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电图
  • 7篇儿童
  • 6篇脑电
  • 6篇脑电图
  • 5篇神经传导
  • 5篇手足
  • 5篇手足口
  • 5篇手足口病
  • 4篇癫痫
  • 4篇下肢
  • 4篇脑电图分析
  • 4篇急性下肢
  • 3篇睡眠
  • 3篇睡眠障碍
  • 3篇随访
  • 3篇脑脊髓
  • 3篇脑脊髓炎
  • 3篇急性
  • 3篇急性播散性
  • 3篇脊髓炎

机构

  • 2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杉达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24篇沈瑛
  • 13篇周敏杰
  • 12篇卢娜
  • 12篇周玲
  • 8篇吴洁
  • 8篇葛欣
  • 4篇许燮萍
  • 3篇汪梅先
  • 3篇章鸣嬛
  • 3篇鲍为群
  • 3篇蔡嘉琳
  • 3篇刘晓青
  • 3篇王廉文
  • 2篇黄佳晶
  • 2篇徐晓欣
  • 2篇程爱兰
  • 2篇陈瑛
  • 1篇张静敏
  • 1篇李西华
  • 1篇马军山

传媒

  • 3篇第十二届华东...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微型电脑应用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 1篇计算机与现代...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2006(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舌部麻木为表现的癫痫1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本文介绍了该例患者平素体健,舌部麻木呈反复、刻板、短时限发作,发作时不伴意识障碍,发作后如常,体检无阳性体征,多次动态脑电图检查均见右中颖、中央区痫样波,因此癫痫诊断明确。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分类,本例为单纯躯体感觉性部...
卢娜周敏杰沈瑛周玲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
文献传递
睡眠障碍与儿童睡眠癫痫
目的观察睡眠障碍儿童24小时脑电图(AEEG)改变,探讨其对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以期及时发现睡眠癫痫患儿,早期治疗,避免神经系统损害。方法对114例睡眠障碍患儿进行AEEG 监测。结果共检出痫样波19例,检出率为...
沈瑛许燮萍吴洁葛欣汪梅先
文献传递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的临床特点及血清肌酸激酶、肌电图、肌肉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诊断为PMD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肌酸激酶、肌电图、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儿均为男性。39例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3例为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所有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均显著增高,≤4岁和>4岁且≤8岁组的血清肌酸激酶显著高于>8岁组(P值均<0.01)。34例肌电图检查呈肌源性损害,≤4岁组肌电图检查异常的构成比显著低于>4岁且≤8岁和>8岁组(P值分别为0.019 5、0.013 5)。10例患儿行左侧肱二头肌活组织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dystrophin染色均显示为Duchenne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结论PMD患儿中年幼儿的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更明显,年长儿的肌电图异常更明显,应重视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及早进行血清肌酸激酶筛查。
沈瑛吴洁刘彦龙李西华周敏杰葛欣刘晓青
关键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酸激酶肌电图免疫组织化学
手足口病合并急性下肢弛缓性麻痹神经传导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HFMD)患儿合并急性下肢弛缓性麻痹(AFP)的临床及神经传导检查结果,分析其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 2012-06/2014-06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定期随访5例合并AFP的HFMD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神经传导结果。结果本组神经损害表现提示损害以轴索或前角细胞为主。起病早期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严重程度与肢体活动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的恢复好转,在第1次复检时最明显,股神经最易受累,神经损害表现为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起病早期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降低至正常1/3及以下者,在6~12个月后仍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结论手足口病合并急性下肢弛缓性麻痹患儿应尽早发现,及时积极治疗,以期降低致残率或减轻残疾程度。
卢娜沈瑛周敏杰周玲
关键词:神经传导
13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及电生理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及基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3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患儿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运动传导检查,分析参数包括远端潜伏期、运动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进行至少4块肢体肌肉的肌电图检查,观察插入电位、自发电位和运动单位电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结果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出生后进行性加重的四肢弛缓性瘫痪。所有患儿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显著下降,伴有远端潜伏期和运动传导速度轻度改变。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伤。基因检查显示13例患儿SMN1基因第7号外显子全部纯合缺失。结论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有较典型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肌电图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产前基因检查可避免该类患儿的出生。
沈瑛张静敏周敏杰卢娜周玲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症婴儿肌电图基因
儿童抽动障碍46例临床动态脑电图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总结儿童抽动障碍临床与动态脑电图表现,探讨其脑电图特征。方法选取动态脑电图检查的抽动症患儿46例,进行20h以上动态脑电描记,分析临床与脑电图特征。结果 46例中脑电图正常35例,异常11例,异常率23.9%。11例异常者中慢波异常6例,痫样波5例。5例痫样波中3例痫样波仅出现于睡眠期,2例清醒和睡眠状态下均可见,以睡眠期为主。结论抽动障碍患儿存在脑电图异常,且病情越严重,脑电图异常越多见。
周敏杰沈瑛卢娜周玲
关键词:抽动障碍动态脑电图癫痫儿童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特征及转归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经过及随访结果,以期在诊治水平上有所提高。方法对10例临床诊断为ADEM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3年的临床随访,对其临床经过、治疗及预后加以分析。结果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起病季节以春季为多见(占50%);临床首发神经系统症状各有不同,运动障碍多见(40%)。80%为单相性病程。脑脊液常规、生化异常占40%,脑电图检查异常70%,头颅MRI均表现为颅内多发异常信号(T1低信号、T2及Flair像高信号)。全部病例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9例同时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滴,临床均有显著好转。经6个月~3年的随访,2例有复发。全部病例均未留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发生继发性癫痫,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控制良好。结论ADEM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显著,临床恢复良好。激素的给药剂量和持续时闯可能影响本病的预后。头颅MRI表现侧脑室扩大与颅内其他病灶的恢复的不一致性值得关注和进一步随访。
吴洁沈瑛蔡嘉琳王廉文鲍为群葛欣
关键词:儿童转归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继发癫痫1例探讨
周敏杰卢娜沈瑛周玲
神经肌肉疾病影像识别中机器学习算法性能的比较研究
2019年
杜兴氏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神经肌肉罕见病,传统检测流程包含创伤性检查。故论文基于DMD的磁共振图像,利用K近邻、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及深度神经网络(DNN)等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对受试者的两类磁共振影像(T1和T2)进行分类识别,探索无创检测的新途径。结果显示:1)四种算法均能对T1图像进行较好地分类,测试集上的准确度均达到90%以上;且DNN分类器的性能最优。2)当迭代次数足够多时,DNN分类器可高效地识别T2;而另三种算法在T2测试集上的识别准确度几乎均在80%以下。因此,利用DNN算法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具有识别准确度高、无损图像信息等优点,可为DMD疾病的无创检测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
陈瑛章鸣嬛沈瑛程爱兰刘晓青
关键词:神经肌肉疾病磁共振图像无创检测人工智能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45例脑电图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检查对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EEG改变及演变。结果:45例患儿中,男31例,女14例,5岁以下43例。病程4d内初检,42例患儿EEG异常,异常率为93%,EEG异常呈弥漫性改变。复查EEG显示,随着临床好转,EEG趋于好转,但与临床不完全平行。结论:EEG检查是反映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敏感指标,在本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及随访中均有较高价值。
卢娜沈瑛周敏杰周玲徐晓欣黄佳晶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