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血管
  • 4篇血管
  • 4篇角膜
  • 3篇角膜新生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内皮
  • 1篇单抗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信号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周细胞
  • 1篇眼表
  • 1篇眼表疾病
  • 1篇眼部
  • 1篇眼部碱烧伤
  • 1篇眼视网膜
  • 1篇眼视网膜脱离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林志荣
  • 4篇张朝然
  • 2篇徐建江
  • 1篇王文韬
  • 1篇章菊英
  • 1篇郑天玉
  • 1篇赵峰
  • 1篇王欣
  • 1篇洪佳旭
  • 1篇陈荣家
  • 1篇乐琦骅
  • 1篇李纲

传媒

  • 3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眼科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VEGF可溶性受体sFlt-1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受体(sFlt-1)是具有抗血管化作用的强力因子之一。新近发现其在正常角膜中亦有表达,并以高亲和中和抗体的形式与内源性VEGF-A结合,阻断其信号传导,抑制其促血管化作用。sFlt-1由Flt-1蛋白的胞外前6个结构域加上1个特异性31氨基酸尾部组成,是Flt-1的mRNA经交替拼接生成,且由于不存在跨膜区,sFlt-1以游离形式存在。在新生血管化角膜中,其含量及存在形式均发生改变,但其始动因素仍不明确。就近年有关sFlt-1的来源、存在形式、在角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展及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林志荣张朝然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角膜新生血管
巨大Salzmann结节1例被引量:1
2007年
患者男性,69岁,于2007年5月23日因“右眼痛伴流泪半年”入院。患者约16年前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脱离”,未手术。入院检查:右眼无光感,指测眼压Tn+2,结膜充血(+);角膜中央圆盘状白色病灶,裂隙灯下见病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内部有空泡样改变,直径约11mm,略小于全角膜直径,病灶外角膜尚有环形透明区;角膜缘处见少量新生血管,但未至白色病灶边界;前房消失,
林志荣陈荣家章菊英张朝然
关键词:右眼视网膜脱离结节入院检查角膜中央角膜直径结膜充血
上皮缺损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中VEGF与sFlt-1变化趋势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小鼠角膜上皮缺损与角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的关系,初步探讨新生血管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soluble VEGF receptor-1,sFlt-1)含量的变化趋势。方法正常成年雄性昆明小鼠294只,平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角膜缘损伤加角膜上皮刮除(A组)和单纯角膜上皮刮除(B组)2种处理,干预后1、3、5、7、10、14d取角膜,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及过碘酸-希夫染色,铺片,免疫荧光标记血管内皮细胞,非变性蛋白印迹分析各时间点结合态和游离态VEGF蛋白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对应时间点sFlt-1信使核糖核酸(message ribonucleic acid,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两组均成功诱导角膜新生血管。除第14天外,A组各时间点新生血管面积均高于B组,但前者上皮修复延迟,早期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亦较高,晚期角膜部分结膜化。A组各时间点VEGF总蛋白及游离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B组;sFlt-1 mRNA表达于早中期下降而后期上升。结论持续一定时间的角膜上皮缺损可相对减少sFlt-1的表达,增加游离VEGF,诱导血管生成;角膜缘损伤通过加重上皮缺损程度,增加血管形成。
林志荣张朝然
关键词:上皮角膜角膜新生血管化
眼表疾病诊疗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
刘祖国徐建江李炜陈文生梁凌毅李程胡皎月洪佳旭刘靖吴护平杨文照乐琦骅董诺林志荣
眼表疾病是眼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严重者可致盲,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该团队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20余项基金的资助下,历时20年,对眼表疾病的分子机制、诊断及治疗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一...
关键词:
关键词:眼表疾病疾病诊断
贝伐单抗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贝伐单抗(avastin)局部应用对小鼠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碱烧伤建立CNV模型,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A组贝伐单抗1mg/mL每日点眼2次;B组贝伐单抗3mg/mL每日点眼2次;C组贝伐单抗5mg/mL每日点眼2次;D组0.1%地塞米松每日点眼2次;E组生理盐水每日点眼2次。分别于术后3、7、14d观察CNV情况并拍照。术后第14天,处死全部小鼠,行CNV内皮细胞荧光标记,计算CNV所占全角膜面积的比例。结果各组CNV面积为A组(37.11±3.17)%、B组(29.75±3.56)%、C组(18.76±2.55)%、D组(20.91±2.75)%,E组(41.65±2.11)%。各组小鼠CNV面积依次为C组
赵峰徐建江郑天玉王欣林志荣李纲王文韬
关键词:贝伐单抗角膜新生血管眼部碱烧伤
血管周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微血管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组成。周细胞在促进血管成熟、维持血管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接触及复杂的分子信号联系,共同调节血管的形态和功能。周细胞是抗新生血管治疗的研究热点和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有关周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关系在眼科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林志荣张朝然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细胞抗新生血管细胞组成分子信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