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 作品数:21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庆市健康人群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健康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5个区、县共采集1 125名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C群Nm抗体。结果调查的1 125名健康人群中,A群Nm抗体阳性率22.58%(254/1 12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70;C群Nm抗体阳性率11.73%(132/1 125),GMT为1∶1.30。A、C群Nm抗体水平均较低,A群Nm抗体水平相对较高。A群Nm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A群或A+C群脑膜炎菌多糖疫苗有关联性,而C群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A+C群脑膜炎菌多糖疫苗无关联性。结论及时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预防控制流脑有重要意义,应提高疫苗的有效接种率。 廖春艳 吴国辉 程伟 王玲 赵波 王文斟 王红 安永群 李坤碧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重庆市01群霍乱菌株耐药性研究 2009年 目的了解1984~2005年重庆市01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采用K—B法检测72株01群霍乱弧菌(小川型26株,稻叶型46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重庆地区01群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痢特灵和链霉素的耐药严重,耐药率分别为20.83%(15/72)、56.94%(41/72)和30.56%(22/72),小川型和稻叶型的耐药性不同。人群分离株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新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但05年分离的两株环境分离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未发现重庆市01群霍乱弧菌人群分离株的耐药性有明显改变,但与一些地区报道的耐药性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地区差别和重庆市01群不同血清型的耐药性的差别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李志峰 王文斟 廖春艳 王红 赵波 段刚 王玲 何源 许静茹 冯连贵关键词:耐药性 重庆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目的分离和鉴定猪链球菌,为疫情的确定、预防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血琼脂、生化反应及 PCR对疑似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接触者和病死猪的血液、脑脊液及脏器等共30份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病人脑... 吴国辉 王豫林 肖邦忠 段刚 赵波 王红 刘晓鹏 廖春艳 王玲 王文斟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 PCR 药敏试验 文献传递 2007年重庆市人群沙门菌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对重庆市人群沙门菌感染进行监测并对监测分离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研究。方法明确监测病例定义,制定、实施监测方案,实验室分离、鉴定监测的沙门菌,利用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检测,并采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2007年监测了835例病例,病例分布在9个区(县),其中监测沙门菌暴发疫情10起,病例175例。实验室共分离鉴定了79株12种沙门菌(11种血清型和1组B群),全部菌株对至少一种抗菌素耐药,9种(75%)对3种以上的抗菌素耐药,2种(16.67%)对6种抗菌素耐药,尤其是里定沙门菌、婴儿沙门菌及汤卜逊沙门菌耐药严重。沙门菌PFGE分型被分成9种14种亚型。结论重庆市2007年人群沙门菌分离株没有明显的优势流行株,同一事件中的沙门菌PFGE分型相同,分离株耐药情况严重,分离菌株的耐药谱和PFGE型也没有明显的联系。 李志峰 王文斟 王红 李勤 段刚 廖春艳 何源 赵波 王玲 许静茹 赵寒 凌华 冯连贵关键词:PFGE分型 耐药性 重庆市O139型霍乱弧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2000-2005年重庆市O139型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采用K-B法检测118株O139型霍乱弧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重庆地区O139型霍乱弧菌对丁胺卡那、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100%敏感,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痢特灵、吡哌酸、新霉素、强力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达到了80.51%-88.98%。2005年分离菌株对妥布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率较2002年和2003年有所增高,而链霉素的耐药率较2003年和2002年有所下降。结论:重庆市O139型霍乱弧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痢特灵、吡哌酸、新霉素、强力霉素和链霉素耐药严重。长期对霍乱弧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动态分析,可以为霍乱弧菌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对霍乱的监控和防治提供依据。 李志峰 冯连贵 王文斟 廖春艳 王红 段刚 何源 王玲 赵波 许静茹关键词:耐药 重庆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分离和鉴定猪链球菌,为疫情的确定、预防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血琼脂、生化反应及PCR对疑似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接触者和病死猪的血液、脑脊液及脏器等共30份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病人脑脊液和血液中检出猪链球菌2型菌株2份。经PCR方法检测菌株,含有猪链球菌种特异性基因16SrRNA(SPE基因),猪链球菌荚膜多糖编码基因(CPS 2A基因),猪链球菌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编码基因(MRP基因)。药敏试验表明,猪链球菌2型对四环素耐药,对左旋氟沙星、氨苄西林、青霉素、阿齐霉素、头孢吡肟、头孢肟、万古霉素等敏感。结论:猪链球菌2型是引起此次人类感染疫情的病原微生物。 吴国辉 王豫林 肖邦忠 段刚 赵波 王红 刘晓鹏 廖春艳 王玲 王文斟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 PCR 药敏试验 1984-2002年重庆市59株O_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 2010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1984-2002年O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菌株的相关性。方法对59株O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小川型20株,稻叶型39株)采用K-B法检测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NotI酶切基因组DNA,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重庆地区O1群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痢特灵和链霉素的耐药严重,耐药率分别为28.81%(17/59)、61.02%(36/59)和30.51%(18/59),人群分离株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新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21株小川型和40株稻叶型O1群霍乱弧菌被分为13种PFGE型18个亚型,从患者分离到的59株O1群霍乱弧菌的相似性值约在88%~100%。结论未发现重庆市O1群霍乱弧菌人群分离株的耐药性有明显改变,小川型和稻叶型的耐药性不同。重庆市O1群霍乱弧菌人群分离株同源性较高,可能为来自同一来源的流行菌株。 李志峰 王文斟 廖春艳 赵波 王红 段刚 王玲 许静茹 何源 冯连贵关键词:O1群霍乱弧菌 耐药性 分子分型 重庆市152栋高层建筑二次供水病原谱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优势菌株及致病菌耐药状况、毒力基因及亲缘关系分析。方法2020—2021年采集重庆市152栋楼层超过18层、楼龄在5年以上的二次供水样本152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药敏实验及全基因组测序以及病毒核酸检测。结果152份水样中56份无细菌生长,67份1种细菌生长,23份2种细菌生长,5份3种细菌生长,共分离获得菌株128株。检出率居于前3位的微生物是芽孢杆菌属(25.0%,32/128)、假单胞菌属(18.0%,23/128)、不动杆菌属(7.8%,10/128)。分离率较高的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有:蜡样芽孢杆菌10株,苏云金芽孢杆菌6株,琼氏不动杆菌6株,产碱假单胞菌6株,溶血葡萄球菌4株,藤黄微球菌、偶发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各3株,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均有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对8种抗生素耐药、蜡样/苏云金芽孢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3种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全基因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2株分离自二次供水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进化亲缘关系与致病株97-27等更接近。结论重庆市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存在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致病菌污染,影响高层建筑居民健康。 段刚 廖春艳 王文斟 赵婷 李志峰 聂术君 赵波 王玲关键词:高层建筑 二次供水 耐药 微生物污染 2016-202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监测情况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2016-202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监测情况。方法设立8个监测点,采用夜间笼捕法捕捉鼠形动物,计算捕获率、染蚤率;取心脏血,分离血清进行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F1抗体水平检测。结果2016-2020年共布笼285043个,捕获鼠形动物5018只,捕获率为1.76%,染蚤率为20.29%;包括14个种群,以黄胸鼠(69.57%)、褐家鼠(12.65%)为主。2016-2020年,各年捕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47,P<0.001)。所检测标本的鼠疫菌F1抗体滴度均≤1∶16,鼠疫菌F1抗体滴度<1∶4的鼠形动物所占百分比逐年降低,而滴度为1∶16的鼠形动物所占百分比逐年升高,5年间各滴度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学监测结果未发现鼠疫菌感染,但南方家鼠型鼠疫菌的主要宿主黄胸鼠、褐家鼠大量存在,有可能出现动物间鼠疫的发生,应加强主动监测,同时做好宣传工作。 赵婷 何亚明 赵波关键词:鼠疫 血清学 宿主动物 分离自免疫力低下患者的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分离自免疫力低下患者的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表型及基因型特征。方法对分离到的5株非O1/O139群菌株进行生化、血清鉴定、药敏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5株菌株经生化、血清学鉴定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PFGE聚类分析均非同一来源;毒力基因分析结果显示:3株菌分别携带甘露醇敏感血凝素基因msh、irgA基因、luxS基因、flh基因、che基因等辅助毒力基因,2株菌无毒力基因,均未检出ctxAB、tcpA、ST等主要毒力基因。结论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均无ctxAB、tcpA等毒力基因,但分别携带msh、irgA等辅助毒力因子,大部分菌株对喹诺酮类、磺胺类、多肽类抗生素耐药,建议加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的监测,进一步了解其致病机理及传播情况。 段刚 王文斟 赵婷 王玲 赵波 王红 李志峰 廖春艳关键词:毒力基因 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