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彦

作品数:42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信道
  • 13篇信道估计
  • 11篇MIMO
  • 8篇OFDM系统
  • 7篇多输出
  • 7篇压缩感知
  • 7篇毫米波
  • 7篇感知
  • 7篇MIMO系统
  • 6篇多输入多输出
  • 6篇预编码
  • 6篇IQ不平衡
  • 5篇正交频分
  • 5篇正交频分复用
  • 5篇频分
  • 5篇频分复用
  • 5篇复用
  • 4篇导频
  • 4篇时变信道
  • 4篇通信

机构

  • 35篇南京邮电大学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 5篇东南大学
  • 1篇奥克兰大学

作者

  • 42篇梁彦
  • 13篇何雪云
  • 10篇季薇
  • 10篇李飞
  • 9篇李汀
  • 7篇杨丽花
  • 4篇束锋
  • 4篇李飞
  • 3篇杨龙祥
  • 2篇史夏洁
  • 2篇宋荣方
  • 2篇张一晋
  • 1篇单梁
  • 1篇未元
  • 1篇赵惠昌
  • 1篇陆锦辉
  • 1篇王执铨
  • 1篇陈宇
  • 1篇熊刚
  • 1篇张翠芳

传媒

  • 10篇信号处理
  • 6篇南京邮电大学...
  • 3篇电子与信息学...
  • 3篇电信科学
  • 3篇数据采集与处...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电视技术
  • 1篇物理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现代雷达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6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规模3D MIMO系统中基于机器学习的波束分配方法研究
大规模三维多输入多输出(3D MIMO)技术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在传统的大规模2D MIMO之上引入信号传播的俯仰角,从而充分地利用水平与垂直维度,增加了调度和资源分配的自由度,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容量。在大规模3D...
谢宇辰季薇李汀梁彦李飞
文献传递
5G-NR毫米波HSR上行多用户系统中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5G-NR毫米波高速铁路多用户上行通信系统,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联合环境地图与导频分段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高速铁路行驶路线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首先利用环境地图方法获取多普勒频偏的初始估计;为了提高频偏估计精度与满足该场景下大频偏估计范围的需求,采用了基于导频分段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方法,该方法将环境地图的初始估计作为先验信息并利用导频分段方法获取最大后验估计。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估计范围和精度可以满足5G-NR毫米波高速铁路场景大频偏的估计要求,其估计性能远远优于现有方法,且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王增浩杨丽花程露杨龙祥梁彦
关键词:毫米波导频
基于3种典型天线阵列的3D MIMO Kronecker信道建模被引量:2
2017年
在传统的二维多输入多输出(two dimensional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2D MIMO)信道模型基础上,引入仰角因子研究三维多输入多输出(three dimensional MIMO,3D MIMO)信道模型。推导出基于均匀线形阵列(uniform linear array,ULA)、均匀圆形阵列(uniform circular array,UCA)和均匀矩形阵列(uniform rectangle array,URA)的3D MIMO Kronecker信道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信号离开角和到达角分别服从高斯分布、拉普拉斯分布和VMF(Von Mises Fisher)分布时的信道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号空间角度服从VMF分布时所建信道模型容量最大,在该角度分布下基于ULA信道模型的容量优于UCA和URA。
郑文添徐倬梁彦李飞翟曼
关键词:天线阵列
通信原理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3
2015年
通信原理课程是高等院校通信、电子、信息类学科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基于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对通信原理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在教学中引入科技前沿知识、采用基于Matlab的软件实验辅助教学以及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三点思路,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实践表明,采用通信原理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梁彦何雪云张翠芳
关键词:通信原理研究型教学模式MATLAB启发式教学
同相正交不平衡影响下的TDD MIMO-OFDM信道互易性补偿
2017年
为了弥补同相与正交(IQ)支路不平衡造成的时分双工(TDD)系统信道互易性损失,研究了接收机IQ不平衡影响下的TDD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信道互易性补偿问题。通过建立时域信道互易性补偿模型,提出了基于补偿矩阵的信道互易性补偿方法。通过设计导频符号并采用高斯消元法,提出了基于导频辅助的补偿矩阵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补偿TDD MIMO-OFDM系统的信道互易性,所获得的系统性能与具有理想IQ支路的系统相近。
梁彦宋荣方李飞季薇
关键词:时分双工多输入多输出
基于多路实值时延神经网络的大规模MIMO系统发射机射频失真补偿方案被引量:2
2021年
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具有频谱效率高、系统容量大的优势。然而由于发射机射频元件存在着技术、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大规模MIMO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种射频失真问题,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重要瓶颈。本文针对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非线性、同相/正交(In-phase/Quadrature,I/Q)支路不平衡、射频链路串扰等多种射频失真问题,提出基于多路实值时延神经网络(Real-Valued Timed-Delay Neural Network,RVTDNN)的大规模MIMO系统发射机射频失真补偿方案。该方案使用多个RVTDNN预失真网络对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补偿发射机的射频不理想特性,提高系统性能。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预失真网络超参数优化方案,与传统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超参数优化方案相比,该方案在种群数较小时可实现超参数优化,从而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焦斌梁彦季薇李汀李飞
关键词:量子遗传算法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中导频优化设计新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中导频资源开销的降低能够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一种导频序列优化方法,利用大规模MIMO系统中数目较大的天线阵列产生的信道矩阵在特定域呈现稀疏性质,压缩感知中恢复矩阵的互相关值的降低能够有效降低稀疏信号的估计误差,将压缩感知中恢复矩阵的设计应用于FDD下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中导频序列的优化。仿真结果显示,利用提出的算法得到优化的导频序列能够有效降低含噪声情况下MIMO系统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2~3dB。
胡培利何雪云梁彦
关键词:压缩感知信道估计
基于分形自仿射特性的混沌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了一类特殊非线性系统———混沌系统的局部预测问题。分析了分形的自仿射特性 ,将迭代函数系统(IFS)引入到混沌时间的预测中 ,从而将混沌预测问题转化为在相空间迭代寻找一个最佳的仿射算子和仿射子集 ,由此修正了最邻点的选取准则。从理论上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结合局部超平面近似法 ,给出了迭代预测算法。数字仿真表明了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一步预测的精度 ,还具有多步较好的预测能力。
熊刚赵惠昌梁彦
关键词:分形时间序列
基于MP算法的信道估计研究
该文研究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径衰落信道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tching pursuit(MP)算法的信道估计方法,并研究了其在信道慢衰落及快衰落环境中的应用以及这一信道估计算法和LMS自适应均衡算法的结合....
梁彦
关键词:信道估计MP算法
文献传递
统一混沌系统的状态Riccati方程同步法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改进的状态Riccati方程法,实现了统一混沌系统的状态同步控制.具有给定稳定度的状态调节器改善了系统同步过程的动态性能.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均说明误差系统是渐近稳定的,与传统状态Riccati方程法的对比仿真实验表明,系统同步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改善.
单梁梁彦李军王执铨
关键词:统一混沌系统混沌同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