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鉴银

作品数:18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5篇水利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岩溶
  • 4篇石流
  • 4篇泥石
  • 4篇泥石流
  • 3篇水资源
  • 2篇地貌
  • 2篇地下河
  • 2篇地下水
  • 2篇需水
  • 2篇需水量
  • 2篇岩溶地区
  • 2篇岩溶泉
  • 2篇指标体系
  • 2篇水量
  • 2篇隧道
  • 2篇铁路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侵蚀
  • 2篇泥石流防治
  • 2篇流域

机构

  • 11篇西南师范大学
  • 7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铁道部第二勘...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8篇罗鉴银
  • 8篇谢世友
  • 5篇唐晓春
  • 4篇杨平恒
  • 2篇王稳地
  • 2篇李元庆
  • 2篇傅瓦利
  • 2篇蒋忠信
  • 2篇袁道先
  • 1篇夏凯生
  • 1篇扈志勇
  • 1篇苗建青
  • 1篇贺秋芳
  • 1篇柳素清
  • 1篇彭稳
  • 1篇徐茂其
  • 1篇况明生
  • 1篇刘会平
  • 1篇杨梅
  • 1篇徐晓琴

传媒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岩溶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水利学报
  • 1篇资源开发与保...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海峡两岸地理...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共品供给绩效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3
2007年
公共品的高效供给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环境收益也是节约型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日本为例研究了废弃物处理服务这种准公共品的市场化供给的绩效,并探讨了它对循环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探索性地建立了一个绩效系数,该绩效系数表明,日本10年来废弃物服务的绩效约提高了2倍。
苗建青罗鉴银
关键词:公共品供给循环经济评价指标
大巴山泥石流侵蚀作用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通过对大巴山泥石流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研究,从侵蚀机制的角度,将其分为坡面侵蚀、沟谷侵蚀、复合侵蚀三种基本的侵蚀类型,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在各类泥石流发育中所起的作用,认为:坡面侵蚀型泥石流的发育与植被关系最密切;沟谷侵蚀型泥石流的发育对暴雨的依赖性最大;复合侵蚀型泥石流的发育与沟岸的不稳定有很大关系。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巴山区各类泥石流的防治重点。
谢世友唐晓春徐茂其罗鉴银
关键词:泥石流
南昆铁路威红区段段家河流域地貌演化与水土流失被引量:1
1993年
在对段家河流域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该流域的地貌特征分析,认为目前段家河流域地貌演化正处于壮年期,是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的发育和活动的旺盛期;该流域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表土层的平均侵蚀模数为2 600t/(km^2·a)。根据流域各段水土流失的程度不同,对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分区。然后,进一步探讨了水土流失与流域地貌演化的关系。
唐晓春谢世友罗鉴银蒋忠信陈光曦
关键词:地貌演化土壤侵蚀
重庆市水资源供需预测及可持续利用
重庆市位于105°17′~110°12′E,28°09′~32°12′N 之间,面积8.24万km人口3072万,人口密度373人/km,其中城市人口1059.84万,城市化水平34.5%。因地处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多...
谢世友罗鉴银
关键词:水资源需水量
文献传递
泥石流防治的社会效益评估及其指标体系探讨被引量:5
1994年
该文给出了泥石流防治社会效益的定义,认为泥石流防治的社会效益主要由防灾保安效益、自然资源延续利用和各业持续发展效益以及减灾科技推广效益构成。然后,对泥石流防治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其他有关效益和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国内首次给出了较完整的泥石流防治社会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唐晓春罗鉴银谢世友王稳地柳素清汪凯
关键词:泥石流指标体系
泥石流防治的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该文给出了泥石流防治的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的定义,阐述了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的过程,并分析了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与其它有关泥石流防治效益之间的关系,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包括减灾效益、减洪效益和减沙效益三大部分,每种效益由若干指标构成。文章给出了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的指标体系,并对10种优化效益指标作了初步探讨。
罗鉴银唐晓春谢世友王稳地
关键词:泥石流自然地理环境
在线技术在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中的应用——以青木关地下河系统岩口落水洞至姜家泉段为例被引量:64
2008年
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野外自动化荧光仪、人工取样和放置活性炭的方法,对青木关地下河系统投放的示踪剂荧光素钠接收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姜家泉是青木关地下河系统的主要出口,岩口落水洞投放的示踪剂在姜家泉的回收量为93.9%,初现时间为33.3h,地下水最大视流速为222.2m/h,平均视流速为176.6m/h,众数视流速为172.1m/h,说明本试验段内地下径流为典型的紊流流态,岩溶含水介质极不均匀,可能有规模较大且无岔道的岩溶管道存在;(2)岩口落水洞与大木水窝泉、纸厂泉没有直接的水力联系,出口姜家泉与纸厂泉也无直接的水力联系;(3)野外自动化荧光仪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携带方便,大大节约了试验成本,在我国西南岩溶区的地下水示踪试验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杨平恒罗鉴银彭稳夏凯生林玉石
关键词:示踪试验
南昆线段家河泥石流减灾试验工程规划被引量:2
1993年
南昆铁路家竹菁隧道出口至放马坪垭口沿段家河下游盲谷一段线路,存在泥石流及河床淤涨两大潜灾。防治采用“节源”“开流”对策,即沿坡沿沟以控制泥石流的形成和泥沙入河,下游扩建人工河槽,束水冲沙,防止河床淤涨。减灾工程实施后,可进一步保证此段铁路当前及长远安全,并兼收巨大社会效益。
陈光曦严碧玉徐晓琴罗鉴银
关键词:泥石流减灾工程
岩溶地区开挖隧道对水资源的影响——以渝合高速公路隧道为例被引量:11
2006年
中梁山位于重庆市的近郊区,是净化城区污染空气,调节主城区气候环境的重要地带。渝合高速公路隧道横穿中梁山,破坏了地下水的循环过程,引起泉水和地表水的枯竭。水源枯竭面积7.2 km2。隧洞每年渗漏水量283.9万m3,有21个泉(井)受到影响,其中17个泉(井)完全干枯,有5口堰塘全年都无水可蓄。造成4个自然村、748户居民、2 247人失去了饮用水,143 hm2耕地失去灌溉用水。
罗鉴银傅瓦利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地下水
河流年径流量周期变化的分析——以长江上游主要河流为例
1989年
一、河流的基本情况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是长江上游的几条主要河流。其中金沙江的流域面积最大,达48余万km^2,流域内大部分面积为高原和山地;流域内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年降水量约750mm,河水除大部分为降雨径流直接补给外,还有少部分冰雪融水补给。
罗鉴银
关键词:河流年径流量
全文增补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