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微波辐射
  • 2篇骨密度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须癣
  • 1篇须癣毛癣菌
  • 1篇癣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肌酸激酶
  • 1篇血清乳酸
  • 1篇血清乳酸脱氢...
  • 1篇腰椎骨密度

机构

  • 6篇桂林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罗美芳
  • 5篇郭昆义
  • 5篇杨少华
  • 2篇黄熙
  • 2篇孔繁荣
  • 2篇黄苹
  • 2篇程培华
  • 2篇陈德华
  • 1篇张云
  • 1篇叶化
  • 1篇刘光俊
  • 1篇唐智生
  • 1篇汤希凡
  • 1篇周远京
  • 1篇雷迅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血清肌酸激酶 (CK)活性变化与康复治疗的关系。方法 :用酶动力法对 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2周后的血清LDH、CK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患者血清LDH活性于治疗后降低 ,治疗前 (2 2 9 77± 110 36U L)、后 (173 5 4± 4 7 5 8U L)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清CK活性于治疗后升高 ,治疗前 (10 9 6 3± 6 5 12U L)、后 (12 5 13± 87 90U L)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的血清LDH活性变化 。
张云汤希凡孔繁荣罗美芳郭昆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酸激酶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a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相关性,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82例,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41例,利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定其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分析比较两组的骨密度值。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病程:≤1年与>1年,腹肌肌力≤3级与≥4级骨密度值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对照组低,骨量减少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的构成比较对照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病程、腹肌肌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骨密度值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对骨密度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的关系不显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
杨少华唐智生刘光俊叶化孔繁荣郭昆义罗美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骨密度
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生物学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E-7250型2450MHz,输出功率20、40、60W的微波辐射对接种后的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情况进行实验室的观察。将接种的白色念珠菌的试管分别按不同的辐射时间、辐射次数接种为辐射10、15、20min;每一辐射时间段分为辐射1次、3次、6次、9次的组别。按设计分组辐射完成后,置27℃恒温箱内,观察30d后试管内菌落的生长情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生物学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输出功率60W的微波辐射,30d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情况:10min辐射1、3次为较旺盛生长(+++),辐射6、9次为少量生长(++)。15min辐射1次为较旺盛生长(+++),辐射3、6次为少量生长(++),辐射9次为微量生长(+)。20min辐射1次为少量生长(++),辐射3次为微量生长(+),辐射6、9次为很微量生长(±)。结论:60W,2450MHz的医疗常用微波辐射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辐射的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杨少华程培华陈德华黄熙郭昆义罗美芳黄苹
关键词:微波输出功率白色念珠菌
散焦二氧化碳激光照射对喉关节炎治疗的临床观察
2002年
杨少华雷迅罗美芳
微波辐射对几种常见表皮癣菌杀灭或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杀抑的效应。方法采用ME7250型、频率2450MHz的医用微波仪,分别以输出功率为20,40,60W的微波,辐射接种后的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实验室观察。将接种的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的试管,分别按不同的辐射时间、辐射次数分为辐射10,15,20min三大组;每一辐射时间档中分为辐射1,3,6,9次的组别。按设计分组辐射完成后,置27℃恒温箱内。30d后,观察试管内菌落的生长情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生物学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输出功率20W的微波辐射无明显的杀抑效应。输出功率40W的微波辐射10min,15min有抑菌的效应;辐射20min有较明显抑菌的效应。输出功率60W的微波辐射10min,有较明显抑菌的效应,辐射15min,20min显现杀菌效应。结论输出功率40W的微波辐射有抑菌的效应。输出功率60W、频率2450MHz的微波辐射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杀菌作用,效应随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杨少华程培华陈德华黄熙郭昆义罗美芳黄苹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微波辐射表皮癣菌须癣毛癣菌
复合脉冲电磁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对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32例患者进行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的改善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并与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经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后87.5%的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P<0.05。结论:应用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有效减轻疼痛,对患者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杨少华郭昆义罗美芳周远京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疼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