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乐强

作品数:63 被引量:65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石化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石油与天然气...
  • 3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1篇油气
  • 22篇盆地
  • 16篇准噶尔盆地
  • 16篇勘探
  • 14篇不整合
  • 12篇成藏
  • 11篇储量
  • 10篇地质
  • 8篇地层
  • 8篇油气勘探
  • 7篇输导
  • 7篇发育
  • 6篇断层
  • 6篇油藏
  • 6篇油气成藏
  • 6篇油气运聚
  • 6篇运聚
  • 6篇探明储量
  • 5篇地层油藏
  • 5篇油气藏

机构

  • 47篇中国石油化工...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篇中国石化胜利...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63篇赵乐强
  • 14篇隋风贵
  • 14篇宋国奇
  • 13篇高磊
  • 11篇郭元岭
  • 11篇向立宏
  • 10篇曾治平
  • 9篇蒋有录
  • 8篇石红霞
  • 8篇王学军
  • 7篇林会喜
  • 7篇张燕
  • 6篇陈涛
  • 5篇宗国洪
  • 4篇宫亚军
  • 4篇宋明水
  • 4篇张金亮
  • 3篇张奎华
  • 3篇伍松柏
  • 3篇李传华

传媒

  • 14篇油气地质与采...
  • 5篇石油学报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岩性油气藏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测井技术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物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南缘晚古生代双峰式火山岩成因机制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被引量:5
2017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晚古生代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以玄武岩和英安斑岩的伴生出现为特征。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英安斑岩和玄武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98±2 Ma和297~304 Ma。在地球化学组成上,英安斑岩样品富SiO_2、Al_2O_3和Na_2O,相对于原始地幔富集Th和LREE,明显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而玄武岩样品相对于原始地幔明显富集Th、LREE、Zr和Hf等,明显亏损Nb、Ta和Ti。全岩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英安斑岩样品(^(87)Sr/^(86)Sr)t值为0.705,εNd(t)值分布在+6.5^+11之间,而玄武岩样品的(^(87)Sr/^(86)Sr)t值为0.704,εNd(t)值分布在+7.5^+8.4之间。这些特征指示玄武岩和英安斑岩应分别起源于相对亏损的地幔源区和新生地壳组分的部分熔融。综合野外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等多方面的资料,可以确定准南地区玄武岩和英安斑岩并非同源岩浆作用的产物。其中,玄武岩应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且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陆壳混染。英安斑岩的形成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导致新生地壳组分的部分熔融有关。结合区域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至少从早二叠世(~298 Ma)开始,天山地区已经进入后碰撞阶段,区域构造体制开始由挤压转向伸展。
赵乐强秦峰贾凡建马骥边雪梅刘慧高剑雄
关键词:双峰式火山岩岩石成因晚古生代准噶尔盆地南缘
中国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分析被引量:17
2001年
针对我国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基本特点、“七五”以来储量增长趋势、不同类型盆地的储量增长规律分析发现,资源基础决定了储量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不同的盆地类型形成了储量增长的不同特点。结合资源探明程度,认为我国目前处于储量较高速增长阶段。随着西部和海域等新区投入的不断加大,勘探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预计我国还将进入储量新的高峰期。
郭元岭宗国洪赵乐强高磊石红霞
关键词:石油地质储量
一种新的探井效果评价指标——以济阳坳陷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探井效果评价是勘探管理与决策分析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但目前常用的探井效果评价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当年探井的实际效果。根据济阳坳陷多年的勘探实际,综合考虑探井与储量之间历史关系的复杂性、勘探产出形式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当年探井效果的指标——当年单井效果综合评价指标。其具体确定过程可分为3个步骤:①不同形式的勘探产出向探明储量的折算;②当年探井对预期探明储量的贡献分析;③当年平均单井效果计算。从实际应用对比来看,该指标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当年探井对储量的实际贡献,可对当年探井勘探效果作出更客观的宏观评价。
赵乐强高磊刘海宁靳秀兰伍松柏张燕
关键词:评价指标探明储量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油气资源潜力与成藏模式被引量:18
2016年
中国石化准噶尔盆地西缘区块主要位于车排子凸起,由于远离油源,自身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油气发现缓慢,勘探程度较低。为了明确该区油气资源潜力,有效指导下步勘探方向,基于车排子凸起地层与沉积相分布,系统分析油源、储盖组合等成藏条件,开展了西缘区块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研究认为该区虽然远离烃源岩,但石油地质条件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是油气长期运移指向区,资源潜力大。在油源对比、成藏期次研究基础上,明确了断层—毯砂输导性能,建立了盆缘远离油源地区"侧源供烃、断层垂向输导、毯砂横向输导、毯缘聚集"的油气成藏及富集模式。以此认识成功指导了钻探部署,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商业发现,效果明显。
宋明水吕明久赵乐强隋风贵
关键词:资源潜力成藏模式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气藏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在大量岩心观察、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质、地震、地化和测井资料,对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气藏开展了系统的成藏研究。研究认为,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气藏宏观展布特征有两点:平面上主要位于盆地边缘地层超剥带内的大型鼻状构造...
卓勤功赵乐强向立宏高磊宁方兴
关键词:油气藏成藏模式油气运聚
文献传递
陆相断陷盆地不整合结构特征及控藏作用
不整合结构能否作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取决于不整合面顶板岩石的渗透性和平面连续性以及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淋滤带的岩性组合.针对陆相盆地沉积相带的多变性以及泥岩风化后物性基本不变的客观存在,并结合对济阳坳陷不整合基本结构及其...
宋国奇隋风贵赵乐强
关键词:油气田陆相断陷盆地
文献传递
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区带评价方法及实践——以济阳坳陷为例被引量:25
2010年
以往单纯以二级构造带为准则的区带划分评价方法已不适应当前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需求。基于构造控制沉积,构造与沉积联合控制成藏这一油气成藏基本原理,考虑隐蔽油气藏分布与沉积相带(岩相带)关系密切这一基本认识,确定出以二级构造带为基础的区带划分原则,即构造层原则,构造带原则和岩相带原则。结合济阳坳陷勘探实际,形成了区带综合评价的方法及技术流程,即整体研究,明确重点领域;成败分析,抓住关键问题;深入剖析,寻找有效对策;综合评价,形成最佳部署。在区带评价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区带勘探阶段、勘探程度、认识程度、现实资源储备、主要勘探目的等,将济阳坳陷27个区带分为增储区带和突破区带2大类。
王永诗赵乐强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区带评价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的发育过程及发育模式被引量:14
2009年
济阳坳陷不整合的发育过程大体可分为风化期、剥蚀期和成岩期3个阶段。风化期是不整合结构形成的基础,剥蚀期是不整合结构得以保存的关键时期,成岩期决定着不整合结构的矿物成分及孔渗结构。由于不整合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整合结构的发育主要受沉积间断时间、风化母岩岩性、保存条件和古气候4种因素的控制,结合不整合结构的发育过程和控制因素的分析,将济阳坳陷不整合划分为凸起—陡坡基岩强风化型、缓坡基岩强风化型和古近系—新近系内部母岩弱风化型3种发育模式。凸起—陡坡带不整合面下岩石孔渗性较好,一般形成潜山油气藏;缓坡带一般形成结构比较完整的不整合,易形成不整合超覆和遮挡油气藏;古近系—新近系内部地层不整合风化时间短、程度弱,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陈涛蒋有录宋国奇赵乐强向立宏于洪洲
关键词:不整合风化壳发育过程发育模式
济阳坳陷石油资源综合评价与勘探方向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近年来石油勘探的新成果、石油地质理论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对济阳坳陷(包括滩海地区)有效烃源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聚油单元”为评价单元,应用成因法、统计法和类比法进行了石油资源量的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资源量及其可靠程度的勘探潜力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筛选出了东营凹陷北带、东营中央背斜带、惠民中央背斜带、车镇凹陷北带、渤南孤岛、埕岛地区等15个有利的油气勘探单元,结果得到了勘探实践的证实。
王学军郭玉新杜振京李爱民赵乐强郭瑾
关键词:资源评价地质储量可采储量
济阳坳陷探井商业油流标准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我国原有探井工业油流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经济条件下油气勘探工作需要,应根据本地区的勘探开发特点建立相应的探井商业油流标准。根据盈亏平衡原理,利用现金流法推导了探井商业油流标准的计算公式;以济阳坳陷为例,分析不同参数对该标准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大量的基础数据分析,提出了济阳坳陷不同类型油藏的探井商业油流标准。这种简化了的勘探经济评价方法,可用于油藏勘探初期初步分析勘探开发的经济可行性。
郭元岭赵乐强蒋有录
关键词:探井试油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