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际銮

作品数:299 被引量:1,107H指数:1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83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文化科学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理学
  • 6篇机械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子电信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92篇焊缝
  • 56篇电弧
  • 55篇机器人
  • 49篇传感
  • 46篇弧焊
  • 46篇焊缝跟踪
  • 42篇感器
  • 42篇传感器
  • 27篇电弧传感
  • 24篇电弧传感器
  • 21篇温度场
  • 21篇接头
  • 20篇焊接机
  • 20篇焊接机器人
  • 19篇电弧焊
  • 18篇自动化
  • 18篇焊机
  • 16篇接电
  • 12篇图像
  • 12篇焊接转子

机构

  • 236篇清华大学
  • 61篇南昌大学
  • 19篇湘潭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南昌航空大学
  • 5篇北京石油化工...
  • 5篇南昌航空工业...
  • 4篇九江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装甲兵工程学...
  • 2篇清华大学天津...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江西工业职业...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中国工程院

作者

  • 299篇潘际銮
  • 50篇都东
  • 49篇张华
  • 42篇郑军
  • 39篇王力
  • 38篇蔡志鹏
  • 34篇常保华
  • 25篇曾锦乐
  • 21篇邹怡蓉
  • 21篇张伯奇
  • 17篇屈岳波
  • 16篇韩赞东
  • 15篇廖宝剑
  • 15篇张文增
  • 14篇贾剑平
  • 14篇洪波
  • 14篇毛志伟
  • 14篇王国庆
  • 14篇李克俭
  • 12篇李轶非

传媒

  • 28篇焊接学报
  • 22篇电焊机
  • 19篇清华大学学报...
  • 15篇机械工程学报
  • 13篇中国机械工程
  • 9篇热力透平
  • 7篇焊接
  • 5篇焊接技术
  • 5篇中国科学(E...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2篇金属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稀有金属
  • 2篇机器人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学位与研究生...
  • 2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5篇2017
  • 13篇2016
  • 27篇2015
  • 14篇2014
  • 20篇2013
  • 21篇2012
  • 17篇2011
  • 19篇2010
  • 7篇2009
  • 17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 11篇2003
  • 10篇2002
2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南昌大学创建看新型综合性大学建设被引量:3
2000年
中科院院士 ,我国著名焊接工程学家、教育家、南昌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同志 ,是哈工大 50年代校友。解放初 ,教育部确定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重点 ,从全国各高校抽调数百名青年助教前往进修 ,苏联派专家、教授 50余人执教。经领导批准 ,潘际銮于 1 950年秋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研究生学习。师从莫斯科鲍曼工业大学教授恩·恩·普罗霍洛夫博士 ,主修焊接专业。 1 953年毕业留校任教师。期间 ,与学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焊接教研室。经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先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李昌先生协商 ,1 955年潘际銮返回清华大学 ,主持创建我国又一个高校焊接教研室 ,一直从事焊接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1 993年 ,江西省组建南昌大学 ,在故乡人民的盛情邀请下 ,年近古稀的潘际銮教授应原江西省省长吴官正的聘请 ,毅然携妻将子回到故乡开创另一番事业 ,受聘为南昌大学首任校长。南昌大学是在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在他的领导下 ,两校成功合并 ,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潘际銮在哈工大期间 ,深受母校熏陶 ,在老师、同学身上 ,学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逐步树立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在苏联导师的指导下 ,走上了勇于创新 。
潘际銮
关键词:母校校长高校大学建设
大型构件水下焊接机器人系统研究与开发
2013年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现场探明的海洋石油蕴藏量约246多亿吨。由于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达到30%左右。
潘际銮郑军
关键词:机器人系统水下焊接海洋石油海洋世纪石油消费
复杂空间轨迹焊接过程运动规划方法被引量:7
2016年
在复杂空间轨迹构件自动焊接场合,对执行机构运动参量的合理、准确规划是保证良好焊缝成形质量和冶金质量的前提。针对已有的运动规划方法未能在空间轨迹焊接中满足焊接速度和位姿恒定等工艺要求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任意复杂空间轨迹焊接的运动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待焊轨迹上的离散点进行B样条插补,然后建立空间轨迹焊接运动学模型并进行逆运动学求解,获得每个时刻各关节的位移和瞬时速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保证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焊接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且焊接速度、焊炬倾角、焊炬末端与焊接区距离保持恒定的预设值。该文提出的焊接运动规划可应用于复杂空间轨迹电弧焊、激光焊和搅拌摩擦焊等自动焊接场合。
曾锦乐都东常保华洪宇翔常树鹤潘际銮
关键词:机电系统运动学建模离线编程
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与文化精神被引量:2
2017年
文章回顾了作者亲历的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之办学过程,提炼出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与文化精神,并借鉴联大经验,着重阐述了增强文化自信与当代大学教育中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潘际銮
关键词:西南联大办学理念文化精神文化自信
一种薄壁细隙环纵缝的微束等离子焊接成形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细隙环纵缝的微束等离子焊接成形控制系统,包括微束等离子焊接系统、精密焊接工作台、单目同轴远心视觉传感系统和MPAW成形实时控制单元;采用单目同轴远心视觉传感系统获取薄壁细隙环纵缝微束等离子焊接的熔池正...
洪宇翔都东常保华曾锦乐常树鹤王力潘际銮
文献传递
回火冷却速度对贝氏体焊缝韧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大尺寸厚壁构件在回火过程中冷却速度较慢。对于CrMoV钢,若回火参数不当,容易引起回火脆性。该文针对大尺寸厚壁环形试验件,研究了回火冷却速度对贝氏体焊缝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回火冷却速度过慢时,焊缝金属会发生明显的韧性降低现象;多层多道焊焊缝脆性断口具有特殊的分层现象,说明较慢的回火冷速只是使得焊缝局部韧性下降,其中层间热影响区弱化程度最为明显。通过Auger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研究发现,韧性减低现象的产生与C、O元素在原奥氏体晶界的偏聚以及Ni元素在原奥氏体晶界处的含量减少有关。
蔡志鹏王梁潘际銮乔尚飞霍鑫王朋刘霞
电弧传感器的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被引量:40
2001年
综述了电弧传感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电弧传感原理、弧焊过程的数学模型以及电弧传感器在焊缝跟踪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和智能控制技术,特别论述了旋转电弧传感器的发展过程及其在焊缝跟踪的应用研究,提出旋转电弧传感器在弧焊机器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熊震宇张华潘际銮
关键词:电弧传感器旋转电弧焊缝跟踪焊接自动化弧焊机器人
长期高温时效对有碳迁移发生的焊接接头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该文以采用9%Cr含B铁素体耐热钢为母材、2.25%Cr为填充金属的接头为对象,研究了高温时效过程对接头中的碳迁移层及其附近区域的影响。研究发现:经高温时效后,接头富碳区中的析出物发生粗化且数量增多,而贫碳区中析出物变化不大,导致贫/富碳层的硬度差异增大。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在接头受载情况下,贫碳区会成为首先破坏的部位,并且高温时效会加剧这种破坏。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9%Cr含B钢热影响区(HAZ)中的晶界析出物在时效后粗化不明显,而晶内析出物则发生了明显的粗化,这主要是由于B在晶界聚集并通过占据析出物周围的空位阻碍了析出物粗化。
李克俭蔡志鹏李轶非胡梦佳潘际銮
关键词:高温时效碳迁移析出物有限元分析
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薄弱区转移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汽轮机焊接转子接头低周疲劳性能薄弱区对转子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测试了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用25Cr2Ni2MoV耐热钢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统计分析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薄弱区与应变幅之间的关系,采用显微硬度测试和有限元模拟分析薄弱区转移原因。结果表明:低周疲劳试验中宏观裂纹出现于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回火区,当外加应变载荷由大变小时,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薄弱区由焊缝中心区域转移至热影响区的回火区。在大应变外加载荷条件下,热影响区的回火区塑性变形受较大约束,焊接接头整体的塑性应变向焊缝区转移;在小应变外加载荷条件下,焊缝区域始终处于弹性状态,热影响区的回火区大硬度梯度的软硬夹层结构加剧了应变集中程度。
李轶非蔡志鹏汤之南潘际銮刘霞孙林根
关键词:焊接转子低周疲劳
大型构件水下焊接机器人系统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水下焊接环境要求,设计了一种履带式水下焊接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机器人本体机构、激光视觉传感器、控制系统和焊接系统组成.机器人本体机构由履带式移动平台和焊枪调节机构构成,运动灵活可靠,满足水下焊接焊缝跟踪要求.完成了视觉传感器部件选型及光路设计,实现水下环境的焊缝自动识别.设计了基于PLC机器人控制系统和协调控制方法,实现水下环境的焊缝跟踪控制.同时在水下焊接试验平台完成焊接跟踪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运行稳定,焊缝成形较好,焊接质量满足要求.
叶艳辉张华潘际銮高延峰郑军
关键词:焊缝跟踪协调控制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