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斌

作品数:106 被引量:91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学位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0篇角膜
  • 45篇激光
  • 42篇分子
  • 41篇准分子
  • 41篇准分子激光
  • 33篇磨镶术
  • 31篇原位
  • 29篇角膜磨镶术
  • 25篇近视
  • 24篇激光原位
  • 22篇激光原位角膜...
  • 21篇原位角膜磨镶...
  • 20篇准分子激光原...
  • 20篇准分子激光原...
  • 20篇LASIK
  • 19篇激光原位角膜...
  • 17篇准分子激光原...
  • 16篇屈光
  • 15篇术后
  • 14篇手术

机构

  • 66篇中山大学
  • 34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东莞市人民医...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市眼科医...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爱尔眼科医院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05篇杨斌
  • 40篇陈家祺
  • 37篇王铮
  • 23篇王铮
  • 22篇黄国富
  • 15篇邱平
  • 13篇周胜
  • 13篇张晓晓
  • 9篇林跃生
  • 9篇吴君舒
  • 6篇刘祖国
  • 6篇陈龙山
  • 5篇李春满
  • 5篇江先明
  • 5篇冯春茂
  • 4篇唐仕波
  • 4篇张醇
  • 4篇余克明
  • 4篇钟兴武
  • 3篇林小铭

传媒

  • 2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1篇中国实用眼科...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眼科研究
  • 4篇眼科新进展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实用眼科杂志
  • 2篇眼科学报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眼科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Eye Sc...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第七届全国角...
  • 1篇第九届全国病...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5篇1997
  • 9篇1996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罗莫司对低氧诱导下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盲式细针滑膜活检术获取RA滑膜组织,体外分离、培养、纯化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在常氧或低氧条件下予不同浓度的西罗莫司干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LS的HIF-1α、VEGF...
杨斌
关键词:西罗莫司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
文献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共焦显微镜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研究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屈光不正术后角膜出现的变化。【方法】对屈光不正30例(60只眼)患者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行共焦显微镜检查,与术后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术后多数术眼出现前弹力层及浅基质层皱折,层间出现反光较强的颗粒,术后早期基质细胞激活,激活范围与角膜瓣厚度负相关犤(136.2±18.1)μm犦,角膜瓣的实际测量值低于角膜瓣预期值(160μm),手术前后最浅层和最深层角膜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密度无差异。【结论】使用共焦显微镜检查发现LASIK术后层间出现微小皱褶和碎屑,角膜瓣实际厚度低于预期值,角膜基质细胞被激活,角膜瓣越薄反应范围越广。
杨浩江杨斌王铮陈家祺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屈光不正共焦显微镜角膜基质细胞
抗人B细胞淋巴瘤单克隆抗体B159-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免疫毒素的制备及效应
杨斌
关键词:抗病毒蛋白免疫毒素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屈光欠矫的再手术矫正
杨斌陈家祺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高度近视
四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分析OrbscanⅡ、AS—OCT和Pentacam测量术前检查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同超声测厚仪的差异和一致性。方法连续选取行术前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90例(180只眼),对每位患者分别用超声测厚仪、OrbscanⅡ、AS—OCT和Pentacam四种仪器测量其CCT,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了配对t检验、简单线性相关和Bland—Altman分析。结果超声测厚仪、OrbscanⅡ、AS—OCT和Pentacam测量CCT平均值分别为(542.1±30.4)μm、(541.1±37.1)μm、(530.3±29.3)μm和(544.9±28.7)μm。超声测厚仪和OrbscanⅡ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测厚仪和AS—OCT、Pentacam之间的差别分别为(11.7±8.9)μm(P〈0.01)、(-2.8±11.0)μm(P〈0.01)。线性相关显示超声测厚仪和OrbscanⅡ、AS—OCT、Pentacam三者间分别存在正相关(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超声测厚仪与OrbscanⅡ、AS—OCT、Pentacam三者间有较好的一致性,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37.4-+39.3μm、-5.6-+29.1μm、-24.4~+18.8μm。结论对于准分子激光术前患者角膜厚度的测量,三种方法同超声的一致性好,都可用来测量角膜厚度,其中OrbscanⅡ的测量值大小受其声速系数的影响、AS—OCT同超声的一致性最好、Pentacam的测量值同超声最接近。但完全替代使用还须慎重。
江先明杨斌王铮黄国富罗晓阳张晓晓周胜
关键词:超声测厚仪ORBSCANPENTACAM一致性
治疗性角膜移植的系列研究
陈家祺刘祖国王铮龚向明陈龙山杨斌杜念祖林跃生冯春茂谢汉平黄挺许洪淘
本系列研究修订了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分型标准,建立了一整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彻底切除病灶+各种类型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并首次局部应用FK506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应用此方案治疗蚕蚀性角膜溃...
关键词:
关键词:角膜溃疡人工角膜移植术
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了解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联合红外线制导眼球主动跟踪系统行近视 L ASIK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 WAVEL IGHT公司 AL L EGRETTO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及法国 MORIA- 2角膜板层刀对 16 30例 (3174眼 )近视患者行L ASIK治疗。结果 :术前屈光度 - 0 .75~ - 9.0 0 DS[(- 4 .0 9± 1.35 ) DS]2 96 2眼 ,术后 6个月裸眼视力 (UCVA) 98.8%达 0 .8以上 ,92 .4 %达 1.0以上 ,术前屈光度 - 9.2 5~ - 19.75 DS[(- 9.4 5± 3.6 6 ) DS]共 2 12眼 ,术后 6个月裸眼视力 75 .9%达 0 .8以上 ,5 2 .8%达 1.0以上。实际矫正度在预期矫正度± 0 .5 D范围内占 90 .7% ,± 1.0 0 D范围内占 97.4 %。术后出现屈光回退 33眼 (1.0 4 % )。主要并发症 :术中角膜上皮部分松脱 7眼 ,术后角膜瓣翻转移位 1眼 ,术后角膜上皮植入 5眼。未发现偏心切削、中央岛及不规则散光现象。结论 :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联合红外线制导眼球自动跟踪治疗近视安全、可靠 ,精确度高 ,可预测性强 ,值得推广应用。
卢林德杨斌覃小平宋强何乾孙银辉谭淑媛杨静
关键词: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近视
干冻异体硬脑膜在上睑下垂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1996年
干冻异体硬脑膜在上睑下垂治疗中的应用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医院杨斌,陈家祺,刘金陵,彭鸿均,王铮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病,由于其不仅会妨碍正常的视功能发育,还明显影响患者的外观,所以常需手术治疗。我们用经冷冻干燥后保存的同种异体硬脑膜...
杨斌陈家祺刘金陵彭鸿均王铮
关键词:眼睑下垂
表面角膜镜片术治疗Terrienˊs边缘角膜变性初步报告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探讨用表面角膜镜片术治疗严重的Terrien's边缘角膜变性的效果方法:全部病例为严重的周边角膜环形或部份变薄,厚度小于正常1/3,用带2mm环形巩膜的全角膜板层移植片移植到去除上皮的角膜植床。手术前及手术后定期行角膜曲率,散瞳验光检查。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期间,镜片全部透明。术前角膜散光平均11.5D,术后散光平均3.9D。术后矫正视力除一例稍降外,3例有提高。术后合并症和其它表面角膜镜片术一样,主要是镜片下混浊。本组一例因层间上皮植入性混浊位于视轴区而作了镜片更换术。结论:角膜表面镜片术治疗严重Terrien's边缘角膜变性,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它不但增加病变区的角膜厚度,而且手术是在角膜表面操作,不损伤Bowman氏膜,使中央角膜透明度得以保护。同时也降低角膜的散光度。眼科学报1997;13:79~81。
陈龙山陈家祺杨斌刘祖国冯春茂林跃生王铮
关键词:角膜移植
飞秒激光及机械刀制备兔眼角膜瓣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微型机械角膜刀制备角膜瓣愈合后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0只,全麻下双眼分别用微型角膜刀及飞秒激光来制备角膜瓣。术后1d、3d、1周、1月、3月、6月行裂隙灯照相。术后6月全麻下处死兔,剜除双眼,将离体角膜片固定在改良的人工前房上并联合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机械刀制备的角膜瓣厚度(107±27)μm,飞秒激光角膜瓣的厚度(107±18)μm,两组角膜瓣的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前房压力的增加,中央前房深度不断增加,在压力60、75mmHg时机械刀组前房深度分别增加(0.25±0.06)mm、(0.30±0.06)mm;而飞秒激光角膜瓣组增加(0.18±0.03)mm、(0.22±0.06)m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前房压力的升高,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逐渐增加,在前房压力达到30mmHg以上时角膜曲率趋于稳定;角膜后表面曲率在前房压力超过30mmHg时飞秒激光及机械刀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前房压力的升高,角膜厚度及角膜的体积变小,前房容积增加,但各压力梯度下飞秒激光及机械刀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眼内压状态下,与微型机械角膜刀相比,飞秒激光制备的角膜瓣在角膜愈合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及角膜前突变化更小;飞秒激光制备角膜瓣具有更好的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
张波顾建军周胜黄国富杨斌王铮
关键词:角膜飞秒激光微型角膜刀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