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晖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1例瘢痕癌患者诊疗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了解瘢痕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1例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原发病发展至瘢痕癌的时间、溃疡持续时间、病变部位、溃疡区面积、溃疡区症状、术前细菌学培养结果、组织病理学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 结果 (1)21例瘢痕癌患者年龄为19 ~74(47±13)岁,男女比例约为0.9∶1.0.(2)原发病以火焰烧伤、热液烫伤为主,分别为12例占57.1%、7例占33.3%;原发病发展至瘢痕癌的时间为10 ~56(40±14)年.(3)12例患者的瘢痕溃疡持续时间超过1年,占57.1%.(4)病变部位常见于四肢、头面部,分别为13例占61.9%、6例占28.6%.(5)溃疡区面积为0.25 ~ 74.25(39±25)cm2.多数患者溃疡区出现恶臭分泌物、出血、疼痛加剧、溃疡面积逐渐扩大现象.(6)术前细菌学培养显示,16例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呈阳性,占76.2%;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7)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20例患者为鳞状细胞癌、1例患者为基底细胞癌,分化程度以高、中分化为主,近40%患者的癌细胞侵袭至皮下组织或更深.(8)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1例患者切除病灶后行自体皮移植术、5例患者切除病灶后行皮瓣修复术、5例患者行截肢术.12例患者术后接受康复治疗,占57.1%.本组2例癌细胞肺部转移患者接受化学治疗.(9)术后大多数皮瓣或皮片存活良好,少数未成活者经再次植皮修复.随访6个月~5年,4例患者复发瘢痕癌,其中2例死亡;其余患者存活良好. 结论 笔者单位收治瘢痕癌多为鳞状细胞癌.对瘢痕溃疡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应考虑病理学确诊.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瘢痕癌的首选方法;瘢痕癌切除术后应定期随访,监测癌变是否复发转移.
- 叶子青谢卫国龙忠恒王晖刘淑华谢琼慧赵超莉张佳
- 关键词:皮肤瘢痕
- 环氧合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宫颈浸润癌(ICC)、16例癌旁正常宫颈上皮(NCE)组织中COX-2和MMP-9的表达,并分析COX-2和MMP-9表达与I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CC组织中COX-2和MMP-9的表达显著高于NCE组织,72例ICC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88.9%,MMP-9阳性表达率为94.4%;16例NCE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12.5%,MMP-9阳性表达率为43.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COX-2表达与ICC的淋巴结转移和间质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296和0.257)。MMP-9的表达与I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9和0.351)。COX-2和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297),二者表达的一致率高达86.1%(62/72)。结论COX-2和MMP-9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和发展有关,二者在宫颈癌的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中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于进一步理解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 罗春芳朱润庆王晖芦玉兰
- 关键词:宫颈肿瘤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 低分子肝素对电烧伤大鼠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电烧伤大鼠局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制成右后肢深度电烧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治疗组30只大鼠自伤后当天起每日两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空白对照组伤后除不注射低分子肝素外,其余处理同治疗组。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大鼠创面变化,取局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结果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治疗组创面愈合较快,镜下见散在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内少量淤血,少许内皮细胞剥脱;对照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坏死脱落,血栓形成。治疗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伤后10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1阳性表达比较,伤后10d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局部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值进行比较,可见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统计学分析显示,伤后第5、10天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可增加局部受损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了受损血管的恢复及新生血管的形成。
- 蒋南红谢卫国王晖谭红赵超莉
- 关键词:电烧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分子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