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永辉

作品数:30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动脉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9篇介入
  • 8篇造影
  • 7篇血管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介入治疗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梗死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动脉介入治疗
  • 5篇动脉造影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血管造影
  • 4篇主动脉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造影

机构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沈阳军区总医...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作者

  • 30篇迟永辉
  • 17篇杨新春
  • 16篇王乐丰
  • 14篇王红石
  • 13篇倪祝华
  • 12篇夏昆
  • 12篇徐立
  • 10篇李惟铭
  • 10篇葛永贵
  • 10篇刘宇
  • 7篇张玉威
  • 7篇韩秀敏
  • 7篇邓东安
  • 6篇朱鲜阳
  • 5篇张大鹏
  • 4篇张端珍
  • 3篇崔亮
  • 3篇孟繁超
  • 3篇孙昊
  • 3篇高明明

传媒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4篇沈阳部队医药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4
  • 4篇2002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砷-明胶涂层的NiTi合金支架对动脉组织和平滑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氧化砷-明胶涂层的超弹性NiTi支架对兔主动脉组织及平滑肌细胞(SMCs)的作用,旨在探讨氧化砷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方法自制超弹性NiTi合金支架(圈),氧化砷-明胶涂层后,植入体外培养兔的主动脉组织及培养兔...
迟永辉
关键词:氧化砷平滑肌细胞动脉组织再狭窄
文献传递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近、远期预后。方法从1999年1月至2014年5月,共完成5798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入选经急诊造影证实梗死相关血管(IRA)为ULMCA的AM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存在CS将患者分为休克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分析ULMCA病变导致AMI患者合并CS的临床特点,以及合并CS对该类患者近、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最终有58例ULMCA病变所致AMI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1例患者(53.4%)存在CS。与对照组比较,CS组患者术前侧支循环2—3级的比率、最终的TIMI血流3级比率和左室射血分数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则提示仅有较低的术前侧支循环2-3级是住院期间发生CS的预测因素(OR=0.19,P=n02)。住院期间一共死亡23例(39.7%),其中休克组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4.5%郴.11.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S是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因素(OR:6.94,P=0.01)。35例患者存活出院,完成中位数42.0个月(12.0,60.0)的随访。Kaplan—Meier分析估算无休克患者的总累计生存率为51.8%,而休克患者的总累计生存率仅为20.3%(Log—rank,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期间存在CS则是ULMCA病变所致AMI患者总病死率的唯一预测因素(HR=4.67,P=0.004)。结论ULMCA病变所致的AMI患者病情凶险,CS发生率高,CS与该类患者近、远期病死率相关。
徐立王乐丰杨新春李奎宝张大鹏王红石刘宇李惟铭孙昊倪祝华夏昆迟永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左主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股静脉途径对法乐四联症病人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999年
为了解法乐四联症病人冠状动脉有无异常。用 Judkins 6F 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对25例法乐四联症病人,采用经右股静脉穿刺插管过室间隔缺损到升主动脉途径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造影全部成功,右冠状动脉成功16例。25例中3例有重要分支起源和行程异常(2例右冠状动脉和1例左冠状动脉)。本技术操作简单、省时、安全和效果好,为研究复杂先心病冠状动脉异常提供新途径。
张玉威朱鲜阳韩秀敏邓东安迟永辉张端珍李振荣张桂芝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冠状动脉造影
12251例次心导管术重要并发症的防治经验被引量:6
1998年
总结近30年10213例共施行了12251例次心导管术经验。重点分析重要并发症原因,目的在于提高预测、识别和正确处理并发症的能力。10213例中,年龄38天至70岁,其中≤6岁3922例(384%),>6岁6291例(616%)。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9538例(934%),后天性心脏病(后心病)675例(66%);12251次心导管术中右心导管术10067例次(822%),包括冠脉造影在内的左心导管术2184例次(178%);产生重要并发症234例次(229%),死亡6例(005%)。分析认为:年龄<6岁的紫绀型先心病、心功能Ⅲ~Ⅳ级、单纯右心导管检查、动脉穿刺进路技术、肺动脉收缩压>107kPa、用国产高渗离子造影剂和导管法堵塞动脉导管未闭是产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提高和改善导管室质量以及训练有素的技术队伍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张玉威朱鲜阳邓东安韩秀敏迟永辉张瑞珍张桂枝全薇
关键词:心导管术并发症
造影正常冠状动脉左主干的血管内超声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左主干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纯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病变而左主干正常同时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76例患者。应用IVUS测量病变部位的斑块负荷,确定斑块的性质。同时确定左主干是否存在病变,若存在病变则确定病变性质;测量左主干的管腔直径和面积以及血管直径和面积;对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者,测量斑块负荷。结果7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左主干患者中IVUS显示完全正常28例,内膜增生12例,有斑块36例,发现内膜斑片2例。对于存在斑块者偏心斑块为30例,向心斑块为6例;脂质斑块25例(占69.4%),纤维斑块4例(占11.1%),钙化斑块2例(占5.6%),混合斑块5例(占13.9%)。IVUS显示女性左主干正常者的管腔直径为(5.32±0.68)mm,管腔面积为(23.34±5.27)mm^2,男性左主干正常者的管腔直径为(5.90±0.50)mm,管腔面积为(27.75±4.47)mm^2。男女管腔直径和管腔面积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2和0.048)。内膜增生者血管直径为(5.90±0.47)mm,血管面积为(27.58±4.21)mm^2;存在斑块者的管腔直径为(4.39±0.54)mm,管腔面积为(17.45±5.23)mm^2,血管直径为(5.99±0.67)mm,血管面积为(26.61±6.27)mm^2,直径狭窄百分比为(26.17±7.87)%,斑块负荷为(34.79±9.37)%。结论IVUS能发现冠状动脉造影所无法显示的左主干病变,并且能精确地确定左主干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倪祝华杨新春王乐丰夏昆葛永贵王红石李惟铭徐立刘宇迟永辉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微气泡冠状动脉硬化冠状血管造影术
门诊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17例,并与同期住院患者相比较。结果:与住院患者相比,门诊组年龄低[(50±5.8)岁,(68±7.2)岁,P<0.05],平均住院日少[(2±0.6)d,(14±5.6)d,P<0.05],并发症没有增加,且无死亡。结论: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冠脉介入诊疗技术成熟的医院是安全可行的。
王红石王乐丰杨新春迟永辉葛永贵李唯铭徐立倪祝华夏昆
关键词:门诊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行性
椎管内肿瘤致胸痛1例被引量:1
2002年
刘剑孟繁超迟永辉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胸痛
高敏C-反应蛋白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和裸支架植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植入雷帕霉索药物洗脱支架(Cypher支架)和裸支架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a—CRP)水平的变化以及对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226枚Cypher支架(Cypher支架组)和102枚裸支架(裸支架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植入梗死相关动脉。在术前、术后8h和术后24h取静脉血测量血清hs—CRP。结果Cypher支架组和裸支架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hs—CRP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有主要心血管事件患者与无主要心血管事件患者相比,血清hs—CRP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h和术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有无主要心血管事件上,Cypher支架组内在各时间点血清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支架组内在术后8h和术后24h血清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植入裸支架的STEMI患者。术后8h和术后24h血清hs—CRP升高,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增多;急诊PCI治疗植入Cypher支架的STEMI患者,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与血清hs—CRP升高无明显关系。
迟永辉杨新春王乐丰崔亮高明明王红石赵文淑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裸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主要心血管事件
经股静脉途径对法洛四联症病人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被引量:1
1999年
1996年6月起,对25例法洛四联症病人经股静脉穿刺插管,作右心室选择性造影明确诊断后,更换Judkins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采用经右心室过室间隔缺损到升主动脉途径,成功地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5例中男15例,女10例,除1...
张玉威朱鲜阳韩秀敏迟永辉张端珍邓东安李振荣张桂芝
关键词:股静脉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预处理后对再狭窄抑制的初步探讨
2002年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在放射性支架预防再狭窄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76只家兔在腹主动脉中分别置入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支架 ,观察支架上新生内膜面积 ,用流式细胞仪对术前、术后即刻、2周及 1个月和 3个月时支架表面中性粒细胞活化标志CD1 1b进行检测。结果 ① 2周时 ,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支架两组新生内膜面积无明显差异 (P >0 0 5)。1个月和 3个月时放射性支架新生内膜面积小于非放射性支架 (P 均 <0 0 1 )。②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即刻 ,CD1 1b在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③ 2周时 ,放射性与非放射性两组相比 ,CD1 1b有明显差异 (P <0 0 5) ,且比术前和术后即刻有明显升高 (P均 <0 0 1 )。④ 1个月时 ,CD1 1b放射组较非放射组仍有差异 (P <0 0 1 ) ,且仍高于术前和术后即刻 (P均 <0 0 1 )⑤ 3个月时 ,CD1 1b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且与术前和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结论 ①放射性支架可减少置入术后支架内新生内膜面积。②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支架置入后均能激活中性粒细胞 ,但放射性支架激活作用较非放射性弱。
迟永辉田野毕亚艳赵铁强刘剑孟繁超
关键词:放射性支架中性粒细胞CD11B再狭窄流式细胞仪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