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冬梅

作品数:51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1篇细胞
  • 11篇基因
  • 10篇色素细胞
  • 8篇羊驼
  • 8篇黑色素
  • 6篇转基因
  • 6篇黑色素细胞
  • 5篇蛋白
  • 5篇MIR
  • 5篇大豆
  • 4篇组织学
  • 4篇卵泡
  • 4篇绵羊
  • 4篇免疫
  • 4篇MITF
  • 3篇受体
  • 3篇皮肤
  • 3篇转基因大豆
  • 3篇唾液
  • 3篇唾液腺

机构

  • 50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农业农村部科...

作者

  • 50篇许冬梅
  • 21篇朱芷葳
  • 15篇李鹏飞
  • 12篇董常生
  • 10篇赵宇军
  • 9篇于秀菊
  • 8篇程志学
  • 7篇范瑞文
  • 6篇袁建琴
  • 5篇史宗勇
  • 5篇张利环
  • 5篇谢建山
  • 5篇唐中伟
  • 4篇杜斌
  • 3篇王文斌
  • 3篇刘建东
  • 3篇王向英
  • 3篇杨玉静
  • 3篇聂瑞强
  • 3篇张亚玲

传媒

  • 7篇畜牧兽医学报
  • 4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畜牧兽医科技...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轻工科技
  • 2篇第二届(20...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经济动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1991
  • 1篇198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棉子油的快速PCR检测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以棉子油为原料,探索出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转基因棉子油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从15 mL棉子油中提取0.4μg高纯度DNA,用于PCR检测。针对18SrDNA、CaMV35S、NOS、NPTⅡ和Cry1A(c)等基因进行了棉子油中内外源基因PCR检测,分别扩增出不同的目的片段。本研究为油脂类产品的外源基因检测提供了可行方法。
袁建琴唐中伟许冬梅刘建东高斌战
关键词:转基因成分DNA提取PCR
西门塔尔牛无角性状的分子鉴定及应用
2023年
为鉴定西门塔尔牛有角和无角性状的相应基因型,为西门塔尔牛无角品系的培育提供数据基础,试验采集了103头无角西门塔尔牛、5头有角西门塔尔牛和5头无角安格斯牛颈静脉血,提取全血DNA后,通过PCR-测序法检测牛PC基因中P202ID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分型与测序结果显示,108头西门塔尔牛P202ID位点的基因型与角型完全一致,其中,103头无角西门塔尔牛中4头为纯合子,基因型与无角安格斯牛一致,均为PC/PC,PC的基因频率为0.0370;82头为无角杂合子,基因型为PC/prs,其中,PC的基因频率为0.7593;剩余17头去角西门塔尔牛与5头有角西门塔尔牛基因型一致,均为prs/prs,prs的基因频率为0.2037。鉴定群体中PC的基因频率为0.4166,prs的基因频率为0.5834。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202ID基因型与检测群体中有无角性状具有极显著关联,可以利用P202ID位点对西门塔尔牛角型进行鉴定。
郝琴琴任静成俊丽朱芷葳许冬梅贾雪纯李鹏飞
关键词:分子鉴定卡方检验
紫苏叶绿体全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为解析紫苏的叶绿体全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采用REPuter、MISA、CodonW和Prep-Cp软件分析了紫苏叶绿体基因组的重复序列、SSR位点和密码子偏好性,并对RNA编辑位点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对紫苏叶绿体基因组中大于300 bp的59条CDS序列检测分析得到60个重复序列,多以F和P形式存在,且主要分布于LSC区和IRA区,与光合作用和rRNA编码有关;44个SSR位点主要分布于IGS区,其中,单碱基重复序列占比最多,为63.64%;由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确定了31个高频密码子,以A、U结尾的29个,其中,亮氨酸(Leu)的使用频率最高,半胱氨酸(Cys)的使用频率最低;平均有效密码子数(ENC)为49.97,表明其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对88个蛋白编码序列预测结果显示,分布于16个基因的37个RNA编辑位点均发生于密码子的前2位碱基,且转化均为C→U,主要由亲水性氨基酸转变为疏水性氨基酸。研究结果可为紫苏的系统发育、品种鉴定和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梁璇李鹏许冬梅贾小云王文斌
关键词:紫苏叶绿体基因组SSR密码子偏好性RNA编辑
猪戊型肝炎病毒结构蛋白片段的表达及其在ELISA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猪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根据已克隆的戊型肝炎病毒株DQ1结构蛋白基因(ORF2)的抗原性及水溶性分析,在其序列上设计一对引物,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分别带有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用PCR方法扩增,获得369 bp大小的相应片段,位于ORF2 128-497 bp处。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ET-32a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DQ01,经测序证明该片段正确插入。将pET32a-DQ01转化BL21并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大小为33 ku,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将表达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了ELISA诊断方法。
赵宇军许冬梅朱远茂薛飞相文华
关键词:结构蛋白基因原核表达ELISA
高校开放实验室创建及管理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14年
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体现其更大的作用,加强对实验室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实现实验室的开放,能使实验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实验室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开放实验室的创建及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张利环朱芷崴王向英赵慧婷许冬梅
浅谈开放实验室的创建及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开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各高校都在进行开放实验室的探索和实践。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高校传统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文中阐述了开放实验室的内涵、模式、问题、开放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发展方向。
张利环朱芷葳王向英赵慧婷许冬梅
关键词:实验教学
大豆不同品种类型对播期及密度的反应被引量:20
1991年
选取结荚习性、分枝性不同的四个品种为试材,采用二因素最优化设计,进行了品种、播期、密度的综合试验,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各类型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均可获得高产,但需配有相应的最佳栽培模式;播期与密度对产量影响均较大。播期早晚主要影响花前期长短,进而影响产量。无限型品种适宜的密度较低且范围较窄;分枝性强的有限型品种,适宜密度较高,范围较宽;独秆型品种则要求密度高,范围最窄。产量与单位面积总荚数相关最为密切(r=0.934),每平方米总荚数高于700,可获得每亩高于150公斤的产量。
许冬梅程舜华郭显荣
关键词:大豆播期数学模型
茶多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期为将茶多酚用于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茶多酚(0.05、0.10和0.15 g/L)处理B16F10细胞,不处理(0 g/L)的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计算生长抑制率;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划痕试验评价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16F10细胞中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和黑色素形成限速酶(tyrosinase,TYR)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0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0.10和0.1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0.05、0.10和0.1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的迁移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升高,MITF和TY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0.05 g/L茶多酚显著降低MITF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0.10和0.15 g/L茶多酚均极显著降低MITF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0.10和0.15 g/L茶多酚均极显著降低TYR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0.10和0.1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降低黑色素生成基因MITF和TYR的表达,表明茶多酚能抑制黑色素瘤的进展。
刘芳君蓝吴涛李鹏飞许冬梅张磊朱芷葳
关键词:茶多酚增殖迁移
牛卵泡CMKLR1基因CDS区克隆及结构分析
2018年
[目的]旨在确定牛卵泡趋化因子样受体1(Chemokine-like receptor 1,CMKLR1)全CDS区序列结构并对其分子特征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方法]采集正常发育牛卵泡分离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提取总RNA后反转录,特异性引物扩增、测序,获得全CDS区后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CMKLR1CDS区全长1 089bp,编码362个氨基酸;蛋白质一级结构中分别包含4个O-糖基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和50个磷酸化位点;三级结构和功能域分析表明,CMKLR1有7个横跨胞膜的平行的α螺旋结构,属于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论]多糖基化、磷酸化位点的存在以及蛋白定位的特殊性,提示该蛋白功能较为复杂。该研究为后期深入探讨CMKLR1与牛卵泡发育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郝庆玲朱芷葳许冬梅李鹏飞
关键词:颗粒细胞生物信息学分析G蛋白偶联受体
miR-186-5p对绵羊黑色素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旨在研究miR-186-5p对绵羊黑色素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miR-186-5p的表达差异;运用细胞转染使miR-186-5p在绵羊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6-5p的表达,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转染细胞中黑色素含量,运用划痕试验判定黑色素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结果显示,miR-186-5p在绵羊不同毛色皮肤中均有表达,但白色皮肤表达高于黑色皮肤且差异显著(P<0.05);在过表达miR-186-5p的绵羊黑色素细胞中,miR-186-5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黑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有所降低。综上表明,miR-186-5p与绵羊皮肤黑色素的生成有关,绵羊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miR-186-5p降低了黑色素的生成,同时也抑制了绵羊黑色素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许冬梅赵宇军杜斌张亚玲朱芷葳谢建山范瑞文于秀菊董常生
关键词:绵羊黑色素黑色素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