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菡

作品数:26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缺血
  • 5篇急性
  • 5篇成像
  • 4篇血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影像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外来务工
  • 3篇外来务工人员
  • 3篇务工
  • 3篇务工人员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低钾
  • 2篇低钾性

机构

  • 26篇东莞市厚街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东莞市滨海湾...

作者

  • 26篇林菡
  • 19篇梅志忠
  • 18篇方浩威
  • 15篇黄晓芸
  • 14篇余映丽
  • 13篇陈建军
  • 12篇黄益洪
  • 11篇官少兵
  • 5篇曾焕忠
  • 3篇王明霞
  • 2篇付文金
  • 2篇彭兰芬
  • 1篇廖旺
  • 1篇万晓华
  • 1篇余洁玲
  • 1篇区俊兴
  • 1篇陈伟
  • 1篇陈远浩
  • 1篇邵发保
  • 1篇邓明明

传媒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8年7月在本院经临床脑脊液压力测定证实为低颅压性头痛的5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42岁,中位年龄37岁,脑脊液压力35~60mm H2O,临床典型症状表现为体位性头痛5例,伴有颈肩背痛4例,恶心、呕吐3例,头晕3例,合并焦虑症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贫血1例;磁共振(MRI)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凸面、大脑镰、小脑幕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T1WI呈等信号4例,低信号1例,T2WI和T2-Flair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增厚硬脑膜呈弥漫性均匀性明显强化,颅内静脉窦扩张5例,硬膜下积液3例,垂体增大3例,脑组织下移、大脑大静脉与直窦夹角变小3例,颈段脑脊液漏1例。结论低颅压性头痛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影像学表现为硬脑膜弥漫性均匀性增厚并强化、颅内静脉窦扩张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低颅压性头痛患者需行全脊柱MRI检查,排除有无脑脊液漏。
曾焕忠林菡区俊兴
关键词:低颅压性头痛脑脊液磁共振成像
东莞外来务工人员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信号知识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东莞外来务工人员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信号知识水平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原则,采用单纯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外来务工人员数量按额分配名额随机抽取10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对脑卒中知识、危险因素、预警信号、认知知识来源与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调查。结果东莞外来务工人员对于脑卒中知识、危险因素、预警信号的认知状况,其中对于脑卒中知识的认知最高,预警信号的认知最低。东莞外来务工人员对于脑卒中知识认知的知识来源主要为亲朋与电视,在报纸杂志、网络、学校教育、医生、书籍中的知识获取极为匮乏。结论东莞外来务工人员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信号知识获取途径少,相关医学知识水平偏低,需要积极加强多方面的宣传,从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水平和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王谏珠方浩威林菡
关键词:脑卒中
青年脑梗死发病和复发危险因素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发病和复发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18-45岁脑梗死患者226例,采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病因进行TOAST分类。选取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吸烟、饮酒、房颤、房扑、心肌梗死、心脏附壁血栓等危险因素为研究内容。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NIHSS分级与TOAST分类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青年脑梗死复发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复发14例,男11例(6.4%),女3例(5.6%)。NIHSS分级中轻度为主(75.2%)。而TOAST分类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最多(47.8%),不明原因者19.5%。NIHSS分级与TOAST分类无关(P=0.96);糖尿病和高血压与青年脑梗死发病和复发相关(分别为P=0.042,OR=3.91,95%CI 1.12-14.24;P=0.047,OR=4.21,95%CI 1.12-14.24)。结论:在青年脑梗死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和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
陈建军梅志忠林菡官少兵方浩威余映丽
关键词:青年脑梗死复发
PCMC联合Sandwich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本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探究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联合三明治(Sandwich)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本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本科教学的医学生86名,均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教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PCMC联合Sandwich教学法,教学内容同对照组,对比两组医学生的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成绩,医学生学习能力,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医学生对教学效果、授课方式以及学时安排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考试中基础知识以及病例分析的成绩较高,实践技能考试中技能操作能力、健康宣教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成绩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积极性、促进生生互动以及促进师生互动的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认为技能操作配合好、认为反馈和指导正确、认为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认为可巩固理论知识、认为可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认为可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认为可提高面对患者时的能力与信心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医学生对教学效果、授课方式以及学时安排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MC联合Sandwich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本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医学生成绩,医学生对教学结果评价更好,满意度更高。
黄晓芸黄晓芸林菡
关键词:神经内科教学效果教学成绩满意度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痫规范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痫规范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常规脑电图监测拟诊为癫痫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观察脑电图异常率、可疑脑电图异常率、脑电图大致正常率、不同监测时相的痫样放电发生率、确定癫痫样发作,不同监测时程与临床发作、异常痫样放电发生率的关系等。结果:10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占67.9%,可疑脑电图异常的占11.3%,脑电图大致正常的占20.8%;单纯睡眠期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睡眠期+清醒期以及单纯清醒期(P<0.05)。监测时程2 h的临床发作率最高,明显高于监测6 h、12h以及24 h(P<0.05);监测12 h的临床发作率明显高于6 h和24 h(P<0.05);不同监测时程的异常痫样放电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提高癫痫样异常放电检出率和临床发作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分型,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陈建军黄晓芸林菡官少兵方浩威
关键词:脑电图异常
脑卒中继发癫痫49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患者49例,根据患者癫痫发作时间,将早发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迟发性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治疗组1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历史性回顾。结果:观察组发病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两组患者的病灶,发现观察组病灶处于皮质层18例,对照组12例,病灶部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型脑卒中继发癫痫19例,缺血型脑卒中继发癫痫11例,对照组出血型脑卒中继发癫痫病12例,缺血型脑卒中继发癫痫病7例,两组患者的脑卒中继发癫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患者的身体机制、脑卒中并发时间等存在很大的差别,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陈建军林菡官少兵陈远浩
关键词:脑卒中癫痫迟发型早发型
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早期检测的意义以及脑出血后止凝血状态变化与继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对照组,2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脑出血患者在继发脑梗死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内皮素(ET-1)、P选择素(P-S)、蛋白C(PC)、D-二聚体(D-D)值。结果脑出血继发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FIB分别为3.96±1.53/2.77±0.68、2.86±0.44(均P<0.05);P-S分别为22.4±4.07、17.98±3.69、14.96±2.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C分别为3.24±1.25、5.70±1.52、6.56±1.64(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对早期预测和诊断继发脑梗死以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以FIB、P-C、P-S三个指标较为明显。
梅志忠彭兰芬万晓华邵发保方浩威余映丽陈建军林菡
关键词:继发脑梗死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脑出血
降钙素原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的测定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急性脑膜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感染类型不同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分不同时期测定其血清降钙素原(PCT)数值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细菌性脑膜炎在急性发病期,PCT值为(26.43±15.32)μg/L,显著高于正常值,经过治疗后3d、5d、7d,其PCT值分别为(5.85±5.43)μg/L、(0.21±0.26)μg/L、(0.06±0.12)μg/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病毒性脑炎组PCT在急性感染期和治疗后3dPCT水平分别为(1.64±3.25)μg/L、(0.83±3.12)μg/L,明显低于细菌性脑膜炎组(P〈0.05);两组患者CRP水平分别为(28.3±15.3)mg/L、(27.3±16.4)mg/L,无统计学差异(P〉0.05),CSF白细胞数分别为(287±15)×10^6、(17±5)×10^6、CSF蛋白分别为(1.68±0.36)mg/L、(0.67±0.32)mg/L,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有重叠。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在于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上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方浩威黄晓芸梅志忠余映丽林菡
关键词:降钙素原颅内感染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继发高血压脑病7例,子痫6例,子痫前期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急剧血压升高伴头痛15例,癫痫发作11例,意识障碍9例,视物模糊8例,精神异常5例,伴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4例;MRI主要表现为双侧枕顶叶多发皮层下白质较对称性异常信号改变,T1WI呈低信号,T2WI和T2-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CT表现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15例治疗后MRI复查,10例病灶完全消失,5例病灶减少、范围缩小。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数有基础疾病史,病变主要位于后循环供血区,以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经积极治疗后其信号具有可逆性,掌握以上特征对该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林菡曾焕忠方浩威黄益洪梅志忠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高血压磁共振成像
低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103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低剂量多时相CTA和CTP检查,对其侧支循环进行评估并与90天后mRS评分对照,对比单时相与多时相CTA评价侧支循环的差异,比较单时相CTA、多时相CTA和CTP评价侧支循环与预后的一致性。结果:81例患者于90天后行影像学及临床随访复查,男59例,女22例,年龄29~91岁,中位年龄57岁,病变血管位于右侧45例,左侧36例。单时相CTA、多时相CTA和CTP分别评价侧支循环良好组为31例、48例、49例,侧支循环不良组为50例、33例、32例;单时相CTA与多时相CTA评价侧支循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天后mRS评分预后良好53例,预后不良28例,单时相CTA vs预后、多时相CTA vs预后、CTP vs预后的Kappa值为0.355、0.712、0.660,多时相CTA和CTP评估侧支循环与预后的一致性均高于单时相CTA。结论:多时相CTA评估侧支循环及预后优于单时相CTA,低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检查是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可靠及有效方法,有助于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及评估预后。
曾焕忠邓明明冯战友林菡方浩威陈伟
关键词:CT灌注成像侧支循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