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建生

作品数:34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心脏
  • 8篇血压
  • 8篇高血压
  • 7篇绞痛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心绞痛
  • 5篇体外
  • 5篇体外反搏
  • 5篇疗效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心病
  • 4篇心功能
  • 4篇心肌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心脏病
  • 4篇衰竭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机构

  • 34篇汕头市第二人...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34篇蔡建生
  • 26篇彭志坚
  • 19篇李继锋
  • 10篇章少波
  • 3篇罗志雄
  • 2篇高素环
  • 2篇黄林锋
  • 2篇林宝珠
  • 1篇郑则平
  • 1篇陈少如
  • 1篇温文川
  • 1篇叶志华

传媒

  • 7篇河北医学
  • 5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0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重构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为治疗组,40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随访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行高压氧治疗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 I)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发生复合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能逆转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肥厚(LVH),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彭志坚李继锋章少波蔡建生林炳钦许锦叶
关键词:高压氧高血压左室重构
体外反搏对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彭志坚蔡建生侯存月黄俊益罗志雄
磷酸肌酸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磷酸肌酸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与治疗组(20)。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后采用磷酸肌酸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术后1h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STR)、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sumSTR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PCI后4周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LVEF均比3d时有明显改善(P<0.05),4周时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术期静脉应用磷酸肌酸注射液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左心功能。
彭志坚蔡建生章少波李继锋聂明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心功能磷酸肌酸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COPD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COPD病人 113例 ,未合并肺心病者 46例为B组 ,合并肺心病者 67例为C组。正常健康人 40例为A组。全部病例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和FEV1。结果纤维蛋白原 :B组显著高于A组 ;C组显著高于B组 ;FEV1:C组显著低于B组 ;纤维蛋白原与FEV1的关系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COPD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
温文川黄林锋蔡建生董仁寿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COPD肺通气功能FEV1肺心病负相关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了解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高凝状态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有效的降纤、抗凝治疗,是否有利于改善肺心病患者肺功能。方法:将7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同时采用氯吡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性治疗,39例)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39例),另设一健康人组。治疗前后同步检测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和肺功能(FEV1),并与32例同龄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分别与健康组比较,Fb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PT、APTT、TT和FEV1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此两组间上述指标无差别(P>0.05);②治疗组(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氯吡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后较治疗前Fb显著降低(P<0.01),PT、APTT、TT和FEV1显著升高(P<0.05);③对照组治疗前后PT、APTT、TT、Fb各项指标略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FEV1)有改善(P<0.05);④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检测指标的比较,PT、APTT、TT、Fb和FEV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其血液呈高凝状态,肺功能明显下降;②常规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抗凝、降纤治疗能有效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的高凝状态,同时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肺心病治疗效果。
黄林锋蔡建生叶志华曾昭孟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肺功能
汕头地区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汕头地区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对高血压患者290例与健康者110名行颈动脉检测。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随高血压程度加重而增厚(P<0.01),颈动脉血管内径随高血压病情加重而扩大(P<0.01);高血压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早期检测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和指导治疗。
蔡建生林炳钦彭志坚郑则平黄俊益罗志雄李继锋章少波
关键词:高血压超声心动描记术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心绞痛缺血预适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64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n=32)及B组(n=32):A组为常规药物治疗;B组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结果,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耐量、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运动耐量、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提高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缺血阈值,增加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
彭志坚蔡建生李继锋章少波
关键词:心绞痛曲美他嗪缺血预适应
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7.5%;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72.5%和55.0%,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李继锋蔡建生彭志坚聂明卿
关键词:体外反搏不稳定型心绞痛
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李继锋蔡建生彭志坚聂明卿
202例冠心病心功能(心阻抗图法)测定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通过202例冠心病与52例相关年龄的正常人无创心功能(心阻抗图法)检测对照,结果AG无心衰、伴心衰、AMI、OMI等各组绝大部分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特别是PEP/LVET比值的改变与左室功能受损程度有关,本组AG无心衰时其比值为0.26±0.07,AG伴心衰时比值明显增高,达0.52±0.12,死亡病例其比值全部超过0.66。当AMI患者EF<0.30时,其死亡率明显增高,且与PEP/LVET比值密功相关。所以,无创心功能检查应作为冠心病常规监测项目之一。
董仁寿蔡建生
关键词:冠心病心功能心阻抗
全文增补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