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放疗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2篇营养管
  • 2篇营养管理
  • 2篇围放疗期
  • 2篇放疗期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结合
  • 1篇动脉化疗
  • 1篇亚群
  • 1篇野中野
  • 1篇营养
  • 1篇营养风险
  • 1篇营养风险筛查
  • 1篇营养评估
  • 1篇营养现状
  • 1篇治疗肝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5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王向前
  • 3篇朱琪伟
  • 2篇丁华
  • 1篇吴志军
  • 1篇蔡晶
  • 1篇储开岳
  • 1篇张一心
  • 1篇钱红燕
  • 1篇杨磊
  • 1篇苏小琴
  • 1篇徐爱兵
  • 1篇李拥军
  • 1篇邵冰峰
  • 1篇金华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全程营养管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给予全程营养管理干预后,对围放疗期间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以及住院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有放射治疗指征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60例,均采用精确放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或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分为常规营养组(n=79)、营养干预组(n=81)。在放疗开始时、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1个月分别测量营养相关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浓度及评分营养评估量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比较两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的Hb、Alb、PAB高于常规营养组(P<0.05),体质量、BMI、NRS-2002、PG-SGA评分优于常规营养组(P<0.05),平均住院日短于常规营养组(P<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可以改善消化道相关肿瘤放、化疗患者基础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放疗依从性,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
王向前袁小鹏朱琪伟杨燕光丁华陈树森羌曹霞王铃燕
关键词:营养评估消化道肿瘤营养风险筛查围放疗期
围放疗期全程营养管理在腹部肿瘤领域的应用及对营养现状、T细胞亚群、KP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围放疗期全程营养管理在腹部肿瘤领域的应用及对营养现状、T细胞亚群、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52例腹部肿瘤放疗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放疗期全程营养管理。比较两组营养现状[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细胞免疫功能(CD4^(+)、CD4^(+)/CD8^(+)、总B淋巴细胞、NK细胞、总T淋巴细胞)、KPS评分、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放疗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b、Alb、PAB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CD4^(+)、CD4^(+)/CD8^(+)、总B淋巴细胞、NK细胞、总T淋巴细胞更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KPS、PG-SG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疗毒副反应发生率11.84%低于对照组38.16%(P<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可有效减轻放疗对腹部肿瘤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调节营养状态,延缓营养不良进程,减少毒副反应发生。
朱琪伟王向前杨磊杨燕光丁华金华
关键词:放疗腹部肿瘤营养现状T细胞亚群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射治疗对初治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3年
目的:探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对初治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次治疗的100例局部晚期E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顺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衫醇(cisplatin plus albumin bound taxol,TP)+同期放疗方案治疗的50例患者入选TP组,接受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cisplatin plus5-fluorouracil,FP)+同期放疗方案治疗的50例患者入选FP组。治疗后,通过计算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评价2组短期疗效。测定和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抗原的水平变化。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定期随访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P方案+同期放疗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后,TP组的ORR显著高于FP组(分别为82.00%和62.00%,P<0.05)。TP组的VEGF、SCC抗原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FP组(均P<0.05)。2组患者的血液毒性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非血液毒性反应中,TP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P组(P<0.05)。生存情况分析结果显示:TP组的PFS显著长于FP组(P=0.031)。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P+同期放疗方案预后的因素,结果显示:临床TNM(clinical TNM,c TNM)分期、PS评分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P+同期放疗方案对局部晚期ESCC患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可改善生存情况。cTNM分期可显著影响该治疗方案的预后。
王铃燕王兴丹王向前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同期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伴门脉癌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经过CT/MRI证实伴有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共145例,其中单纯手术64例(A组),接受TACE结合3DCRT治疗共81例(B组):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不包括原发灶,使90%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体积(PTV),照射总量45~60cGy,单次照射剂量2~4Gy。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0.3%、21.9%,平均生存期15.2个月,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40.6%(28/64);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1.2%、22.5%,平均生存期15.8个月,总有效率为44.4%(36/81),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与手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的疗效相近。
吴志军蔡晶徐爱兵苏小琴王向前张一心邵冰峰李拥军储开岳
关键词:肿瘤循环细胞门静脉栓塞
大分割模式下FIF-IMRT和IMRT技术治疗左侧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剂量学参数比较
2023年
目的:探究大分割模式下,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FIF-IMRT)和逆向调强放疗(IMRT)技术治疗左侧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62例,分别制定FIF-IMRT、IMRT两种治疗计划。在满足计划靶体积(PTV)达到95%乳腺处方剂量的前提下,两种计划的PTV、危及器官(OAR)受量分布及机器跳数等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FIF-IMRT计划的最大剂量(D_(max))及均匀性指数(HI)均高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的靶区平均剂量(D_(mean))、V_(95)、V_(100)、V_(105)及适形度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F-IMRT计划心脏及左肺V_(5)、V_(10)均低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FIF-IMRT计划右乳及脊髓D_(mean)、D_(max)均低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右肺D_(mean)、D_(max)及最小剂量(D_(min))剂量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FIF-IMRT计划的机器跳数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治疗中,与IMRT技术相比,FIF-IMRT均匀性略差,但在降低心脏及左肺低剂量照射区体积的优势较大,同时对右乳及脊髓的保护作用更显著,且机器损耗小。
易琼钱红燕杨燕光王向前袁小鹏王锋朱琪伟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剂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