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国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5篇病毒
  • 4篇疫情
  • 3篇染病
  • 3篇综合征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脑炎
  • 3篇布尼亚病毒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碘缺乏
  • 2篇碘缺乏病
  • 2篇碘盐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综...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脑炎
  • 2篇疫情分析

机构

  • 18篇信阳市疾病预...
  • 6篇河南省疾病预...

作者

  • 19篇赵国华
  • 5篇许汴利
  • 5篇黄河秋
  • 4篇陈豪敏
  • 3篇康锴
  • 3篇唐晓燕
  • 3篇刘国华
  • 3篇王海峰
  • 3篇杜燕华
  • 3篇胡艳
  • 3篇朱谦
  • 3篇黄学勇
  • 2篇陈磊
  • 2篇张丽
  • 2篇孟凡俊
  • 2篇尤爱国
  • 2篇张锦
  • 2篇马宏
  • 2篇吴雪桃
  • 2篇刘淑华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第7届全国碘...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阳市2001—2005年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信阳市2001—2005年疟疾疫情,由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信阳市2001—2005年疟疾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信阳市2001—200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3679例,平均年发病率0.94/万。发病集中在准滨县、浉河区和平桥区(94.9%)。夏秋季节为流行季节,5~10月发病数占总数的88.7%(3263/3679),8月份达到高峰(24.2%)。发病年龄16~40岁占病例总数的61.3%(2256/3679),男女比为1.7:1。农民和学生为主要发病群体分别占70.4%和14.1%。[结论]信阳市疟疾流行处于低水平,但疫情呈波动状态,其间实施的防治措施效果肯定,防治与监测仍是长期任务。
刘淑华赵国华陈旭东孟飞
关键词:疟疾发病率疫情分析疾病控制
1953—2010年信阳市麻疹流行演变趋势及特征
2012年
目的通过对信阳市1953—2010年麻疹流行演变趋势和特征的分析,为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相关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信阳市麻疹疫情资料和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3—2010年期间,信阳市麻疹年均发病率346.49/10万,年均病死率0.50%;发病率最高为1970年的2 946.95/10万,最低为2001年的0.68/10万。可分为自然流行期、麻疹疫苗普种初期、计划免疫时期、卫Ⅶ项目时期和消除麻疹时期。麻疹疫苗改变了麻疹的流行特点,流行强度不断降低,发病高峰后移,1997—2010年间3—7月发病数占总病例的62.15%;低龄婴幼儿和成人发病逐渐增多,近8年来分别占总发病数的30%和10%左右;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流行相结合。结论应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局部强化免疫工作;在育龄妇女中推广麻疹疫苗接种,保护初免前小月龄儿童;建立并完善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落实预防接种补助经费,提高基层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
胡艳赵国华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2007-2011年信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2007-2011年信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2011年信阳市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采用ELISA方法检测病例血液乙脑病毒IgM抗体。结果 2007-2011年信阳市累计报告583例乙脑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79/10万;累计报告死亡13人,;年均病死率为2.23%,病例主要集中在息县、固始县和淮滨县,三县共报告乙脑病例347例,占全市总病例的59.57%;病例主要分布在6~9月,7~8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7.08%,其中散居儿童占65.18%,学生占27.79%。结论在乙脑的流行季节,加强乙脑病例监测,落实高发地区15岁以下儿童的免疫接种、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降低信阳市乙脑发病的关键。
刘淑华赵国华张丽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控制策略
信阳市2004~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及防治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信阳市2004~2005年乙脑监测情况和防治现状,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乙脑疫情网络直报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脑血清中IgM抗体。[结果]2004年和2005年我市乙脑年发病率分别为0.99/10万、1.59/10万。疫情呈散在分布且相对集中的特点。7~8月份为其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年发病数的85.9%和98.4%。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男女比例分别为1.23︰1和1.78︰1。无免疫史者分别占80%、74.68%。2005年实验室检测乙脑IgM抗体阳性率为38.81%(26/67),实验室诊断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20.8%。[结论]提高乙脑监测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水平,提高乙脑疫苗有效接种率,清除蚊虫孳生地,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
赵国华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信阳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现行碘盐水平下,信阳市5种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采取防治策略和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在农村和城市选择调查点,对新婚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和8~10岁学生,采用一次性点状调查。结果共检测新婚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和8~10岁学生这5类人群的尿碘1 016份,5种人群尿碘中位数均达到100μg/L以上,由高到低依次为新婚妇女>哺乳期妇女>孕妇>婴幼儿>学生,其中哺乳期妇女、孕妇、婴幼儿、学生处于适宜水平,新婚妇女高于适宜量。5类人群尿碘<100μg/L的比例分别为13.37%、15.11%、13.1%、23.4%、20.08%,即婴幼儿和学生相对较高。结论信阳市5类人群尿碘存在明显的人群差别。现行的食盐加碘量能够满足信阳市5类人群的碘营养需求,但新婚妇女的碘营养水平有偏高的趋势,说明信阳市居民的盐含碘量有下调的空间,同时5种人群中仍有17.52%的人尿碘值<100μg/L,提示下调时要充分考虑人群差别。
黄河秋张丽赵国华聂朝霞
关键词:碘营养
河南省2007—201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9
2012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7--201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专项监测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07--2011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集病例血清标本,开展新布尼亚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河南省2007—2011年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021例,死亡23例,病死率为2.25%。其中信阳市报告1007例,占98.75%。病例主要集中在4—10月,占96.47%(985/1021),5-7月为高峰,占59.16%(604/1021),9月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占12.05%(123/1021)。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9岁(范围为1—88岁),男女性别比为1:1.50(408:613),农民占全部病例的93.73%(957/1021)。465例病例血液标本中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率为69.25%(322/465),从164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67株,分离率为40.85%(67/164)。结论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大年龄组女性农民高发,新布尼亚病毒为其主要病原。
康锴唐晓燕许汴利尤爱国黄学勇杜燕华王海峰赵国华陈豪敏刘国华孟凡俊
关键词:流行病学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一起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被引量:45
2012年
目的分析和总结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疗经验。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收集病案资料,对2010年河南省一起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共5例)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RT—PCR和病原分离方法检测病例血液标本。结果5例病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其中2例标本中分离出新布尼亚病毒。病例出现发热(5/5)、全身酸痛(5/5)、乏力(5/5)、纳差(5/5)、恶心(5/5)、畏寒(4/5)、咳嗽(4/5)、咳痰(4/5)、呕吐(3/5)、眼结膜充血(3/5)等症状;伴有自细胞下降(5/5)、血小板减少(5/5)、谷丙转氨酶升高(4/5)、谷草转氨酶升高(4/5)、乳酸脱氢酶升高(5/5)、肌酸激酶升高(4/5)、尿蛋白阳性(3/5)。经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首发病例死亡,4例续发病例均痊愈出院,平均病程为15.4d。结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临床表现复杂,呈多脏器损害,及时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唐晓燕崔宁康锴王海峰尤爱国赵国华杨家强黄学勇杜燕华陈豪敏刘国华许汴利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特征治疗学
信阳市1995~2005年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信阳市1995~2005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5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阳市艾滋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病例分布:20~40岁人群占88.00%;男性占50.95%;小学文化占59.94%;农民占94.99%。传播途径以采供血为主78.30%。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男女比例达1.04︰1。[结论]应加大监测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控制信阳市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吴雪桃赵国华苏荣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疫情报告
一起柯萨奇B5病毒感染引起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当地肠道病毒感染的现状,为做好该地区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发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进一步诊断。结果2005年5月19日—6月21日,信阳市狮河区狮河港乡西湾村发现一批以发热、头痛和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患者分布在该行政村的14个自然村,主要集中在1~12岁年龄段。经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套式PCR检测及大便病毒培养鉴定,证实为柯萨奇B5病毒感染。结论本次为河南省首起柯萨奇B5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脑炎。
赵国华许汴利朱谦陈磊胡宝文胡艳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河南省信阳市部分县区碘缺乏病监测情况分析
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卫生部<全国防治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和<河南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于2003年对碘缺乏病未达到消除标准的河南省信阳市平桥、罗山、商城、固始4个县(区...
黄河秋赵国华
关键词:碘缺乏病碘盐病情监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