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敬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星状细胞
  • 2篇医药治疗
  • 2篇鼠肝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治
  • 2篇中医药治疗
  • 2篇细胞
  • 2篇胶原
  • 2篇功能性消化不...
  • 2篇肝星状细胞
  • 2篇大鼠肝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表达
  • 1篇调胃
  • 1篇调胃汤
  • 1篇星状细胞活化
  • 1篇型胶原
  • 1篇增殖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武敬
  • 4篇潘志恒
  • 2篇谢瑶
  • 2篇何宏文
  • 1篇何义华
  • 1篇程木华
  • 1篇凌莉
  • 1篇李林
  • 1篇关卫兵
  • 1篇王拥泽
  • 1篇陈艺

传媒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黄蔗虫丸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观察大黄蔗虫丸对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及 B超等指标的影响 ,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用大黄蔗虫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肝病患者 36例 (治疗组 ) ,与单纯应用中药辨证治疗 32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 型前胶原 (PC )、 型胶原 ( - C)和层粘蛋白 (L N)的变化 ,观察期均在 6个月以上 ,并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 [丙氨酸转氨酶 (AL 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 (Alb)、球蛋白 (Glb) ]和 B超 (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内径和脾厚 )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均明显下降 ,尤以 HA和 PC 下降明显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且治疗 6个月后肝纤维化标志物仍持续下降并接近正常组水平 (P>0 .0 5 ) ,治疗组各项指标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AL T、TBil、Glb)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P<0 .0 5 ) ,多数患者的 B超指标有改善。结论 :大黄蔗虫丸可能具有减轻和抑制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潘志恒程木华李林凌莉武敬陈艺
关键词:肝纤维化透明质酸中医药治疗
大黄蔗虫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黄蔗虫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注消化正常大鼠肝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HSC),在制备大黄蔗虫丸大鼠药物血清的基础上,温育HSC。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增殖周期情况。结果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的HSC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浓度剂量依赖关系,但作用较弱,需在20%以上方见到显著性差异(P<0.05),对HSC凋亡及细胞增殖周期则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大黄蔗虫丸对HSC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可能不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主要途径,其抗肝纤维化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无关。
潘志恒谢瑶何宏文武敬王拥泽关卫兵扬跃武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细胞活化细胞增殖增殖周期
大黄虫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MP1)基因表达及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明胶酶A(MMP2)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制备大黄虫丸大鼠药物血清,温育HSC。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MMP1的表达。酶谱法检测MMP2的活性。结果大黄虫丸药物血清可明显促进HSC对MMP1的基因表达,同时可明显增加HSC合成的MMP2的含量和活性(P<0.05)。结论大黄虫丸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与其促进HSC的MMP1基因表达,增加MMP2的含量和活性有关。
潘志恒谢瑶何宏文武敬何义华
关键词:大黄[庶虫]虫丸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明胶酶A
调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该研究通过实验观察调胃肠运动的影响,同时对F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排空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探讨FD的中医证型实质.并通过对比观察调胃汤和多潘立酮的临床疗效,探讨调胃汤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药物开发提供实验和临床依据.1...
武敬
关键词:调胃汤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肠推进植物神经系统
文献传递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2004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组征候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疼痛、早饱、厌食、嗳气、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曾分为运动障碍样型、溃疡样型、反流样型、复合型及未定型[1],按最近罗马Ⅱ标准分为溃疡型、动力障碍型、非特异型.
武敬潘志恒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分型辨证论治四逆散小承气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