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蕾

作品数:68 被引量:406H指数:13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篇弧菌
  • 20篇病原
  • 14篇大菱鲆
  • 11篇养殖
  • 8篇单胞菌
  • 8篇泥鳅
  • 8篇病理
  • 8篇病理学
  • 7篇双重PCR
  • 7篇气单胞菌
  • 7篇霍乱
  • 7篇霍乱弧菌
  • 7篇副溶血弧菌
  • 6篇毒力
  • 6篇爱德华氏菌
  • 6篇RRNA基因
  • 6篇LAMP
  • 4篇毒力基因
  • 4篇三疣梭子蟹
  • 4篇水产

机构

  • 57篇淮海工学院
  • 13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江苏省海洋资...

作者

  • 66篇秦蕾
  • 38篇张晓君
  • 31篇阎斌伦
  • 30篇毕可然
  • 14篇秦国民
  • 13篇徐静
  • 13篇白雪松
  • 12篇王印庚
  • 9篇陈丽
  • 8篇张正
  • 6篇安贤惠
  • 4篇史成银
  • 4篇李联泰
  • 4篇高焕
  • 4篇姚东瑞
  • 4篇朱明
  • 4篇王伟霞
  • 4篇李福后
  • 3篇张涛
  • 3篇邴旭文

传媒

  • 6篇水产科学
  • 5篇渔业科学进展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3篇水产学报
  • 3篇淮海工学院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食品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海洋水产研究
  • 2篇科教文汇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病原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表型与分子鉴定被引量:25
2009年
从江苏连云港某养殖场养殖死亡的泥鳅肝脏、血液及腹水中分离出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对泥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采用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用PCR方法同时扩增其16SrRNA和gyrB基因,分析了16SrRNA和gyrB两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比较了两种基因在相似细菌的检测和鉴定能力;基于16SrRNA和gyrB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分离菌(LD081008B-1)所扩增的16SrRNA和gyrB基因序列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霍乱弧菌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且gyrB基因用于细菌种间鉴定更具优越性;16S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46bp(GenBank登录号:GQ205447),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207bp(GenBank登录号:GQ205452);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病原菌为弧菌属(VibrioPacini1854)的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具有蛋白酶、卵磷脂酶、淀粉酶、明胶酶及DNA酶活性,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分离菌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除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杆菌肽耐药外,对其它48种药物敏感或高度敏感。
邴旭文阎斌伦张晓君秦蕾毕可然
关键词:泥鳅霍乱弧菌RRNA基因
鱼类3种病原气单胞菌耐药状况分析及主要毒力因子检测被引量:9
2009年
测定了鱼类3种病原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对常用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3种病原气单胞菌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杆菌肽等5种药物表现了基本一致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多西霉素等3种药物存在敏感与耐药的种间差异性。3种病原气单胞菌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毒力因子检测表明,3种气单胞菌均具有酪蛋白酶、明胶酶、淀粉酶、脂酶、DNA酶活性,且均不具有脲酶活性;嗜水气单胞菌及维氏气单胞菌具有卵磷脂酶活性,但杀鲑气单胞菌不具有卵磷脂酶活性;3种供试菌均在含质量分数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
阎斌伦秦国民暴增海张晓君秦蕾毕可然
关键词:气单胞菌毒力因子
条斑紫菜褐斑病病原嗜冷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
2012年
2010年2—3月,江苏北部一海区养殖的紫菜出现褐斑病,主要症状为紫菜叶片表面出现大量褐色斑点。紫菜叶片经清洗匀浆后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从2216E培养基及褐藻酸钠固体培养基中分离出大量的优势生长细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明分离菌能够使紫菜叶状体出现褐斑并分解藻体。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等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球杆菌,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其中,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Blast检索,结果表明与嗜冷杆菌属细菌具有99%的同源性。综合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嗜冷杆菌。
陈丽白雪松张晓君秦蕾毕可然
关键词:紫菜褐斑病褐藻酸降解菌
异育银鲫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7
2013年
为鉴定引起异育银鲫发病的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细菌分离株,经动物回归试验证明为导致异育银鲫发病的致病原。对病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表型特征一致,而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也是与霍乱弧菌相聚类,两者16S rD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93%。综合表型特征与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株应归属于霍乱弧菌。血清型鉴定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株霍乱弧菌对喹诺酮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以及β-内酰胺类等药物敏感。
秦蕾徐静张晓君
关键词:异育银鲫表型特征药敏试验
三疣梭子蟹病原菌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分离患病三疣梭子蟹样本中的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及zobell2216E海水营养琼脂分离患病样本中的病原菌。采用细菌常规生化鉴定方法,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采用16SrR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进一步明确该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采用人工感染实验的方法,证明分离菌株是三疣梭子蟹致病病原菌。该菌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阳性,葡萄糖发酵型,在低于10 g/L的NaCl胨水中不生长。16SrRNA和gyrB基因与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同源序列具有99%的相似性。分离菌株对三疣梭子蟹有明显的致病性。需钠弧菌是引起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石桥镇九里村三疣梭子蟹严重死亡的病原菌。
毕可然梁立国阎斌伦高焕秦蕾张晓君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RRNA基因
病原性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双重PCR与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基因(empA、vah1、vah4、flaA、rtxA和tonB)目的条带,未扩增出virA和angM基因;针对vah4和rtxA设计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同一PCR反应体系可扩增出两条目的条带,灵敏度为2.4×103 CFU/ml,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以vah4设计引物进行LAMP扩增,病原鳗弧菌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呈现阳性反应,6株对照菌无阶梯状扩增条带且呈现阴性反应,LAMP扩增灵敏度为2.4×10~1 CFU/ml。LAMP检测灵敏度是双重PCR的100倍,LAMP技术与PCR比较,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不需昂贵仪器,LAMP检测鳗弧菌的方法更适合于养殖生产实际应用。
孙晶晶高晓建张晓君马丽娜阎斌伦白雪松赵佳铭毕可然秦蕾
关键词:鳗弧菌毒力相关基因双重PCR
条斑紫菜褐斑病原褐藻酸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2
2012年
对分离自条斑紫菜(Porphyrae yezoensis L.)褐斑病的1株能够分解褐藻酸的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Z2进行了致病性、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 S rRNA与gyr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能够使条斑紫菜出现红斑,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有动力,氧化酶阳性,严格需氧,生长需要Na+,大小约在(1.0~1.2)μm×(2.0~2.5)μm;其16 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通过Blast检索均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细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gyrB基因序列与产黑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同源性在99%,综合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 S rRNA和gyrB两种基因的分子鉴定,确认分离菌为假交替单胞菌,且初步认为其可导致紫菜发生褐斑病。
陈丽张晓君秦蕾毕可然
关键词:YEZOENSIS褐藻酸降解菌
迟缓爱德华氏菌对巨噬细胞生物效应的研究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杀鱼爱德华式菌)是淡海水养殖鱼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致病原.鱼类主要通过巨噬细胞参与对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炎症应答,迟缓爱德华氏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其致病过程中的重...
秦蕾毕可然高迎莉王兴强
关键词:迟缓爱德华氏菌巨噬细胞生物效应
养殖大菱鲆蟹栖异阿脑虫感染及其危害被引量:21
2005年
从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患病鱼体中分离出一种寄生性纤毛虫,通过活体观察、碳酸银法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学进行特征分析.经鉴定,该纤毛虫为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 Groliere & Leglise,1977),隶属于寡膜纲、盾纤目、嗜污科、异阿脑虫属.患病鱼常表现为静伏池底,体色变暗,活力弱,摄食差,生长减慢,并发生急、慢性死亡.最明显的特征是病灶部位变白,略有浮肿,触摸柔软.流行病学特征显示,在大菱鲆的苗期、养成期、亲鱼培育期均可发生纤毛虫感染,幼鱼期发生率较高,发病水温14~20℃,盐度12~40.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表明,病灶组织处以盾纤虫为主要入侵微生物,常伴有细菌存在,但没有发现病毒性细胞病变和霉菌等其他寄生生物.
王印庚陈洁君秦蕾
关键词:大菱鲆盾纤虫病组织病理学
副溶血弧菌的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副溶血弧菌gyr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的Tm为90℃,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表明该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所制作的实时定量PCR扩增标准曲线在2.06×108~2.06×103拷贝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能对副溶血弧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该方法检测时间从核酸抽提到结果分析仅需4~5h,且较传统方法敏感、操作简单,可用于针对副溶血弧菌的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检测及该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张晓君陈丽毕可然秦蕾秦国民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SYBR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