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宇良

作品数:40 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活性
  • 5篇单胞菌
  • 5篇嗜水气单胞菌
  • 5篇气单胞菌
  • 5篇草鱼
  • 4篇液相色谱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色谱
  • 4篇色谱法
  • 4篇螯虾
  • 4篇相色谱
  • 4篇菊酯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红螯螯虾
  • 3篇多克隆
  • 3篇多克隆抗体
  • 3篇养殖
  • 3篇鱼类

机构

  • 40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安琪酵母股份...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作者

  • 40篇罗宇良
  • 7篇吴志新
  • 6篇陈昌福
  • 5篇贾丹丹
  • 5篇陈孝煊
  • 4篇林红
  • 4篇王敏
  • 4篇顾泽茂
  • 4篇王卫民
  • 4篇刘学芹
  • 3篇赵振山
  • 3篇闫海燕
  • 3篇黄锋涛
  • 3篇吴兵
  • 3篇刘立维
  • 3篇彭国祥
  • 3篇曹胜波
  • 3篇陈秀荣
  • 2篇高贵琴
  • 2篇吴清江

传媒

  • 9篇华中农业大学...
  • 8篇水利渔业
  • 4篇淡水渔业
  • 2篇新农业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畜牧兽医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2010年中...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2010年中...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7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8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点叉尾鮰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鉴定
本实验将纯化好的,从斑点叉尾鮰卵巢细胞增殖的斑点叉尾鮰病毒免疫四周龄BABL/C雌鼠,获得斑点叉尾鮰病毒粒子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抗体效价,同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血清中和试验检测所制备多克隆抗体的生物...
吴兵罗宇良王敏曹胜波王卫民陈龙黄锋涛刘学芹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ELISA
两种泥鳅不同核质关系下EST和MDH同工酶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3
1999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系统电泳方法分析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不同交配组合、不同核质关系下,胚胎发育阶段(0~145 h) 酯酶(EST) 和苹果酸脱氢酶(MDH) 同工酶的分化表达谱式。EST 同工酶随细胞质、细胞核不同及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个体发育谱式。以泥鳅卵子为细胞质环境的Ⅰ、Ⅱ两组,杂交组( Ⅱ) 的EST同工酶基因在受精后3 min 至原肠中期,雄核基因参与表达与调控。以大鳞副泥鳅为细胞质环境的Ⅲ、Ⅳ两组,各酶均以细胞质调控为主。MDH 同工酶在各组合及各个发育阶段均未表现出实质性差异,发现mMDH 为特异性酶谱。并具体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核质关系下同工酶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时空顺序。
赵振山吴清江熊传喜和法德高贵琴罗宇良
关键词:泥鳅大鳞副泥鳅酯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功酶
泥鳅苗种和成鳅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1988年
以常规施肥法培育泥鳅鱼苗,抑制大型枝角类,避免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每平方米放养500~650尾,成活率可达80%以上。在池塘和稻田中饲养成鳅,以常规的施肥投饲方法单养或混养,都取得较好效果。
陈光明林可椒庄振朋罗宇良肖建勋唐建国
关键词:泥鳅人工养殖技术苗种投饲方法施肥法枝角类
不同饵料蛋白质含量对红螯螯虾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1998年
在26~30℃水温条件下,经60d饲养,以增重率、成活率及饵料系数为指标衡量,红螯螯虾配合饵料蛋白质适宜含量为30%~35%。
吴志新陈孝煊罗宇良魏万权
关键词:饵料蛋白质含量红螯螯虾
黄鳝血液中阿苯哒唑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鳝血液中阿苯哒唑及其3种代谢产物(阿苯哒唑亚砜、阿苯哒唑砜、阿苯哒唑氨基砜)的残留。结果表明:选用C18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92 nm,样品经乙酸乙酯2次提取,以甲醇-冰乙酸-水为流动相,在浓度为0.1-20μg/mL的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检测限分别为0.02、0.03、0.05和0.05μg/mL,回收率78.20%-92.35%,重现性较好。
贾丹丹林红罗宇良
关键词:阿苯哒唑代谢物高效液相色谱法
寄生异育银鲫丑陋圆形碘泡虫的有效性研究
柳阳顾泽茂罗宇良
湖北、江苏团头鲂源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与药敏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对湖北、江苏两省的8个团头鲂主养区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性和药敏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嗜水气单胞菌在致病力和耐药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气溶素基因(aer)、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溶血素基因(hly)、抗金属蛋白酶基因(ast)、肠毒素基因(alt)在各菌株中的携带率分别为100%(8/8)、75%(6/8)、87.5%(7/8)、100%(8/8)、75%(6/8),仅E6、X22分别缺少ahp、alt基因和ahp、hly、alt基因;6株均携带上述5个毒力基因的菌株,其中有5株菌的溶血价和溶蛋白效价均达到最高的1:128,W25为1:128、1:64,E6和X22分别是1:64和1:64、1:32和1:64;上述6株菌的LD50值在5.0×105~1.0×106cfu/mL之间,E6和X22的LD50值分别为2.4×106cfu/mL和4.0×106cfu/mL;不同地区的嗜水气单胞菌对孢头菌素类、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高度不敏感,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呈现一定程度的耐药性;江苏省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四环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湖北省的分离株,而湖北省分离株对新生霉素的耐药性要高于江苏省的分离菌株。可以得出,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耐药性方面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陈婷婷杨永波杨东辉石炎袁改玲罗宇良王卫民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基因致病力药敏特性
久置Jaeger液对鱼类离体肠道运动的影响
2012年
实验发现久置鱼用生理盐水Jaeger液(一瓶避光放置3个月,一瓶避光放置5个月)对鲫、乌鳢及草鱼的离体肠道运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测比较新鲜配制的Jaeger液及久置的Jaeger液的成分发现:目测结合镜检没有发现有藻类存在;
张伟刘立维汤蓉张敏李大鹏罗宇良
关键词:肠道运动总磷接种培养水体污染絮状物
斑点叉尾鮰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斑点叉尾鮰卵巢细胞增殖斑点叉尾鮰病毒,然后将经过超速离心纯化的病毒免疫4周龄BABL/C雌鼠。每2周免疫1次,第4次免疫2周后,经眼眶采血,分离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抗体效价,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与病毒孵育试验检测所制备多克隆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为1∶25 6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同时与病毒的孵育试验证明该多克隆抗体具备中和活性,能够有效阻断斑点叉尾鮰病毒对细胞的感染。
吴兵罗宇良王敏曹胜波王卫民陈龙黄锋涛刘学芹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效价生物活性
嗜水气单胞菌对盐酸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获得与消失速率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从人工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患病鱼体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4个菌株对盐酸多西环素耐药性获得与消失的速率。结果表明:以25℃条件下培养72h为1代,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后,盐酸多西环素对A.hydrophila的最小抑制菌浓度(MIC)上升了31倍,MIC由0.05mg/L上升至1.56mg/L;而将已经获得高耐药性的菌株以穿刺法接种在不含药物的BHI(Difco)琼脂培养基中,以4℃条件下保存20d为1代,连续传代5次,供试菌株的耐药性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至第5次传代后,其MIC由1.56mg/L下降至0.10mg/L。
孟小亮陈昌福吴志新罗宇良
关键词:盐酸多西环素耐药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