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惠闵

作品数:88 被引量:972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5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3篇教育
  • 37篇教师
  • 20篇师专
  • 20篇课程
  • 20篇教师专业
  • 17篇教师专业发展
  • 16篇教研
  • 12篇教学
  • 10篇教育课
  • 10篇教育课程
  • 9篇课程改革
  • 9篇教师教育
  • 7篇基础教育
  • 6篇学校管理
  • 6篇教师教育课程
  • 5篇小学教师
  • 5篇个案
  • 4篇幼儿
  • 4篇指向
  • 4篇师范

机构

  • 84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上海市教育委...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黄山学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85篇胡惠闵
  • 6篇陈桂生
  • 5篇汪明帅
  • 3篇黄向阳
  • 3篇陈国明
  • 3篇王艳玲
  • 2篇崔允漷
  • 2篇陈玲玲
  • 2篇钟启泉
  • 2篇谢赛
  • 2篇周坤亮
  • 2篇王建军
  • 2篇邵玉茹
  • 1篇许筱英
  • 1篇贺晔
  • 1篇王建磐
  • 1篇唐玉光
  • 1篇夏寅
  • 1篇陈群波
  • 1篇殷玉新

传媒

  • 28篇全球教育展望
  • 8篇教育发展研究
  • 6篇上海教育科研
  • 6篇当代教育科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基础教育课程
  • 2篇开放教育研究
  • 2篇课程.教材....
  • 2篇中小学管理
  • 1篇班主任
  • 1篇教育科学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基础教育研究
  • 1篇高等师范教育...
  • 1篇中国民族教育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学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个案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应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问题在于,学校如何围绕“兴趣”开发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凸显学校特色值得研究。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简称“打一”小学)以兴趣小组活动为突破口研究学生的兴趣,进行了长达20年的探索,这个过程折射出很多学校面临的同质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邵玉茹胡惠闵
关键词:兴趣小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个案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
该项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所确定的个案研究对象是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该校从1990年以来,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一系列不间断的学校管理改革.该项研究通过访谈、现场观察、阅读文献资料以及直接参与学校活动等方式...
胡惠闵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管理学办学价值观教师评价制度
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策略思考被引量:8
2007年
对学校管理者来说,立足于学校本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思考如何从整体上形成一套行动策略。本文提出,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策略包括形成"压力圈"、建立平等的交流渠道、形成教师反思机制、构建以"诊断-改进"为主旨的教师评价制度、引进大学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五个方面。
胡惠闵
关键词: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被引量:17
2004年
胡惠闵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教学评价
从课堂提问看学习机会的公平——基于Z市初中生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学习机会的公平是课堂教学过程公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重大项目"中国学校课程与教学调查"的数据,从课堂提问的客观情况即学生被提问的频率、学生的主观感受即提问的叫答情况以及二者的对比等方面探究教学过程中学习机会的公平。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课堂中学生答问机会的不公平客观存在;问题设计难度偏大;类型单一导致提问指向特定群体;教师的叫答方式是答问机会公平实现的关键。建议教师提问的问题适宜且选择合理的叫答方式;了解学生多方面的差异,兼顾公平与效率;教学设计与反思增加"公平"视角;灵活切换,打破教学方式的定势。
郝亚迪胡惠闵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育公平
中国师范教育:1981—1996被引量:7
1996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先后召开的四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都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一定时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1980年召开的全国第四次师范教育会议,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跨入一个全面发展与改革的新阶段。从那时起,我国师范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师资与培训师资并举的大师范教育格局开始形成。由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构成的师范教育系统比较健全,师范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与中国特色日趋明朗。兹值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即将隆重召开之际,回顾我国在1981—1996年间师范教育的发展进程,实事求是地探讨我国师范教育的思路,对于在世纪之交迎接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把一个更为健全与成熟的师范教育体系引入21世纪,或许有一定的意义。
陈桂生胡惠闵王鉴君
关键词:中国师范教育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师师范教育体系师资培养学历补偿教育
如何在教研组活动中运用教师反思机制被引量:13
2003年
如何在中小学教研组活动中引入教师反思机制是当前教研组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本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学校教研组活动中教师反思机制的运用包括4个最基本的内容:树立反思的"镜子";使"照镜子"成为一种必须;确立反思的共同标准;注重教师实践行为的改进。
胡惠闵
关键词:教研组教研活动教师教研工作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教育实习改革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27
2011年
作为教师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习一直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美国教育实习变革的背景,引出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未来教师培养基地的现实基础;并以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院教师教育项目为例,解读了作为合作伙伴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未来教师实习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合作、实践和反思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胡惠闵汪明帅
关键词:教育实习
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改革——兼析现行《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被引量:5
1998年
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改革——兼析现行《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施良方胡惠闵王鉴君郭良菁自80年代以来,中等师范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建设和改革,成为我国师范教育花园里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由于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快速...
施良方胡惠闵王鉴君郭良菁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案综合课程选修课师范教育课程结构
个体特征和工作环境对教研员工作投入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被引量:8
2021年
本研究基于对我国华东地区1087名教研员的调查,考察了教研员的个体特征、工作环境、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四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个体特征与其他变量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工作环境(包括管理方式、职责分工、资源条件和人际关系)与教研员的工作投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自我效能感与教研员的工作投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教研员的自我效能感在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本研究建议相关部门要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条件以及重视开发自我效能感这一积极心理资源,以此促进和维持教研员积极的工作投入状态。
杨秀秀胡惠闵
关键词:工作环境教研员自我效能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