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宇辉

作品数:77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6篇节律
  • 35篇基因
  • 19篇近日节律
  • 18篇细胞
  • 14篇节律基因
  • 12篇小鼠
  • 11篇蛋白
  • 11篇CLOCK基...
  • 10篇时间生物学
  • 10篇CLOCK
  • 8篇生物节律
  • 8篇酵母
  • 8篇酵母双杂交
  • 8篇基因表达
  • 7篇相互作用
  • 6篇增殖
  • 6篇细胞增殖
  • 4篇顶体
  • 4篇高血压
  • 4篇防御素

机构

  • 75篇四川大学
  • 6篇四川省人民医...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卫生部
  • 3篇华西妇产儿童...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77篇汪宇辉
  • 62篇王正荣
  • 58篇刘延友
  • 39篇江舟
  • 23篇肖静
  • 15篇成姝婷
  • 13篇郭慧玲
  • 11篇鲁芳
  • 9篇胡丽娟
  • 9篇后望
  • 7篇黄宁
  • 7篇吴琦
  • 7篇王伯瑶
  • 6篇甘露
  • 6篇赵京卉
  • 6篇王国兴
  • 6篇邹晏
  • 6篇薛建新
  • 5篇朱彬
  • 5篇关俊文

传媒

  • 23篇四川生理科学...
  • 15篇航天医学与医...
  • 14篇西部医学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四川省生理科...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华西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2006全国...
  • 1篇第十次中国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β-防御素-2基因5′-端转录调控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对在LPS、TNF α刺激下 ,人 β 防御素 2基因 5′ 端转录调控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方法 :将HBD 2基因 5′ 端上游序列连接入无启动子的pEGFP 1质粒 ,构建了系列 5′端缺失的 pEGFP 1 /HBD 2报告质粒。pEGFP 1 /HBD 2质粒转染细胞后给予LPS、TNF α刺激 ,用RT PCR检测 pEGFP的mRNA浓度。 结果 :显示HBD 2基因上游 2 41段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 ;LPS、TNF α刺激后 ,即使上游序列缩短至 2 41位点时 ,报告基因 pEGFP的mRNA表达量仍明显增高。说明HBD 2基因上游 2 41区域含有LPS、TNF α刺激后激活的转录因子作用位点。计算机分析表明 2 3 2 / 2 2 2区域有一同源性极高的NF kB结合元件 ,提示NF kB结合元件可能调控HBD
汪宇辉王国兴黄宁吴琦王伯瑶
关键词:转录调控LPSTNF-Α抗菌肽
双歧杆菌胞壁蛋白诱导人肠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2 mRNA的表达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检测双歧杆菌对人肠腺上皮细胞β-防御素 - 2 (h BD- 2 )基因的激活作用及其活性组分。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和 Northern杂交检测 HT- 2 9细胞 h BD- 2 m RNA的表达 ;采用超声破碎细胞、超速离心、蛋白萃取等方法分离双歧杆菌胞壁蛋白质成分。结果  RT- PCR和 Northern杂交分析显示 ,在正常培养条件下 HT- 2 9细胞无可见的 h BD- 2 m RNA表达信号 ,但在双歧杆菌菌体、细胞壁和胞壁蛋白刺激下均检测出显著的 h BD- 2 m RNA表达。结论 双歧杆菌能诱导人肠腺上皮细胞 h BD- 2基因的表达 。
王国兴冯云汪宇辉黄宁吴琦王伯瑶
关键词:Β-防御素-2基因表达
hPer_1bHLH-PAS结构域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构建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构建hPer1bHLH PAS结构域的酵母双杂交系统 ,以寻找与hPer1相互作用的新蛋白。方法构建pGBKT7 hPer1bHLH PAS重组诱饵质粒及 pGADT7 Rec 脑cDNA文库质粒 ;将两种质粒顺序转染至酵母细胞AH1 0 9中 ,进行营养缺陷筛选阳性克隆株。结果经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 ,证实重组诱饵质粒 pGBKT7 hPer1bHLH PAS构建成功。脑cDNA文库转化效率为 1 .2× 1 0 6/3μgpGADT7 Rec。结论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得到 2 4个阳性克隆。这为寻找脑组织中与hPer1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奠定了基础。
李英明汪宇辉胡丽娟刘延友王跃王正荣
关键词:基因重组PER1CDNA文库酵母双杂交
hper1基因3′端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构建
2013年
目的:构建hper1基因3′端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pmiR-RB-REPORTTM-hper1-3′UTR(PMIR-3′UTR),检测其表达,为研究hper1基因的表达调控及microRNA调控靶基因的结合位点提供基础平台。方法:用PCR扩增的方法提取hper1基因3′UTR序列,并连接至pmiR-RB-REPORTTM(PMI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测序验证插入序列并转染入A549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PMIR-3′UTR的插入序列正确,在转染入A549细胞后其荧光素酶能正常表达。结论:PMIR-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构建成功。
赵溪岩成姝婷勾洵王正荣肖静郭慧玲汪宇辉
不同光暗循环下小鼠自发活动生物节律周期的频率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光-暗循环条件下小鼠的自发性活动是否存在3.5d节律、7d节律以及10d节律。方法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排除社会活动因素对生物节律的影响,采用红外线检测系统检测小鼠自发性活动,对不同光-暗循环作用下小鼠自发活动的多频率生物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用余弦法的频谱分析发现:在10h光照(L)/10h黑暗(D)环境下,小鼠的自发活动存在明显的τ=20h的近日节律和τ=10h的近半日节律(P<0.001),以及较弱的近7d节律和近3.5d节律,P<0.01;在12h(L)/12h(D)环境下,存在很强的24h为周期的近日节律和12h为周期的近半日节律,P<0.001,未见近7d节律存在;在14h(L)/14h(D)环境下,以τ=28h为周期的近日节律和τ=14h的近半日节律表现明显(P<0.001),同时亦有较弱的近7d节律。上述情况下,小鼠均未发现10日节律。结论生物体存在多种频率的生物节律,其节律的特征受到光-暗循环的影响。
杨波刘延友汪宇辉江舟肖静王正荣
关键词:时间生物学
节律蛋白mPERl在NIH3T3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
2007年
目的研究PER 1蛋白对N IH 3T 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cDNA 3.1/m PER 1转染入N IH 3T 3细胞中,并以未转染的N IH 3T 3细胞为对照,利用M 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改变。利用RT-PCR技术和W esternb lot检测节律蛋白m PER l对细胞迁移关键性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 P-2)表达的影响。结果M lTT法显示PER 1表达上调可以抑制N IH 3T 3细胞增殖,RT-PCR技术和W estern b lot检测显示在N IH 3T 3细胞中,当节律蛋白m PER 1表达上调时,细胞迁移关键性蛋白MM P-2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上调N IH 3T 3细胞内的PER 1蛋白表达能抑制细胞增殖以及细胞迁移的关键性MM P-2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汪宇辉刘延友江舟冀治鸿杨波胡丽娟鲁芳王正荣
关键词:PERLMMP-2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节律基因mPer1对化疗药物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小鼠乳腺癌EMT6细胞中节律基因mPer1过表达对化疗药物阿霉素(AD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pcDNA3.1(+)-mPer1质粒转染至EMT6细胞中(EMT6-mPer1组),以pcDNA3.1(+)质粒为对照(EMT6-vect组),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效率;给予ADM处理,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水平。结果在ADM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转染mPer1基因细胞表现为:S期比例增加,凋亡率升高〔EMT6-vect:(65.65±0.07)%;EMT6-mPer1:(72.35±0.57)%〕,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EMT6-vect:(42.18±5.73)%;EMT6-mPer1:(53.28±7.32%)〕及p53 mRNA表达量增加(EMT6-vect:0.48±0.08;EMT6-mPer1:1.18±0.02)。结论节律基因mPer1过表达可以提高该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段志青朱小云张宇汪宇辉刘延友郭慧玲肖静王正荣
关键词:节律基因基因阿霉素药物敏感性
节律基因Clock干扰对小鼠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干扰小鼠睾丸圆形精子期节律基因Clock的表达,研究Clock对雄性小鼠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睾丸注射Clock干扰质粒,Western Blotting检测注射后睾丸组织Clock表达的变化,体内实验观察注射干扰质粒前后引起雌鼠胎仔数变化,体外实验观察精子数量、精子活力、体外受精率以及对顶体发育的影响。结果Clock干扰质粒使小鼠睾丸CLOCK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注射Clock干扰质粒影响了雄性鼠致雌鼠的胎仔数,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注射Clock干扰质粒后精子计数、精子活力无明显变化,但体外受精能力明显下降。顶体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节律基因Clock与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节律基因Clock可能通过调节顶体酶活性来影响雄性小鼠精子的受精能力。
蒋小辉张路汪宇辉刘延友江舟王正荣
关键词:CLOCK基因顶体顶体酶活性
脱氧核酶对Period1 mRNA的体外切割及对小鼠吗啡奖赏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脱氧核酶对Period1mRNA的体外切割作用,及注射脱氧核酶对阿片类药物奖赏效应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Period1(Per1)mRNA的脱氧核酶(DRz164),并构建pcDNA3.1(+)-Per1164体外转录载体;将体外转录产物和脱氧核酶按一定条件混合,检测脱氧核酶的体外切割效率。脑室注射DRz164,建立小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观察脱氧核酶对吗啡奖赏效应的影响。结果DRz164对Per1mRNA组分有切割作用,在反应30、60、90和120min的剪切百分率分别为36.4%、40.5%、47.8%和63%。给予DRz164后小鼠未能形成对吗啡的位置偏爱。结论DRz164在体外能够切割per1mRNA,在一定范围内剪切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小鼠脑室注射DRz164可拮抗吗啡所引起的奖赏效应,缓解对吗啡的精神依赖。
周薇刘延友王跃锜刘英辉汪宇辉王正荣
关键词:基因表达脱氧核酶体外切割吗啡条件位置偏爱
汉族人群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调节区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调节区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无糖尿病、肾功能障碍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中老年人群(30~70岁),以有无原发性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等位基因,基因分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分析(ASO)。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选择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高血压组,P=0.313;对照组,P=0.457);发现病例及对照间有9个等位基因存在明显不同(χ2=25.701,P<0.001),其基因型也存在显著差别(χ2=70.100,P<0.00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调节区存在多态性,其基因及基因型在高血压患者和对照人群中的差别提示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陈晨江舟王正荣李光明华慧刘延友汪宇辉
关键词:高血压PCR多态性组织激肽释放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