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小庆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水分平衡
  • 4篇水分
  • 4篇土壤
  • 4篇清代
  • 3篇气候
  • 3篇古土壤
  • 3篇鄂尔多斯高原
  • 3篇巴丹吉林
  • 3篇巴丹吉林沙漠
  • 2篇地下径流
  • 2篇灾害
  • 2篇针铁矿
  • 2篇植被
  • 2篇铁矿
  • 2篇铁锰结核
  • 2篇锰结核
  • 2篇径流
  • 2篇黄土
  • 2篇教学
  • 2篇教学内容

机构

  • 19篇陕西师范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罗小庆
  • 19篇赵景波
  • 8篇马延东
  • 6篇邵天杰
  • 2篇岳大鹏
  • 2篇陈宝群
  • 2篇周旗
  • 1篇董治宝
  • 1篇张冲
  • 1篇岳应利
  • 1篇周妮
  • 1篇刘秀铭
  • 1篇祁子云
  • 1篇楚纯洁
  • 1篇杜娟
  • 1篇马晓华
  • 1篇黄小刚
  • 1篇陈丽娟
  • 1篇陈志青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理教育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6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发生频次、等级、阶段、周期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清代发生霜雪灾害75次,平均每3.5a发生1次,其中轻度霜雪灾害13次、中度霜雪灾害53次、重度霜雪灾害9次,分别占灾害总数的17.3%、70.6%、12.1%。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在1644~1753年、1754~1783年、1784~1803年、1804~1863年、1864~1911年。第1、3、5阶段为霜雪灾害低发期,第2、4阶段是霜雪灾害高发期。霜雪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显示,研究区清代发生了两个霜雪灾害爆发期,代表了两次寒冷气候事件,分别发生在公元1764~1783年和1834~1863年。研究发现该区西部清代霜雪灾害主要为发生在冬季的强冷空气引起气温降至-6.4℃以下的强低温型霜冻灾害,东部地区主要是发生在秋季偏暖月份冷空气引起的气温降至0℃以下的弱低温型霜冻灾害。研究区清代霜雪灾害变化主要有40~45a的长周期,16~18a、11~15a的中周期和5~8a的短周期。该区的霜雪灾害发生周期可以作为霜雪灾害预防的参考依据。
罗小庆赵景波祁子云
关键词:小波分析鄂尔多斯高原
关中平原黄土中第1层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水分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关中平原西安地区和宝鸡地区调查和实验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区黄土中第1层红褐色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有效水含量、重力水分布、水循环和水分平衡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层古土壤CaCO_3与元素Sr迁移深度达到了4.2m,位于古土壤黏化层底界之下的风化黄土层发育厚度为2.2m,淋滤裂隙发育深度为3.9m,Fe_2O_3含量较高的红色铁质黏土胶膜迁移到了土壤黏化层底界之下约1m深处的黄土中,迁移到了4.2m深处的CaCO_3结核中方解石结晶良好。这些指标显示,在西安和宝鸡地区该层古土壤发育的最温湿阶段,土壤重力水带分布深度至少达到了4.2m,当时该区4.2m深度范围内土层水分充足,在植被生长季节和每年绝大部分时间里土层平均含水量一般为22%左右,在蒸发与植被吸收、树冠截留以及地表径流损失之后剩余的可利用有效水含量为14%左右,当时土壤水分充足,没有土壤干层发育,能够满足茂盛森林植被发育的需要。西安和宝鸡附近S_1古土壤发育时的最湿润时期土壤重力水带分布深度比现今大2m左右,土壤水是酸性的。在关中平原S_1古土壤发育时,土壤水分的收入量大于支出量,土壤水分为正平衡,土壤水循环正常,每年雨季一般有较多的水分通过土壤入渗补给地下水,这也是当时土层含水量高的原因。关中平原与洛川等地2003丰水年的重力水分布深度与含水量证实了S1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水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多项指标显示,在S_1古土壤发育的最温湿阶段,夏季风气团能够频繁越过秦岭山脉到达关中平原地区,秦岭南北均为亚热带气候,这表明当时秦岭失去了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分界线的作用。S_1古土壤发育过程经历了5万余年的漫长时间,在最温湿阶段之外的其它阶段,发育森林草原等植被是可能的。本项研究确定的土壤古水分水指标对国内外的研究有重要应用价值。
赵景波罗小庆刘瑞陈宝群岳应利
关键词:关中平原
西安周至渭河漫滩沉积特征与洪水变化被引量:9
2017年
揭示近120年来渭河周至段洪水发生特点与规律以及洪水产生原因。采用了野外考察、区域地貌对比法和激光粒度仪分析法。周至渭河ZZ1漫滩沉积剖面为近120年来形成的,剖面中的洪水沉积厚度为2.2 m,可以分为14层。该剖面中的河漫滩洪水沉积物粒径较下游明显大,以粗砂和中砂为主,仅在顶部30 cm厚度范围内以粉砂与粘粒成分为主。剖面中的粗砂含量一般在50%~65%之间,中砂含量一般在15%~30%之间。周至渭河河漫滩洪水沉积物粒径比下游显著大,指示该剖面沉积物形成时洪水动力强。该区渭河近120年来至少发生了14个洪水事件,这14个洪水事件漫滩洪水深度和洪水规模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第9次洪水>第5次洪水>第6次洪水>第4次洪水>第7次洪水>第3次洪水>第14次洪水>第8次洪水>第1次洪水>第10次洪水>第11次洪水>第13次洪水>第12次洪水>第2次洪水。西安周至ZZ1剖面洪水沉积指示的洪水事件主要是当时夏季风活动增强和年水量增加到了800~900 mm造成的。
赵景波罗小庆黄小刚马延东
关键词:粒度组成洪水事件洪水成因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区径流与地下水补给条件被引量:7
2016年
在全球高差最大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斜坡上发现了沙漠区罕见的因大气降水而产生的地表超渗径流、地表径流侵蚀、缓渗径流及因地下径流出露而产生的地表径流—风沙混合物理沉积与化学沉积(次生盐)。根据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化学分析和粒度分析等资料,研究了径流化学沉积物的矿物和化学组成、风积沙和径流—风沙混合物理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径流类型及沙山区水分平衡、降水对地下水与湖水的补给机制。超渗径流的出现表明,虽然该区降水量少,但存在能够为地下水提供补给来源的较强有效降雨过程。径流、径流—风沙混合物理沉积和化学沉积等六项科学指标从深层次上充分证明,该区降水通过入渗至少达到了沙山的下部,完全能够对地下水构成有效补给。细粒层相对的隔水性是该区地下径流出露于地表的原因。沙山区确实存在令人惊奇的水分正平衡,即在大气降水在经过蒸发和蒸腾等消耗之后,每年还有约134648.4 t/km^2水补给了地下水和湖水,成为湖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沙山区能够产生有效降水、植被稀少蒸腾量少、沙层入渗率高和沙层受蒸发影响深度很小是该区水分出现正平衡和大气降水能够补给地下水的四个条件,也是导致该沙漠区有众多湖泊发育的主要条件。
马延东赵景波罗小庆邵天杰岳大鹏周旗
关键词:地下径流巴丹吉林沙漠
陕西洛川L_1~S_4黄土-古土壤湿陷性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工程压缩实验方法,对陕西洛川坡头黄土剖面L1黄土至S4古土壤进行了湿陷性的测定.结果表明,2kg压力下L1~S4湿陷系数变化在0.002 ~0.091之间,S2古土壤及其以上层位都具有湿陷性,湿陷性土层分布深度为20m.L1和L2黄土分别为强湿陷性和中等湿陷,湿陷系数分别为0.071和0.056;S1古土壤上部和S2古土壤分别为弱湿陷和中等湿陷,湿陷系数平均分别为0.018和0.031.3kg压力下L4黄土及其以上层位都具有湿陷性,分布深度达到了28.6m.在L4黄土和其之上的层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重湿陷性.在洛川坡头剖面L3黄土之下的土层已不具有湿陷性,表明导致黄土湿陷的不稳定的土壤结构性孔隙在该层黄土及其以下已经受到了重力作用的破坏.洛川剖面在0~20m左右深度范围黄土湿陷系数、孔隙度和饱和度在垂向上随黄土与古土壤的交替呈波动变化规律,黄土层的湿陷性比古土壤湿陷性强,经受成壤作用弱的S2古土壤比经受成壤强的S1古土壤湿陷强,这是当时的冰期与间冰期成壤作用强弱不同造成的,也表明第四纪气候变化是导致黄土剖面湿陷性强弱变化、饱和度及孔隙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表明第四纪气候变化理论研究成果在黄土工程性质、工程性质产生原因和垂向变化规律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孔隙度与湿陷系数之间呈指数函数正相关关系,饱和度与湿陷系数之间呈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孔隙度与饱和度具有指示黄土湿陷性强弱的作用.
赵景波楚纯洁马延东罗小庆羽翔林王文芳周妮
关键词:黄土湿陷性气候变化
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风灾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利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清代的风灾。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清代发生风灾51次,平均每5.3a发生1次。其中轻度风灾16次、中度风灾34次、大风灾1次,分别占风灾总数的31.3%、66.7%、2.0%。研究区清代风灾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1644—1783年,发生风灾24次,平均每5.8a发生1次,为风灾频次居中的多发阶段。第2阶段为1784—1843年,发生风灾4次,平均每15a发生1次,为风灾频次最少的低发阶段。第3阶段为1844—1911年,发生风灾23次,平均每3.0a发生1次,为风灾频次最高的多发阶段。从清代早期到晚期,鄂尔多斯高原风灾频次呈上升趋势。鄂尔多斯高原清代有4次风灾爆发期,分别为公元1708—1710年、1851—1853年、1878—1884年和1908—1910年。在1878—1910年间有2次风灾爆发期,对应于中国东部和北半球的低温期。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风灾有6a左右的短周期和23a左右的长周期,其中23a的周期是第一主周期。该区风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强冬季风的活动,在气候寒冷期或干旱期发生频率较高。
罗小庆赵景波
关键词:清代风灾鄂尔多斯高原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区高含量薄膜水与水分平衡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实验分析,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呼和吉林湖东沙山、呼和吉林湖西沙山和伊利克敖包沙山斜坡上发现了高含量薄膜水和带状分布的灌木植被。分析表明:(1)沙山沙层中出现了含量在3%~5%之间、占据厚度为0.5~3.0 m之间的高含量薄膜水,并出现了一部分水分含量大于5%的重力水,这在极端干旱的沙山斜坡沙层中是非常少见的。(2)沙层中的含水量垂向分布与重力水的存在指示,在当年雨季末期,大气降水就完全能够通过沙层入渗达到2~4 m或更大深度,从而避免了蒸发作用的消耗,确保了沙层水分能够通过入渗向深层运移。(3)沙山沙层中高含量薄膜水和重力水的存在以及灌木植被带的发育充分证明,该区大气降水在经过蒸发与蒸腾消耗之后,仍有剩余的水分渗入地下,显示了沙山区沙层水分为明显的正平衡。高含量薄膜水的存在和带状植被的发育的表明大气降水至少是该区地下水和湖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4)沙山表层1~4 m深度范围有时存在含量大于5%的重力水,表明沙山表层水分运移动力很强。沙层入渗率高,沙层水受蒸发影响的深度小,利于大气降水向地下水的转化,这也是该区大气降水能够补给地下水的重要原因。
赵景波陈志青马延东罗小庆陈宝群邵天杰
关键词:水分平衡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表层径流的发现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在全球高差最大的巴丹吉林沙漠发现了沙山斜坡上的表层径流物理沉积及化学沉积、沙山洼地罕见的地表超渗径流和沙山底部泉水溪流.根据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入渗实验、含水量测定和粒度分析等资料,研究了表层径流化学沉积物的矿物和化学组成、物理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沙山区水分平衡、大气降水对地下水与湖水的补给条件和补给机制.超渗径流与表层径流的存在表明,该区存在能够为地下水提供补给来源的较强有效降雨过程.各种表层径流物理沉积与化学沉积、泉水溪流、超渗径流与含量为3~6%的重力水等8项科学证据十分可靠地从深层次上证明,该区降水通过入渗达到了沙山的底部,已经对地下水构成了补给.新生方解石和石膏等径流化学沉积物和灰黑色物理沉积物以及径流沉积扇形地演化的阶段性均指示该区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不是偶然的降水事件造成的,具有长期补给性.细粒层的隔水性是该区地下径流出露于地表的原因.沙山区具有一定有效降水能够提供水分补给源、沙层的高入渗率能够将大气降水快速转化沙层水、植被稀少蒸腾量少、沙层受蒸发影响深度小降低了蒸发对水分的消耗、沙层含有运移较快的重力水是该区水分出现正平衡和大气降水能够补给地下水的5个因素,这5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该区大气降水向地下水的补给机制,为地下水和湖泊提供了水分补给来源.本文对国内外沙漠区水循环、地下水补给条件、补给动力和补给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赵景波马延东罗小庆岳大鹏邵天杰董治宝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
西安蓝田S4古土壤剖面中针铁矿富集层与土壤古水分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野外调查与观察、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法,对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塬东端安村北约1km的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剖面(34°17′N,109°32′E)中第4层古土壤(S4)的铁锰结核样品进行了实验分析。整个S4古土壤风化剖面厚度为5.6m,粘化层的厚度为1.5m,在S4古土壤层下部5.0~5.6m深度范围发现了具有指示当时土壤水分含量、地下水富集、水分循环等作用的针铁矿(α-FeO(OH))与铁锰结核富集层。针铁矿呈褐黄色薄膜分布于土体表面。含针铁矿的铁锰结核呈黑褐色球形,电镜下主要呈颗粒状、球形和呈菊花形等形态。针铁矿和铁锰结核呈层分布在同一层位,形成于当时的地下水位附近。在铁锰结核样品中,针铁矿含量为0.9%~3.3%,粘土矿物伊利石含量为6.O%~15.5%,高岭石含量为2%~5%,石英含量为61.1%~66.6%,斜长石含量10%~16.4%,钾长石含量3.8%~6.O%。针铁矿与铁锰结核的发育和迁移深度指示,在西安蓝田安村附近S。古土壤发育时期,年降水量至少为900mm,且重力水分布深度达到了5.6m,5.6m深度范围内的含水量大于25%,在针铁矿和铁锰结核发育层位,含水量接近饱和。当时土壤水分含量很充足,土壤水分平衡为正,有较多水分补给地下水,适于茂盛森林植被发育。研究显示,组成铁锰结核的物质成分来自S4古土壤粘化层中高价铁锰氧化物迁移,并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降而发生还原和氧化聚集形成。
赵景波罗小庆刘瑞刘秀铭杜娟
关键词:针铁矿铁锰结核FE2O3水分平衡
西安地区S_4古土壤剖面中古水分指标与水环境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在西安蓝田安村黄土剖面S_4古土壤剖面中发现了具有指示当时土壤水分含量、地下水富集和水分循环的铁锰结核、针铁矿[α-FeO(OH)],在西安地区确定了风化淋滤黄土层和显著迁出了土壤黏化层的CaCO_3结核淀积层。针铁矿呈褐黄色薄膜分布于土体表面,含量可达3.3%。铁锰结核呈黑褐色球形,电镜下多呈结晶粒状,铁锰成分含量很高。针铁矿和铁锰结核富集层厚0.6m,形成于紧靠地下水的位置。通过研究提出了铁锰结核和风化淋滤黄土层及CaCO_3结核淀积层可作为恢复土壤古水分含量的重要指标。针铁矿、铁锰结核和风化淋滤黄土层的形成以及CaCO_3结核与红色铁质胶膜的迁移深度指示,在S_4古土壤发育时期,西安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当时年平均气温为15~16℃,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mm之间。那时秦岭失去了亚热带与温带气候分界线的作用。在S_4古土壤发育时期,西安地区土壤重力水分布深度达到了3.3m,当时土壤水在经过蒸发与蒸腾消耗之后,3.3m深度范围内剩余的土壤平均含水量一般为25%左右,在针铁矿和与铁锰结核发育层位含水量接近饱和(50%左右)。当时土壤水分非常充足,水分循环正常,水分平衡为正,有较多水分补给地下水,适于茂盛森林植被发育。本文所确定的古含水量指标为国内外第四纪土壤含水量、水分存在形式与水循环研究提供了标准和方法。
赵景波马延东罗小庆邵天杰刘瑞
关键词:水分平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