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浪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髓核
  • 4篇髓核细胞
  • 4篇椎间盘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退变
  • 3篇椎间盘退变
  • 3篇细胞
  • 3篇分化
  • 2篇蛋白
  • 2篇受体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TOLL样受...
  • 2篇成骨
  • 2篇成骨分化
  • 2篇大鼠骨髓

机构

  • 9篇江苏大学附属...
  • 7篇江苏大学
  • 1篇扬州大学医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胡浪
  • 6篇黄永辉
  • 5篇张志坚
  • 5篇李大鹏
  • 3篇王晓光
  • 2篇陈奇
  • 2篇张锋
  • 2篇徐晓峰
  • 2篇江潮
  • 2篇吴燕
  • 1篇徐敏
  • 1篇陆晓峰
  • 1篇卞晓星
  • 1篇包卿
  • 1篇李巧玉
  • 1篇陈波
  • 1篇胡昌龙
  • 1篇左华
  • 1篇王存祖
  • 1篇袁志诚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对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状况,探讨完全保留与非保留残端重建PCL对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PCL损伤的患者中20例行不保留残端自体绳肌单束重建术(非保留残端组),20例行完全保留残端自体绳肌单束重建术(完全保留残端组)。通过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CPM机等速测试膝关节本体感觉,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状况。结果40例均获随访,时间6~24(15.6±4.94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膝关节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在3个不同的膝关节复位角度下,非保留残端组患侧膝关节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保留残端组患侧膝关节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侧膝关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在3个不同的膝关节复位角度下,两组患侧膝关节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患侧膝关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保留残端重建PCL能够可靠地恢复膝关节的本体感觉,且早期恢复效果优于非保留残端重建PCL。
左华黄永辉胡浪李勇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本体感觉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温敏性壳聚糖(TCH)为载体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针刺法建立SD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4周后核磁共振下观察退变效果。体外培养BMSCs,并用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转染使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荧光标记。将椎间盘退变的SD大鼠分成4组,实验组A组使用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移植入退变的椎间盘中,B组和C组分别使用BMSCs+TCH凝胶和b FGF+TGF-β1+TCH凝胶,对照组D组使用PBS缓冲液。继续培养4周后核磁共振观察各组椎间盘的修复情况。HE、Masson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椎间盘结构。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髓核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移植注射的BMSCs能在椎间盘中生长,呈类髓核分化。核磁共振结果显示:A组髓核信号明显高于其他3组,B组高于C组,D组髓核信号最低,硬脊膜受压,脊髓呈串珠状改变,各组间Pfirrmann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Masson染色显示:A组椎间盘结构完整,髓核细胞数量优于其他3组,髓核和纤维环界限清楚,B组髓核数量多于C组,B组纤维环未见断裂,而C组可见断裂的纤维环,D组髓核细胞被杂乱的纤维组织取代。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显示:A组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的表达最高,B组优于C组,D组表达最低(P<0.05)。而Ⅰ型胶原的表达在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的BMSCs在退变椎间盘中能够存活,呈类髓核分化。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对退变的椎间盘具有明显修复作用。BMSCs+TCH凝胶治疗退变椎间盘的效果优于b FGF+TGF-β1+TCH凝胶但低于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
江潮李大鹏张志坚束浩明胡浪李正南黄永辉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腺病毒椎间盘退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髓核细胞功能的逆转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退变髓核细胞(dNPCs)的营养修复作用。方法针刺抽吸法制备SD大鼠退变椎间盘动物模型,分离培养髓核细胞(NPCs)及BMSCs,并将BMSCs和dNPCs分别复合藻酸盐后等比例接种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上下室中进行体外非直接接触共培养作为实验组,单纯NPCs和dNPCs分别复合藻酸盐后作为阳性及阴性对照组。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选取合适细胞复合藻酸盐在共培养体系中培养7 d后回收各组NPCs,对回收细胞的CollagenⅠ、Ⅱ和Aggrecan行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RT-PCR检测CollagenⅡ、SOX9和Aggrecan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7 d后,RT-PCR检测结果显示BMSCs+dNPCs组的CollagenⅡ、SOX9和Aggrecan的mRNA表达接近NPCs组,但明显高于dNPCs组(P均<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MSCs+dNPCs组的CollagenⅡ和Aggrecan含量接近甚至超过NPCs组,但明显高于dNPCs组(P均<0.05);CollagenⅠ含量与NPCs组相近,但明显低于dNPCs组(P<0.05)。CollagenⅡ和Aggrecan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BMSCs+dNPCs组和dNPCs组胞质都被染成红色,在核周围着色较深,BMSCs+dNPCs组胞质着色范围及核周围深染范围明显大于dNPCs组。结论在Transwell非直接接触共培养条件下,BMSCs能够促进dNPCs外基质的表达,提示BMSC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dNPCs的功能。
胡浪李大鹏张志坚王晓光包卿张锋黄永辉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髓核细胞藻酸盐
正常及退变髓核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方向分化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离培养SD大鼠退变髓核细胞(degenerative nucleus pulposus cells,dNPCs)、正常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通过Transwell非直接接触体外共培养方法比较dNPCs和NPCs对BMSCs诱导作用。方法:针刺抽吸法制备SD大鼠退变椎间盘动物模型,取正常及已退变的生长良好的第2代NPCs及生长良好的第3代骨BMSCs,将dNPCs或NPCs等比例与BMSCs分别复合藻酸盐接种于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进行体外非接触共培养(上室接种BMSCs,下室接种dNPCs或NPCs作为dNPCs共培养组和NPCs共培养组)7 d后回收上室BMSCs。单独NPCs和单独BMSCs培养组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对各组Ⅱ型胶原(collagenⅡ)和多功能蛋白聚糖(aggrecan)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collagenⅡ和aggrecan的mRNA表达在两共培养组均有较高表达,但NPCs共培养组较dNPCs共培养组更加接近单纯NPCs组,而单纯BMSCs组未见明显表达;collagenⅡ和aggrecan的蛋白表达量在两共培养组中均较高,但NPCs共培养组较dNPCs共培养组更加接近单纯NPCs组,而单纯BMSCs组未见明显表达。结论:在Transwell非直接接触共培养条件下dNPCs和NPCs均能诱导BMSCs向髓核方向分化,并且NPCs对BMSCs向髓核方向分化的诱导作用更加明显。
胡浪李大鹏黄永辉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髓核细胞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表达被引量:9
2017年
背景:采用生长因子等生物学方法修复退变椎间盘是目前椎间盘退变治疗的研究热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促进髓核细胞增殖、促进功能性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但其机制仍未阐明。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髓核细胞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表达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髓核细胞,取第3代细胞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0,20,50,100,200μg/L)进行刺激,采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表达。100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作用于髓核细胞,采用Western-blot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并通过LY294002的应用检测PI3K/Akt通路的抑制对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质量浓度增高,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00μg/L)能显著促进p-PI3K和p-Akt的表达(P<0.01),而LY294002能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促进作用(P<0.01);(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00μg/L)能促进髓核细胞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表达(P<0.01),而LY294002能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表达的促进作用(P<0.01);(3)因此认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髓核细胞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表达。
李大鹏吴燕岳佳伟王家伦胡浪黄永辉
关键词:椎间盘退化蛋白聚糖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髓核细胞聚集蛋白聚糖
Toll样受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TLR)不同亚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的影响。方法 分离纯化SD大鼠BMSCs,传代扩增。免疫荧光分析检测CD44、CD105、波动蛋白(Vimentin),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14、CD29、CD95、CD4和人白细胞抗原(HLA)-I等标志物。将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LR-3激活组和TLR-4激活组。后两组分别以聚肌胞苷酸Poly(I:C),1 mg/L)和脂多糖(LPS,10μg/L)激活。成骨诱导培养液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I型胶原(Collagen-I)和骨钙素(Osteocalcin)的表达,并定量分析。在培养的第10、14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P)及茜素红染色。结果 全骨髓培养法提取到BMSCs,免疫荧光显示CD44、CD105、Vimentin阳性。流式细胞术显示CD29、CD95、CD44、HLA-I阳性,CD14、CD34阴性。Collagen-I和Osteocalcin的蛋白表达量依次为,TLR-4激活组〈TLR-3激活组〈空白组。3组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TLR-3激活组染色程度最强,空白组和TLR-4染色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TLR-3和TLR-4均能促进大鼠BMSC向成骨细胞(OB)分化。TLR-4作用更明显。在OB矿化过程中,TLR-3起促进作用,TLR-4则起抑制作用。
徐晓峰王晓光陈奇张志坚胡浪
关键词:TOLL样受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腺病毒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对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2014年
目的体外观察和检测腺病毒AdCMV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BMSCs,用AdCMV-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AdCMV-VEGF感染大鼠BMSCs,MTT检测AdCMV-VEGF对大鼠BM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AdCMV-VEGF感染大鼠BMSCs后蛋白的表达量和BMSCs组、AdCMV-eGFP组、AdCMV-VEGF组细胞的VEGF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成功培养了BMSCs。与BMSCs组和AdCMV-eGFP组比较,AdCMV-VEGF组的VEGF蛋白表达较多。结论成功获得大鼠BMSCs,且AdCMV-VEGF成功转染大鼠BMSCs,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有用的参考。
张锋李巧玉陈波袁志诚胡昌龙胡浪张志坚
关键词:腺病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外伤性脑损伤模型中TSPO的表达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外伤性脑损伤(TBI)模型中损伤脑组织线粒体膜18kDa转运蛋白(TSPO)表达变化。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轻型和重型TBI组;轻型和重型又均分0、12、24h和3、7d五组。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TBI模型。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伤侧脑组织TSPO蛋白和mRNA含量。结果 TSPO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表达较少。与正常组相比,轻型和重型TBI组损伤后TSPO表达明显增加,轻型组在24h达到高峰,重型组在12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7d仍有高表达(P<0.01);重型组表达多于轻型组(P<0.01);TSPO mRNA结果与Western blot基本一致。结论 TSPO在TBI脑组织中表达增多,与损伤严重程度及伤后时间相关。
包卿卞晓星王存祖陆晓峰徐敏胡浪
关键词:脑损伤
Toll样受体亚型在干细胞成骨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过程各阶段,不同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亚型的作用。[方法]利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SD大鼠BMSCs,传代扩增,免疫荧光分析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4、CD105、Vimentin的表达并进行细胞鉴定。选取活力好的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TLR-3激活组和TLR-4激活组,均以成骨诱导培养液在相同的环境下培养。Westernblot法检测Collagen-I和Osteocalcin的表达,观察干细胞向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分化。于培养10、14 d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果。[结果]细胞表面抗原CD44、CD105、Vimentin呈阳性。Collagen-I和Osteocalcin的蛋白表达依次为,TLR-4激活组>TLR-3激活组>空白组。3组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TLR-3激活组强度最高,TLR-4激活组和空白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在BMSC成骨过程中,不同TLR亚型在不同的阶段起作用,TLR-3和TLR-4均可在BMSCs向OB分化过程中起促进作用,TLR-4的效果更明显。在OB成熟矿化为骨细胞的过程中,TLR-3起促进作用,而TLR-4则起抑制作用。
王晓光陈奇徐晓峰张志坚胡浪
关键词:TOLL样受体成骨分化矿化
IGF-1促进髓核细胞Aggrecan及Col-2的表达及其机制
李大鹏黄永辉吴燕江潮胡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