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高品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岛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儿童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综合征
  • 2篇肥胖
  • 1篇代谢
  • 1篇丁酸
  • 1篇短期干预
  • 1篇学科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水平
  • 1篇血症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胰岛Β细胞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泉州市儿童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袁高品
  • 4篇安振梅
  • 3篇张晓红
  • 2篇李艳红
  • 1篇杨惠岚
  • 1篇何涛贞
  • 1篇郑忠实
  • 1篇梁利波
  • 1篇贾丹
  • 1篇刘少锋
  • 1篇杨健
  • 1篇李双庆
  • 1篇夏婷
  • 1篇胡宇
  • 1篇冯海欢
  • 1篇邓浩
  • 1篇陈程
  • 1篇张亭
  • 1篇高杰
  • 1篇彭茜

传媒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型糖尿病患儿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对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估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25-(OH)D与1型糖尿病患儿残存胰岛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儿56例和健康体检儿童56例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25-(OH)D水平的差别。给予1型糖尿病患儿口服补充维生素D,对比补充前后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C肽浓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使用剂量。结果本地区各年龄段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补充维生素D后,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及C肽浓度明显升高,HbA1c水平下降,与补充前水平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胰岛素使用剂量变化不大(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普遍存在25-(OH)D缺乏,口服维生素D可以改善残存β细胞的功能,降低HbA1c水平。
张晓红袁高品李艳红
降钙素原评估儿童创伤严重程度和创伤后脓毒症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儿童创伤严重程度和创伤后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0例严重创伤儿童创伤后第1、2、3、4d及23例正常对照相同时点的血浆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计算儿童创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PTS),统计脓毒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分析血浆PCT的变化特征,与其他指标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30例创伤儿童血浆PCT水平均升高,23.33%(7例)患儿发生脓毒症,脓毒症组PCT水平高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组(7例)和非SIRS组(16例),SIRS组高于非SIRS组(P均<0.05),创伤后第2d血浆PCT水平达到峰值。儿童创伤后PCT值与创伤严重程度相关,创伤后第2d的血浆PCT值是脓毒症和SIRS的预测因素。结论创伤后儿童血浆PCT值普遍升高。创伤后第2d血浆PCT值是创伤后发生脓毒症和SIRS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浆PCT水平与儿童创伤严重程度相关。
刘少锋袁高品杨健何涛贞冯海欢刘敏
关键词:降钙素原创伤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与肾上腺肿瘤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在肾上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1年1月-2009年10月间187例肾上腺肿瘤和20例正常肾上腺组织标本中GHRHR的表达。结果肾上腺皮质肿瘤与肾上腺髓质肿瘤、正常肾上腺组织比较,GHRHR表达明显增高(阳性率分别为99%、45%、55%),GHRHR在肾上腺皮质醇瘤和醛固酮瘤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肾上腺皮质腺瘤、皮质腺癌、皮质增生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HRHR在人正常肾上腺及肾上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为在垂体外组织及人类肿瘤组织存在GHRHR的表达提供了直接证据;GHRHR可能会用于肾上腺皮质肿瘤和髓质肿瘤的鉴别诊断,但GHRHR尚不能用于良性和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鉴别诊断。GHRHR在肾上腺皮质相关肿瘤的高表达,可能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
袁高品张亭安振梅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免疫组织化学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3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总结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分析其误诊情况。方法对314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26例,女188例;其中席汉氏综合征120例,垂体瘤及术后114例,颅咽管瘤28例,生殖细胞瘤2例,空泡蝶鞍13例,垂体囊肿3例,鼻咽癌放化疗术后1例。在能够提供既往诊疗病史的患者中被误诊为甲减者13例,胃炎、肠炎25例,不同类型贫血20例,脑炎6例,精神疾病6例,低血糖7例,低钠血症14例,尚有个别被误诊断为冠心病、慢性咽炎、美尼尔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肾炎、蛋白尿待诊等。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一些重要的症状、体征易被忽视,误诊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应对高危患者进行筛查以及早发现早治疗。
贾丹袁高品梁利波安振梅李双庆
关键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席汉氏综合征病因误诊
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DK/DKA)中的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1 209例糖尿病无酮症患者(DM组),262例患者(DK/DKA组)和480例同时期行体检的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判断β-羟丁酸的诊断价值。结果 DK/DKA组患者血清β-羟丁酸水平高于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DK/DKA组血清β-羟丁酸较尿酮体更早转阴(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β羟丁酸为DK/DKA的独立危险因素。β-羟丁酸诊断DK/DKA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5,取诊断临界值为1 mmol/L作为诊断切点,敏感度85.1%,特异度95.3%,阳性预测值80.36%,阴性预测值96.89%;以血清β羟丁酸0.66mmol/L作为筛选切点,敏感度95%,特异性89.2%,阳性预测值66.41%,阴性预测值99.9%。结论以血清β羟丁酸≥1mmol/L诊断DK/DKA有较高诊断准确性,血清β羟丁酸≤0.66mmol/L时可认为糖尿病患者未合并DK/DKA。
杨惠岚袁高品邓浩陈程彭茜安振梅
关键词:ROC曲线
肥胖儿童血尿酸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尿酸(UA)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30例肥胖儿童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30例健康儿童(BMI正常)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Cr),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比较两组检测指标。根据血UA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A组)与正常尿酸血症组(NUA组),比较两组检测指标。结果:观察组血UA及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UA、IR、高TG血症、低HDL-C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BMI、IR和Cr均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HDL-C低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肥胖儿童血清UA与BMI、IR、C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即使BMI正常的儿童,血UA水平也与BMI、Cr呈正相关(P<0.05)。结论:肥胖儿童中HUA、糖脂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且血UA水平与BMI、IR、HDL-C、Cr相关,应该重视肥胖儿童的糖脂代谢问题。
袁高品张晓红郑忠实李艳红
关键词:肥胖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儿童
多学科短期干预计划对肥胖症儿童胰岛素抵抗、血清VitD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短期干预计划对肥胖症儿童胰岛素抵抗、血清Vit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肥胖症患儿74例,收治时间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并维持至少6个月的随访。将患者按照肥胖干预计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予饮食结合运动训练干预,观察组予多学科短期干预计划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身高、体重、体脂率、腰围身高比,胰岛素抵抗,血清VitD水平的变化,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身高高于对照组,体重、体脂率、腰围身高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血清VitD缺乏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短期干预计划在肥胖症患儿的干预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患儿的体重、体型,同时可改善患儿胰岛素抵抗和25-羟VitD缺乏,使患儿肥胖问题得到改善。
袁高品张晓红陈婷丽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胰岛素抵抗VITD
注射用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36例T2DM患者在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入用药组与安慰剂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rhGLP-1(7-36)(0.2 mg)及安慰剂(甘露醇,2.5 mg)治疗12周;观察基线及12周后用药组与安慰剂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水平(FINS)、餐后2 h静脉血糖(2 h PG)及胰岛素水平(2 h INS)、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低血糖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用药组的T2DM患者在给予rhGLP-1(7-36)治疗12周后,HbA1C、FPG、2 h PG值以及体质量、BMI均比基线时有所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为2.8%。结论 rhGLP-1(7-36)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有效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可成为治疗新的选择。
胡宇夏婷袁高品高杰安振梅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