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宏

作品数:43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电子束CT
  • 11篇X线
  • 7篇血管
  • 6篇肿瘤
  • 6篇病变
  • 5篇X线诊断
  • 4篇心肌
  • 4篇影像
  • 4篇造影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卵巢
  • 4篇灌注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心肌梗塞
  • 3篇影像学
  • 3篇再灌注
  • 3篇外瘘
  • 3篇胃癌

机构

  • 39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2篇苏宏
  • 26篇黄伟
  • 17篇陈君坤
  • 16篇卢光明
  • 9篇张宗军
  • 8篇李峰
  • 6篇袁立友
  • 5篇沈天真
  • 5篇赵艳娥
  • 5篇王大勇
  • 5篇陈自谦
  • 5篇陈星荣
  • 5篇梁泉
  • 5篇郑宁
  • 4篇冯晓源
  • 3篇胡秋菊
  • 3篇常双会
  • 3篇鞠兵
  • 3篇刘锦霞
  • 3篇王修来

传媒

  • 7篇医学研究生学...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束CT血管造影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和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电子束CT血管造影表现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 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行 3mm薄层连续容积扫描 ,使用MIP和SSD三维血管重建。结果 :食道下端静脉曲张 9例 ,胃底贲门静脉曲张 13例 ,肝门静脉曲张 6例 ,脾门处脾静脉扭曲扩张 11例 ,2例脾肾静脉自发分流 ,3例附脐静脉开放 ,2例肝硬化合并肝癌。结论 :电子束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TIPSS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饶敏苏宏陈自谦黄伟袁立友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血管重建
贲门区正面观诊断早期贲门癌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报道29例病理证实的早期贲门癌,着重讨论胃双对比造影贲门区正面观对诊断早期贲门癌的重要作用。详细叙述了贲门区正面观的显示方法,对其正常X 线表现及早期癌肿征象进行了分析。强调摄片体位与透视下动态观察钡剂流动是正确应用该方法的关键。认为贲门区正面观以双对比像显示率高,正常形态恒定,局部结构表现异常清晰,极易发现微小病变。将其作为胃双对比造影常规摄片体位可明显提高贲门早期癌肿的诊断水平。
苏宏陈君坤袁允帮黄伟张瑞忠宋兆琪
关键词:贲门癌
胃双重造影诊断浅表型(Ⅱ型)早期胃癌
1995年
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型(Ⅱ型)早期胃癌39例。其中Ⅱ_a型7例,Ⅱ_b型5例,Ⅱ_c型23例,Ⅱ_e+Ⅱ_c型4例。主要X线表现为①浅表隆起,表面凹凸不平,边缘分叶状;②多个大小不等结节状隆起呈簇状聚集,形态固定;③浅表糜烂呈淡薄钡湖影,形态不规则,底部不平整;④胃小区破坏,胃小沟中断,局部结构异常紊乱;⑤病变区邻近胃壁僵硬,伸展受限,轮廓线毛糙;⑥粘膜皱襞不规则纠集,尖端突然变细,中断或杵状增粗。对各亚型早期胃癌的X线鉴别诊断及X线检查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掌握正确的胃双重造影技术,并与粘膜法、充盈法和加压法联合应用,同时重视透视下跟踪观察钡剂流动,发现异常及时摄点片的方法,才可能获得优质的双对比造影片,清晰显示病变细微变化,提高该型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
苏宏沈天真陈星荣
关键词:胃双重造影X线诊断
犬急性心肌梗塞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复制犬急性心肌梗塞模型8只,分别进行MRI增强前后扫描,并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提示:平扫T2W心梗区信号强度明显增高。增强后T1WI早期心梗区不均匀增强,以周围区强化明显,中央区呈相对低信号。随增强时间延长,中央区信号强度渐高,30min后与周围区融合成片状。TTC心肌染色梗塞灶大小形态与MRI表现相同。心肌含水量测定证实梗塞心肌含水量较正常心肌含水量显著增高。
苏宏冯晓源沈天真沈天真陈君坤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NMR成像
电子束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髁突外伤患者 11例 ,均给予临床检查、摄X线片、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 ,评估髁突骨折的类型及骨折移位程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结果 :EB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的特点 ,其三维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 ,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情况 ,正确地显示髁突骨折及其类型。 结论 :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客观地提供髁突骨折的所有特征 ,将两种以上重建方法结合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和反映骨折线走向、碎骨片的移位 ,提高了髁突骨折的诊断和显示率 ,降低了误诊率 。
杨震寿柏泉郑洪孟兆业董震苏宏张宗军黄伟
关键词:电子束CT髁突骨折EBCT三维图像重建临床分型骨折移位程度
电子束CT对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63例,年龄16~71岁。采用Imatron C-150L型EBCT平扫及增强。结果 (1)良性肿瘤27例;(2)...
苏宏郑宁黄伟刘锦霞陈自谦卢光明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样病变
文献传递
电子束CT血流序列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1998年
目的:探讨血流序列(FLOW)在影像诊断和血流动力学分析上的独特作用,评价电子束CT(EBCT)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BCT以FLOW对11例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结果:11例患者共发现原发畸形27处,其中室间隔缺损9例,房间隔缺损2例,大动脉转位4例,右弓右降3例,三尖瓣闭锁1例,肺动脉瓣狭窄7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论:EBCT对先天性心脏病病变程度较重、低血流的血管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黄伟陈君坤苏宏李峰王大勇
关键词:电子束CT先天性心脏病
EBCT脑血管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2001年
张宗军陈君坤黄伟苏宏
关键词:EBCT脑血管成像脑血管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再灌注的MRI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再灌注的MRI实验研究苏宏冯晓源沈天真陈君坤陈星荣随着心血管介入放射学的迅速进展,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流再灌注成功率明显提高,其对于降低AMI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1]。准确判定AMI溶栓治疗后有无血流再灌注,对评价临床疗效及...
苏宏冯晓源沈天真沈天真陈君坤
关键词:心肌梗死AMI心肌再灌注NMR
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在正常体重指数患者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择正常体重指数且临床拟诊冠状动脉疾病者60例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将60例分为两组:常规管电压扫描组(A组)和低管电压扫描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120 kV管电压扫描,B组采用100 kV管电压扫描,然后对两组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NR)、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A组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回旋支(CX)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7±0.50)分、(3.80±0.48)分和(3.73±0.52)分,B组RCA、LAD、CX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0±0.63)分、(3.53±0.60)分和(3.50±0.57)分,P值均>0.05。两组图像CNR分别为(20.33±5.14)和(21.56±5.6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5)。A组和B组的CTDIvol分别为(62.24±10.12)mGy、(36.50±8.45)mGy(t=10.7,P<0.05),ED分别为(17.63±3.75)mSv、(10.03±2.23)mSv(t=9.55,P<0.05)。结论DS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明显降低正常体重指数受检者所受辐射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赵艳娥张龙江周长圣苏宏黄伟顾海峰朱正庭卢光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