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虹

作品数:71 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3篇细胞
  • 25篇病理
  • 22篇树突
  • 20篇树突状
  • 20篇树突状细胞
  • 16篇小鼠
  • 15篇综合征
  • 14篇病理学
  • 13篇器官
  • 12篇多器官功能
  • 12篇器官功能
  • 10篇多器官功能障...
  • 10篇多器官功能障...
  • 10篇多器官功能障...
  • 10篇器官功能障碍
  • 10篇器官功能障碍...
  • 9篇显微镜
  • 9篇临床病理
  • 9篇病理学观察
  • 8篇电子显微镜

机构

  • 41篇解放军总医院...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解放军第53...
  • 1篇解放军第三O...

作者

  • 71篇王晓虹
  • 53篇陆江阳
  • 41篇杨毅
  • 31篇李玲
  • 16篇刘茜
  • 10篇王宏伟
  • 7篇佟欣
  • 7篇刘茜
  • 7篇王宏伟
  • 6篇田光
  • 6篇梁延杰
  • 4篇章安源
  • 4篇罗艳
  • 4篇田光
  • 3篇李志宏
  • 3篇胡森
  • 3篇曲冰杰
  • 3篇李韶然
  • 3篇李国红
  • 3篇杨建法

传媒

  • 14篇诊断病理学杂...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国危重病急...
  • 5篇中华医学会病...
  • 4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感染.炎症....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中华医学会临...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平滑肌瘤1例
2003年
王宏伟陆江阳王晓虹
关键词:卵巢平滑肌瘤病理检查B超病理诊断
多器官衰竭早期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6
1996年
用大鼠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的方法复制出多器官衰竭(MOF)实验模型,运用透射电镜与原位细胞DNA末端标记方法(TUNEL),研究MOF大鼠细胞凋亡现象与规律。结果表明:MOF早期大鼠细胞凋亡异常增多且以免疫器官细胞凋亡为主,电镜所见之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与TUNEL标记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胸腺皮质、脾白髓和淋巴结副皮质区。提示:MOF早期免疫器官大规模淋巴细胞凋亡与MOF启动机制有重要关系。
陆江阳梁延杰王晓虹杨毅李玲张桂香杨建法
关键词:细胞凋亡多器官衰竭
重视病理诊断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之一被引量:2
2007年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它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病理诊断是关系到临床医师治疗方向的决定性诊断,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和预后,错误的病理诊断将对病人、责任人及医院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笔者就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及现存的问题阐述如下。
王晓虹
关键词:病理科病理学
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认识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含量、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运用光镜、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CD11c、CD205、CD80与CD86、I-Ab)与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含量、分布与形态结构。结果:小鼠脾脏白髓与红髓中散在分布着体积较大的不规则形树突状细胞,含量以白髓边缘区最多,依次为白髓和红髓脾索。CD11c+DC约占脾脏细胞总数的3%,而CD205+DC约占脾脏细胞总数的2‰。脾脏树突状细胞表面形成数个胞浆突起。胞核略长多有凹陷。胞浆低电子密度,细胞器不发达,无溶酶体和吞噬体。结论:多种树突状细胞标志物联合标记,结合光、电镜形态学观察,能够较全面反映小鼠脾脏内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分布特征,为树突状细胞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刘茜陆江阳王晓虹王宏伟田光杨毅李玲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CD11C共刺激分子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1在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变化
2008年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舒血管物质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影响,探讨CGRP和内皮素-1(ET-1)在ARF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运用放免法检测大鼠不同时间血浆CGRP、ET-1水平的变化,并检测大鼠的肾功指标,对其进行评估。结果甘油所致ARF大鼠血浆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ET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浆CGRP、ET-1含量测定可以作为反映肾功能状态和分析ARF病程发展与转归的敏感指标。CGRP对ARF时的肾脏有保护功能。
章安源朱伟孙青鹿伟王晓虹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1放免法
MODS大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病理改变及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2
2001年
目的 :探讨胸腺树突状细胞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为严重创伤后脓毒症和 MODS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运用光镜、电镜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 (CD1a与S 10 0 )及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 )研究 MODS大鼠胸腺中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复制小鼠酵母多糖 MODS模型 ,伤后 12小时 (MODS早期 )观察到胸腺树突状细胞增生和过高反应 ,伴有淋巴细胞大量凋亡 ;伤后 2~ 3日 (MODS进展期 ) ,树突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形态萎缩 ,淋巴细胞凋亡减轻。结论 :树突状细胞的病理改变不仅可能是 MODS的早发病变和启动因素之一 ,且可能是影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或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CARS)形成和转归 ,使病程走向
陆江阳王晓虹孙宇胡森杨毅李玲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树突状细胞超微结构
5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尸检脾脏及其树突状细胞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脾脏及其树突状细胞的病变特点,为严重创伤感染与 MODS 的免疫学研究与防治提供更加直接、准确和详实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本文汇集了52例由分别由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
陆江阳王晓虹刘茜杨毅李玲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尸检树突状细胞脾脏电子显微镜
文献传递
半月板缝合修复对半月板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探讨半月板损伤缝合对其愈合过程的影响及半月板愈合时间和方式。方法 将 40只健康大耳白兔半月板边缘做纵行损伤模型 ,采用缝合与不缝合两种方法 ,定期取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半月板缝合术后 ,半月板逐渐愈合 ,术后 6周 ,半月板完全愈合。愈合方式以纤维细胞填充为主 ,并可见少数纤维软骨细胞。不缝合组半月板裂口持续存在 ,其裂缘表面形成一层类上皮样细胞 ,将创缘封闭。结论 早期缝合损伤的半月板能够使半月板创缘对合 ,保证其愈合过程正常进行。实验研究为临床推广半月板缝合手术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张伟佳王予彬章亚东张轶超王晓虹常国友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
“非典”时期恐慌情绪的心理机制及其调适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目前“非典”正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恐慌情绪。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一定的恐慌情绪是正常的 ,并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恐慌 ,人们会对“非典”的危害产生警觉 ,增加对“非典”的应对速度和能力。但过度的恐慌情绪却有很强的破坏性 ,如果不能及时和合理的缓解 ,会促使“非典”灾难化。针对“非典”时期产生的过度恐慌心理 ,笔者提出了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 :①提高认知水平 ;②多途径进行沟通 ;③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学会调整恐慌情绪 ;⑤维持正常生活。
王晓虹林春
关键词:非典时期恐慌情绪心理机制调适非典型肺炎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脏破裂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1年
罗北捷王晓虹王秋霜张许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病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