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孝煊

作品数:139 被引量:1,112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5篇草鱼
  • 26篇螯虾
  • 18篇红螯螯虾
  • 15篇免疫
  • 13篇芽孢
  • 12篇银鲫
  • 11篇芽孢杆菌
  • 11篇细胞
  • 11篇菌群
  • 11篇肠道
  • 10篇克氏原螯虾
  • 10篇非特异性免疫
  • 9篇黄颡
  • 9篇黄颡鱼
  • 8篇单胞菌
  • 8篇多糖
  • 8篇气单胞菌
  • 7篇养殖
  • 7篇嗜水气单胞菌
  • 7篇免疫机能

机构

  • 137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广东省微生物...
  • 3篇深圳出入境检...
  • 2篇浙江万里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北京出入境检...

作者

  • 137篇陈孝煊
  • 90篇吴志新
  • 10篇袁军法
  • 9篇庞素风
  • 9篇冯雪
  • 9篇王艳
  • 8篇王树云
  • 8篇祝东梅
  • 7篇曲艺
  • 6篇杨倩
  • 6篇于艳梅
  • 6篇周金敏
  • 6篇李莉娟
  • 6篇夏君
  • 5篇岳刚毅
  • 5篇彭小云
  • 5篇李丽鹃
  • 5篇罗宇良
  • 5篇刘迁
  • 4篇周聪

传媒

  • 38篇华中农业大学...
  • 14篇淡水渔业
  • 14篇水利渔业
  • 12篇水生生物学报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2007年中...
  • 3篇水产学报
  • 2篇渔业致富指南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水产科技情报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内陆水产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苯尼考的药效学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氟苯尼考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都有作用,在水产养殖上应用广泛。综述了氟苯尼考在水产动物中的药效学、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氟苯尼考在水产病害防治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应用提供思路,促进我国水产品的安全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杨倩吴志新陈孝煊岳刚毅
关键词:氟苯尼考药效学药物动力学水产动物
草鱼和银鲫肠道产消化酶细菌的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检测了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的180株细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两种鱼肠道内可分泌胞外消化酶的细菌包括Aero-monas(气单胞菌属,Aer.)、Vibrio(弧菌属,Vib.)、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Pse.)四个种属的细菌,Aer.在其中占主要优势,45.71%的Aer.可分泌胞外消化酶。草鱼可分泌上述四种胞外消化酶的菌株共有33株,占肠道菌总数的36.67%;银鲫43株,占47.78%。产酶菌的分布上,草鱼中肠内产消化酶细菌数量显著多于前肠和后肠(P<0.05),前、中、后肠分别是6株、20株和7株;银鲫中肠和后肠数量差异不显著,前肠分布最少。草鱼分泌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分别有21株(23.33%)、10株(11.11%)、30株(33.33%)和16株(17.78%)。银鲫肠道内未检测到可分泌纤维素酶的细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菌株的数量分别是21株、37株和17株。可见鱼类肠道细菌对食饵消化有重要作用。
冯雪吴志新祝东梅王艳庞素风于艳梅梅小华陈孝煊
关键词:胞外酶
不同性别和生长阶段对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为研究性别和生长阶段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对来自虾塘的雌雄成虾肠道样品及来自实验室养殖的幼虾和成虾的肠道样品进行了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功能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其优势菌群在门水平上均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属水平上包括拟杆菌属(Bacteroidia)、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梭菌属(Clostridium)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等;但各优势菌群在个体间的丰度差异较大,且在成虾阶段趋于保守,属肠道常驻菌群。幼虾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显著高于成虾(独立样本t检验:P<0.05)。在门水平上,优势菌群较为一致,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成虾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高于幼虾,表明成虾分解食物和吸收营养的潜力更强。在属水平上,成虾和幼虾肠道中均存在大量的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拟杆菌属和氢噬胞菌属(Hydrogenophaga),这些菌属可以帮助机体进行多种营养代谢,成虾肠道中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菌群多于幼虾。PICRUSt功能预测显示,在克氏原螯虾肠道中,营养代谢功能相关的菌群相对丰度最高,而成虾肠道菌群代谢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显著高于幼虾。实验表明,在野外虾塘养殖下的克氏原螯虾的肠道菌群不论是在群落多样性、物种丰度还是菌群功能预测上,都未体现出性别间的差异,且肠道菌群的个体差异较大;但在不同生长阶段间,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丰度及功能都有显著差异,相比于幼虾,成虾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多种代谢功能升高。
谢梦琪张诗雨许荔立蒋飞袁军法吴志新吴志新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性别
“解毒活水素”对养殖池塘中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2016年
将"解毒活水素"定量施放在池塘养殖水体中后,定时检测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作为对照池塘的Ⅰ、Ⅲ和Ⅴ号池塘浮游植物的量为0.1~0.2mg/L,浮游动物的量为0.1~0.2mg/L;而试验池塘中经过2次施放后,浮游植物的量上升为0.4~0.6mg/L,浮游动物的量为0.2~0.5mg/L。浮游植物中绿藻、蓝藻、甲藻和金藻的数量虽然在施肥后数量有所上升,但是,上升的数量没有硅藻、裸藻和隐藻明显。3个试验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也较对照池塘有明显的上升。
陈昌福陈孝煊章仁荣章爱云
关键词:浮游生物种群
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运用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感染呼肠孤病毒的锯缘青蟹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和超微观察。石蜡切片结果显示:SsRV的侵染导致青蟹的肝胰腺、鳃、肠、心、胃和肌肉组织中产生明显组织病理变化,其中以肝胰腺、鳃组织和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最为明显,主要包括肝胰腺基底膜破损、肝细胞坏死,鳃腔堵塞,肠上皮细胞脱落,心肌与足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等病理变化。超薄切片结果显示:SsRV在肝胰腺、鳃、肠、心等组织广泛分布,说明SsRV组织嗜性广泛;SsRV可导致靶器官细胞核染色质凝结、电子密度增高、髓样小体和溶酶体产生、线粒体组织结构破坏和粗面内质网扩张变形等明显细胞病理学变化。
熊娟陈吉刚杨季芳陈孝煊
关键词: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组织病理超微病理
澳大利亚红螯螯虾体表切头虫(Diceratocephala sp.)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对共生于澳大利亚红螯螯虾体表的切头虫(Diceratocephalasp.)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时,虫卵经过25~30d孵化,再经过70~85d的生长达到性成熟并产卵。成虫通常固着在红螯螯虾触角和步足的基部、腹部的腹面边缘、额剑、口器等部位,不破坏虾卵。成虫、幼虫和虫卵均不存在于螯虾的鳃和鳃腔。
吴志新陈孝煊林娟娟
关键词:红螯螯虾
一种草鱼树突状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草鱼树突状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草鱼脾脏和头肾的分离:将草鱼麻醉致死,取出脾脏和头肾,去掉粘附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并浸泡;步骤2、草鱼脾脏和头肾单细胞悬液的制备:连续筛网过滤,获取...
陈孝煊周成翀吴志新李思思王辉郭道远
文献传递
益生菌对草鱼肝脏脂类代谢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调节
内质网应激的信号通路和关键蛋白主要以三种不同的机制介入细胞脂类代谢的过程中:(1)通过激活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SREBP)而影响脂类...
赵慧罗燕儿陈孝煊
关键词:草鱼嗜水气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脂肪肝信号分子
草鱼和银鲫肠道产消化酶细菌的研究
检测了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和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肠道中分离的180株细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两种鱼肠道内可分泌...
冯雪吴志新祝东梅王艳庞素风于艳梅梅小华陈孝煊
关键词:肠道细菌胞外酶
文献传递
黄颡鱼朗格汉斯细胞的鉴定及其功能基因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研究黄颡鱼朗格汉斯细胞的结构特点以及细菌感染对其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黄颡鱼免疫器官中朗格汉斯细胞进行鉴定,通过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到黄颡鱼朗格汉斯细胞的超微结构,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鲶爱德华氏菌感染后黄颡鱼免疫相关组织内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相关基因IL-1β、TNF-α、IL-10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黄颡鱼头肾和脾脏中具有朗格汉斯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记CD207蛋白,且黄颡鱼朗格汉斯细胞的结构与其他脊椎动物类似,即细胞质中大量的伯贝克颗粒围绕着中心粒呈放射状排列。在鲶爱德华氏菌感染后,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相关基因IL-1β、TNF-α、IL-10和TLR-4在黄颡鱼免疫器官内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上述结果表明,黄颡鱼含有朗格汉斯细胞,并且其可能参与了机体抗鲶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王辉李思思李思思许荔立吴志新陈孝煊
关键词:黄颡鱼朗格汉斯细胞荧光定量PCR超微结构免疫反应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