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鉴顺

作品数:19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骨折
  • 7篇骨盆
  • 6篇盆骨
  • 6篇螺钉
  • 6篇内固定
  • 6篇骨盆骨折
  • 5篇3D打印
  • 4篇固定术
  • 3篇腰椎
  • 3篇三维重建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髋臼
  • 3篇骨折固定
  • 3篇骨折固定术
  • 3篇关节
  • 3篇钢板
  • 3篇不稳定型骨盆...
  • 2篇导航模板
  • 2篇有限元

机构

  • 1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9篇王鉴顺
  • 10篇郭晓山
  • 4篇池永龙
  • 4篇吴爱悯
  • 4篇王向阳
  • 3篇吴新宝
  • 3篇徐华梓
  • 2篇杨明辉
  • 2篇曹奇勇
  • 2篇孙旭
  • 2篇吴宏华
  • 2篇倪文飞
  • 2篇王满宜
  • 2篇冯永增
  • 2篇朱仕文
  • 2篇胡炜
  • 2篇张睿
  • 2篇陈锴
  • 1篇吴立军
  • 1篇石成弟

传媒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2015年浙...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科机器人钉道智能规划系统及其方法
一种骨科机器人钉道智能规划系统及其方法,其获取由骨科机器人采集的骨折手骨的目标图;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所述目前图像中关于断裂骨骼隐含特征分布信息的充分表达,以此来进行推荐钉道的断裂骨骼区域图像生成,从而优...
陈其余郑淑智张雪王鉴顺
3D打印技术在股骨髁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48例股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采用Mimics软件进行骨折重建及复位,再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设计,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采用HSS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1.25±14.28)min,与对照组的(79.14±18.43)min比较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为(81.74±23.50)m L,与对照组的(106.80±22.75)m L比较明显减少,术中透视次数为(2.10±0.50)次,与对照组的(4.10±0.70)次比较亦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试验组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股骨髁间骨折能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透视次数,相对传统治疗方案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张睿楼溢桯陈锴王鉴顺郭晓山
关键词:3D打印股骨髁间骨折内固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3例;年龄为21~55岁,平均43.2岁。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B型12例,C型9例;髋臼骨折根据Letoumel-Judet分型:横形骨折11例,双柱骨折5例,后柱伴后壁骨折3例,前柱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5d,平均6.5d。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2l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术后骨盆骨折复位质量按照骨盆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5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1.O%;髋臼复位质量按照髋臼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5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为76.2%。骨盆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4.5周),髋臼骨折愈合时间为12.22周(平均15.5周)。末次随访时按照Majee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按照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8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为81.0%。3例伤后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均于术后4—6个月恢复正常。伤口感染2例,经2次清创术后感染得以控制。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等。结论准确诊断,合理、完善的术前规划,细致的手术操作,有效复位、手术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积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王鉴顺郭晓山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预后
3D打印技术辅助开展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3D打印作为一种全新诊疗手段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的1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术前均采用了3D打印技术构...
王鉴顺郭晓山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盆骨折术前计划3D打印
一种指导经椎弓根经椎问盘斜向腰椎螺钉三维打印导板的设计及其在三维打印腰椎模型上的实验验证
【目的】验证三维打印腰椎模型的精确度,设计经椎弓根经椎间盘斜向螺钉导航模板,并验证该模板指导置钉的准确度。【方法】从PACS系统中获得45例腰椎影像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以STL格式导出到Cura...
吴爱悯邵振轩翁万青孔祥杰王鉴顺蔡乐益倪文飞王向阳徐华梓池永龙
关键词:三维重建导航模板
文献传递
后上型髋臼骨折:一种特殊的髋臼骨折类型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报道一种特殊类型的髋臼骨折:后上型髋臼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7例手术治疗的后上型髋臼骨折病例资料。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啨和Postel评分判定临床效果,采用Matta的放射学标准判断影像学效果。结果 7例患者中,新鲜骨折5例,随访2.6-5.8 a、平均4.7 a,临床效果优3例、良2例,优良率100%;影像学结果均为优,优良率100%。陈旧骨折1例,随访3 a,临床效果优,影像学结果优。骨折翻修1例,随访3 a,临床效果差,影像学结果中。结论后上型髋臼骨折是介于后壁骨折和前柱骨折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重视髋臼骨折的影像学研究,做到正确分型,才能选择恰当的入路,得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进而取得优良的临床效果。
杨明辉吴新宝王鉴顺孙旭朱仕文曹奇勇吴宏华王满宜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器
三维重建虚拟置钉指导前路寰枢椎侧方关节螺钉内固定和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D打印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3D打印模型进行三维重建虚拟置钉指导前路寰枢椎侧方关节螺钉和齿状突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正常成人的寰枢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打印骨骼模型。首先模拟前路寰枢椎侧方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测量最内侧方角度、最外侧方角度,取平均值为侧偏角;最小向后角度、最大向后角度,取平均值为后偏角。再次模拟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测量侧偏角、后偏角。以三维虚拟置钉结果为参考,指导三维打印模型实验置钉,分别测量前路寰枢椎侧方关节螺钉、齿状突螺钉的侧偏角和后偏角,侧偏角和后偏角,与对应的影像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前路寰枢椎侧方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三维重建虚拟置钉测得左、右侧侧偏角平均分别为21.80°±3.97°、21.54°±4.04°,后偏角平均分别为29.34°±4.48°、28.90°±4.490°在3D打印模型中实验置钉测得左、右侧侧偏角分别为21.18°±4.95°、20.69°±4.40°,后偏角平均分别为28.88°±4.84°、28.22°±4.48°。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三维虚拟置钉测得侧偏角和后偏角平均分别为0.40°±0.86°、27.16°±3.38°。在3D打印模型中实验置钉测得侧偏角和后偏角平均分别为0.24°±0.85°、27.52°±3.64°。对比分析发现三维重建模型置钉数据与相应的3D打印模型实验置钉数据基本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运用3D打印模型可以进行CT三维重建模拟精确置钉指导前路寰枢椎相应的螺钉和齿状突螺钉内固定。这种术前模拟实验手术可以作为教学和临床应用参考。
翁万青田乃锋王鉴顺王胜王向阳徐华梓吴爱悯池永龙
关键词:骨钉
微创经皮交叉螺钉内固定治疗Day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6例Ⅱ型新月形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行后路经皮交叉螺钉治疗(A组),采用俯卧位下1~2枚髂骨后部螺钉和1枚骶髂关节螺钉交叉固定;2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及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术后的影像学结果、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A组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影像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总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螺钉交叉固定DayⅡ型骨盆新月形损伤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切复内固定相比,两者疗效相似,但其具有微创的优势,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冯永增董效禹项光恒蔡乐益王鉴顺郭晓山
关键词:经皮内固定
腰椎一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关节突螺钉3D打印导板的设计和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指导一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关节突螺钉的新型3D打印导板,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双节段腰椎CT数据60例,导入Mimics软件中重建三维图像,并模拟一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关节突螺钉。分别测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轨迹和垂直线的夹角,记为α;下位椎体上终板平面和螺钉轨迹的夹角,记为β;中线和螺钉轨迹的夹角,记为γ。同时在CATIA软件中设计3D导板,并打印,最后通过3D导板在3D打印的腰椎模型上指导置钉。并拍摄正侧位X片,测量相应角度,最后对比腰椎打印模型和三维重建数字模型中的角度参数。结果:本研究设计的新型3D导板指导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发现,57枚在皮质骨内,3枚穿破皮质但<2 mm,无螺钉穿破皮质且>2 mm。腰椎打印模型和三维重建数字模型中的角度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良好。结论:通过Mimics和CATIA软件设计的一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侧关节突关节螺钉内固定3D导航模板可以准确地指导置钉。
邵振轩吕青波车灿文唐笠王鉴顺池永龙王向阳吴爱悯
关键词:3D打印三维重建腰椎
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5-07诊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2(12~16)个月。观察组术后1年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使得骨折复位更加可靠,内固定置入更加精确,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张睿陈锴楼溢桯王鉴顺郭晓山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