺部感染常与其他部位感染和并发症并存,病死率高。预防和治疗院内肺部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 谢冬英邓洪邓友陆玮伦肖杰生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肺部感染
- 慢性乙型肝炎e系统状态与肝纤维化及癌变的关系被引量:25
- 2000年
- 目的 :为了弄清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乙型肝炎病毒e系统状态和纤维化进展及其癌变的关系。方法 :分别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纤维化分期以及原发性肝癌组的HBeAg或抗 HBe阳性率。结果 :HBeAg阳性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S1、S2、S3和S4分期中分别为 85 2 % (2 3/2 7)、72 7% (2 4/33)、6 3 3% (19/30 )和 5 0 % (12 /2 4) ,原发性肝癌组为 19 4% (6 /31) ;S1和S4组比较 ,以及原发性肝癌组和S1、S2、S3或S4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0 5— 0 0 1)。抗 HBe阳性率在S1、S2、S3和S4分期中分别为 11 1% (3/2 7)、2 1 2 % (7/33)、2 6 7% (8/30 )和 37 5 %(9/2 4) ,原发性肝癌组为 6 1 3% (19/31) ;S1和S4组比较 ,以及原发性肝癌组和S1、S2或S3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 0 5— 0 0 5 )。结论 :这些结果提示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逐渐出现从HBeAg至抗 HBe的自发血清转换 ,肝病的活动性没有降低 ,肝脏的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 。
- 柯伟民邓洪李学俊李建国姚集鲁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E系统肝纤维化癌变HBV
- 血液透析患者单个核细胞中TTV-DNA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检测状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 6 6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及PBMC进行TTV DNA检测 ,同时采用酶免疫分析 (EIA)检测血清中HBsAg和抗 HCV。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TTV、HCV、HBV检出率分别为 18.2 %、2 4 .2 %、7.6 %。血清TTV DNA阳性与阴性患者 ,抗 HCV阳性率分别为 9.1%与 2 7.3% ,HBsAg阳性率分别为 0 %与 9.1% ,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BMC中TTV DNA检出率 2 2 .7% ,PBMC中TTV DNA检出率在血清TTV DNA阳性者显著高于血清TTV DNA阴性者 (5 8.3%vs 14 .8% ,P<0 .0 5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不依赖于HCV或HBV而存在。PBMC中TTV DNA主要在血清TTV DNA阳性患者中检出 ,PBMC可能是TTV的一个贮存场所。
- 林潮双凌小强彭晖邓洪高志良
- 关键词:TT病毒肝炎病毒血液透析单个核细胞TTV-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