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志明

作品数:28 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结石
  • 9篇取石
  • 7篇取石术
  • 7篇微创
  • 7篇经皮肾取石
  • 6篇肾取石术
  • 6篇经皮肾取石术
  • 5篇肾结石
  • 5篇微创经皮肾取...
  • 4篇输尿管
  • 4篇输尿管镜
  • 4篇术后
  • 4篇尿管
  • 4篇前列腺
  • 4篇微创经皮肾取...
  • 3篇增生
  • 3篇肾盂
  • 3篇手术
  • 3篇前列腺增生
  • 3篇腔内

机构

  • 19篇广州医学院第...
  • 8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港...

作者

  • 28篇桂志明
  • 19篇钟文
  • 14篇陈文忠
  • 12篇杨后猛
  • 12篇曾国华
  • 8篇曾国华
  • 8篇吴文起
  • 5篇李逊
  • 4篇刘宏伟
  • 4篇田焕书
  • 4篇柳建军
  • 3篇吴宏
  • 3篇雷鸣
  • 3篇何锦园
  • 3篇何永忠
  • 3篇叶木石
  • 3篇吴开俊
  • 2篇黄木春
  • 2篇苏劲
  • 2篇袁坚

传媒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2013年广...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结石外科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9
2009年
桂志明钟文曾国华
关键词: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开放手术
坦洛新胶囊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坦洛新胶囊加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坦洛新胶囊加用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加用山莨菪碱治疗,2组均在治疗时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观察2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排石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石率为63.3%高于对照组的1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洛新胶囊加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具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田焕书叶木石桂志明刘宏伟
关键词:间苯三酚肾绞痛疗效
后肾腺瘤临床诊治分析(附2例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肾脏后肾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组化、核型、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对2例肾脏后肾腺瘤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后标本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其核型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进行文献复习。结果镜下该肿瘤由大小不一的细胞排列成密集小管状、腺样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相;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后肾腺瘤预后较好。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胚胎性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与肾母细胞瘤、乳头状肾细胞癌等鉴别。
苏劲凌生涛桂志明许志坚
关键词:后肾腺瘤病理
输尿管电切镜在网状金属支架内纤维增生性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曾国华李逊杨后猛钟文陈文忠何永忠雷鸣桂志明
三聚氰胺相关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成分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应用不同方法对具有喂养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后导致的泌尿系结石进行成分分析,探讨三聚氰胺在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2008年9月至
吴文起曾国华陈文忠钟文桂志明
文献传递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变化对术后发热的影响被引量:99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中肾盂内压变化对术后发热的影响。方法采用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80例MPCNL手术患者肾盂内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肾盂内压等因素变化与术后发热的关系。结果80例患者术中平均肾盂内压14.72mmHg(1mmHg=0.133kPa),肾盂内压≥30mrnHg平均累积时间为116.06S,术后出现体温≥38.5℃者15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发热与性别(P:0.195)、年龄(P=0.641)、尿路感染(P=0.663)、术后血常规白细胞≥10×10^9/L(P=0.751)、术中肾盂内压曾≥40mmHg(P=0.662)不相关,而与感染性结石(P=0.000)、通道大小(P=0.029)、术中平均肾盂内压(P=0.036)、术中平均肾盂内压≥20mmHg(P=0.013)、肾盂内压≥30mmI-Ig时间(P=0.010)相关,术中肾盂内压≥30mmHg状态持续50S以上者术后发热率发生显著增高(P=0.024)。结论MPCNL术中肾盂内压总的趋势小于一般认为引起肾实质反流的极限(30mmHg)。术后发热与MPCNL导致的肾盂内压短暂性增高不相关,但肾盂内压≥30mmHg状态持续〉50S、总平均肾盂内压升高将引起术后发热发生率增高。
钟文曾国华杨后猛桂志明李逊吴开俊
关键词:肾造口术肾盂内压发热
TRPV5在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TRPV5是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TRP)vanilloid受体亚类成员之一,主要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中表达,是介导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钙主动重吸收的主要蛋白,在调控尿钙水平中发挥关键作用,其表达下降或活性降低可能导致尿钙水平增高。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尿钙增高是形成含钙尿路结石的主要因素之一。
桂志明曾国华吴文起钟文陈文忠何锦园
关键词:草酸钙结石鼠肾组织肾远曲小管活性降低
肾结石并肾盂癌的诊治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结石合并肾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1例术前IVU、B超及CT均提示肾盂癌,另6例IVU及B超均未发现肾盂癌,其中2例经术前CT检查发现肾盂内肿瘤性占位;2例PCNL术后因出血行CT检查发现肾盂肿物;1例PCNL术中发现肾盂肿物,后病理证实为肾盂癌;1例由肾切除术后病理证实。7例均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例因肾盂癌在皮肤切口处种植,后转移至全身多处,6个月后死亡。余6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肾盂癌复发或转移。结论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断较困难,应联合影像学、病理活检等对其筛查,以期尽早明确诊断。当作出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断后,应放弃对结石的治疗,尽快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
曾国华桂志明钟文吴文起陈文忠
关键词:肾结石肾盂癌
输尿管镜术并发输尿管穿孔的观察及护理
2013年
总结了泌尿外科38例输尿管镜术并发输尿管穿孔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配合,认为严密的临床观察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全程的心理指导以及正确的出院指导对输尿管镜术并发输尿管穿孔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吴婉红桂志明彭玲冯湛华
关键词:输尿管镜输尿管穿孔护理
383例膀胱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分别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明确,且术后肿瘤细胞分级明确(男性288人,女性95人,最大年龄89岁,...
欧阳新军王坚吴宏桂志明田焕书李尧章陈勇伟彭家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