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家祺

作品数:425 被引量:3,835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6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7篇专利

领域

  • 40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89篇角膜
  • 97篇角膜移植
  • 68篇细胞
  • 46篇手术
  • 44篇移植术
  • 44篇术后
  • 36篇内皮
  • 36篇角膜溃疡
  • 31篇眼表
  • 29篇板层
  • 28篇结膜
  • 28篇激光
  • 28篇分子
  • 26篇羊膜
  • 26篇外科
  • 25篇准分子
  • 25篇准分子激光
  • 25篇免疫
  • 25篇膜炎
  • 22篇上皮

机构

  • 249篇中山大学
  • 157篇中山医科大学
  • 15篇暨南大学
  • 14篇中山医科大学...
  • 9篇深圳市眼科医...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4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赣南医学院
  • 3篇河南省眼科研...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昌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22篇陈家祺
  • 97篇刘祖国
  • 68篇袁进
  • 65篇周世有
  • 60篇林跃生
  • 58篇黄挺
  • 43篇陈龙山
  • 42篇王智崇
  • 40篇杨斌
  • 33篇顾建军
  • 33篇陈龙山
  • 31篇冯春茂
  • 30篇邵应峰
  • 30篇张梅
  • 27篇王铮
  • 26篇王铮
  • 22篇肖启国
  • 20篇黄挺
  • 18篇谢汉平
  • 14篇孙明霞

传媒

  • 81篇中华眼科杂志
  • 77篇中国实用眼科...
  • 41篇眼科研究
  • 32篇眼科学报
  • 19篇眼科
  • 15篇眼科新进展
  • 8篇中山大学学报...
  • 7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实用眼科杂志
  • 5篇国外医学(眼...
  • 5篇中国眼耳鼻喉...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第七届全国角...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3篇眼外伤职业眼...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眼视光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22篇2009
  • 22篇2008
  • 37篇2007
  • 41篇2006
  • 26篇2005
  • 24篇2004
  • 32篇2003
  • 26篇2002
  • 22篇2001
  • 33篇2000
  • 17篇1999
  • 15篇1998
  • 13篇1997
  • 12篇1996
4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角膜移植术后移植排斥反应及继发性青光眼的防治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全角膜移植术后移植排斥反应和继发性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全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角膜移植患者50例(50只眼)。手术方式包括带周边巩膜环的创缘叠加式缝合全角膜移植或移植片和植床边对边缝合的全角膜移植。术后眼表面分别应用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环孢素(cyclosporin,CsA)预防和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应用房水引流植入物或睫状体冷凝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比较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27个月。总的眼球保存率是96%,角膜移植片透明率是42%,手术后获得了超过0.05以上的视力16例,最好视力为1.2。FK506组的最终视力和术后12个月移植片透明率均高于CsA组(P<0.01和P<0.05)。FK506组和CsA组术后12个月的移植片透明率分别是61%和24%。与边对边缝合全角膜移植相比,叠加式缝合全角膜移植能明显降低手术后青光眼发生率(P<0.01)。房水引流植入物和睫状体冷凝术均可有效控制全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但睫状体冷凝术的并发症较严重。结论通过改良手术技术,应用强效免疫抑制剂FK506和房水引流植入物,全角膜移植术不仅可以挽救角膜严重损毁的眼球,而且可以使患者的视力得到较好的恢复。
陈家祺刘永民袁进黄挺周世有陈龙山
关键词:环孢素移植排斥反应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角膜板层口袋术联合浅基质注射美容染色角膜白斑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探索一种对致密角膜白斑进行有效美容的角膜染色术。方法以皮肤美容专用的无菌墨汁做染色剂,对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从化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8例无视力且视力恢复无望的角膜致密白斑患者,采用角膜基质板层口袋联合角膜基质内注射无菌墨汁行美容性角膜染色。结果术后随访12~16个月,平均(14.1±1.8)个月。所有患者角膜白斑均被黑染,着色均匀,和术后初期比较黑色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角膜基质板层口袋联合角膜基质内注射无菌染料进行角膜染色术,是一种效果好且安全可靠的角膜美容方法。
罗平陈家祺曾鹏周光华周世有
关键词:角膜白斑
加强对角膜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被引量:73
2000年
陈家祺刘祖国
关键词:角膜疾病细胞凋亡角膜移植角膜地形图
散瞳前后瞳孔中心偏移对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根据散瞳后的瞳孔中心调整切削区对波前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疗效的影响。方法瞳孔直径为6mm时高阶像差均方根(RMS)>035μm的近视患者32例(63只眼),随机分为A、B两组,接受Zyoptix个体化LASIK手术。A组以瞳孔中心为切削区中心,B组则根据测得散瞳后瞳孔中心的偏移量对切削区中心作相应调整。结果散瞳后瞳孔中心平均发生(0173±0114)mm的偏移,最大达051mm。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前像差检查显示手术前后彗差的差值分别为(0025±0137)和(0097±0118)μm(t=2131,P=0037),而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彗差的矫正效果优于A组。结论散瞳后瞳孔中心普遍发生偏移,根据其偏移量在术中对切削区中心作相应调整可提高彗差的矫正效果。(中华眼科杂志,2005,412426)
王铮杨斌黄肖虹黄国富邱平陈家祺
关键词:散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个体化波前
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严重且复杂的大泡性角膜病变行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LEK)的可行性、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采用非随机回顾性连续病例研究。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对15例(15只眼)严重且复杂的大泡性角膜病变行无缝线DLEK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2例联合睫状体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例联合人工晶状体摘出术,1例联合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术后4—6个月,4例无晶状体眼行睫状体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复查视力、角膜散光、角膜曲率及内皮细胞密度,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深板层内皮植片的愈合情况。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时间点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后13例植片与植床贴附良好;1例植片移位,经重新复位后贴附良好;1例层间积液,5d后吸收。随访期内,所有植片均透明。5例(33.3%)植片与植床边缘间有约0.5—1.0mm宽的裂隙,其中2例(13.3%)在裂隙处上皮面出现小水泡,分别于术后2周和3个月后消失。术后4例(26.7%)裸眼视力为0.4,3例(20.0%)裸眼视力为0.3,4例(26.7%)裸眼视力为0.2,1例(6.7%)裸眼视力为0.1。术后6、9及12个月,角膜散光度数分别为(2.80±0.70)D、(2.60±0.70)D及(2.20±0.60)D(F=5.591,P=0.090);角膜曲率分别为(43.60±1.90)D、(44.10±1.30)D及(44.10±1.00)D(F:1.515,P=0.237);术前、术后6、9及12个月,角膜厚度分别为(666.1±70.6)la,m、(544.5±30.9)μm、(538.2±34.7)μm及(532.4±41.6)μm(F=32.692,P=0.000)。术后内皮细胞密度为(1915.7±90.8)个/mm^2。结论严重且复杂的大泡性角膜病变行无缝线DLEK是安全、有效的,但通常需联合其他的眼前段手术。DLEK术后4—6个月,无缝线的�
黄挺王玉娟高娜王涛陈家祺
关键词:角膜移植眼外科手术角膜疾病
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穿孔45例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角膜穿孔的治疗价值。方法 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穿孔、细菌性和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及热或化学伤继发角膜穿孔等 45只眼,观察手术后的眼球保留;移植片透明性;术后视力等指标。结果44只术眼(97.8%)得到保留,手术后1年,单疱病毒性角膜溃疡穿孔的移植片透明为65.5%,细菌性和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移植片透明为38.5%,热或化学伤角膜穿孔的移植片透明为33.3%,共有24只眼(53.3%)获得了0.05以上的视力。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角膜穿孔的有效方法。
谢汉平陈家祺
关键词:角膜溃疡角膜移植角膜穿孔
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早期眼表变化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眼表的早期改变。方法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7例(42眼)分别于矫正术术前及术后1d、7d、1个月和3个月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下睑泪河高度测量和比较,询问和记录患者不适感。结果患者术后1d和7d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明显增多,分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7,P2=0.006)。而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与术前比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上睑肌缩短术及额肌肌瓣悬吊术后眼表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受到损害。在使用人工泪液及眼膏的情况下,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无明显变化,手术方式对眼表的改变无明显差异。
田妮郑永欣周世有陈家祺黄丹平刘金陵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眼表泪膜干眼
角膜基质诱导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31
1999年
目的:探索角膜基质接触诱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别在去上皮的新西兰白兔表层角膜缘基质上、晶状体上皮细胞饲养层上培养ES-D_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使其形成复层细胞,一段时间后,行扫描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I.ES细胞在新鲜表层角膜缘基质上增殖缓慢,2~3周形成较大细胞集落,光镜下细胞形态单一,体积较正常ES细胞大,电镜下细胞核已演变为细长形,移植到裸鼠皮下2周形成上皮样细胞复层,电镜下可见微绒毛,而角膜基质非上皮面的ES细胞仍保持其小细胞状态不变。2.晶状体上皮细胞与ES细胞共培养只能延缓其分化时间,不能诱导其定向分化。结论:表层角膜缘基质具有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的潜能,体外培养条件下可能不发生晶状体诱导的第三级胚胎诱导。眼科学报1999;15:195-198。
王智崇葛坚陈家祺黄冰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角膜基质定向分化角膜移植
植入性虹膜囊肿11例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植入性虹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收集11例植入性虹膜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术前超声生物显微镜明确囊肿病变范围及毗邻关系,施行虹膜囊肿切除或联合手术,切除组织行HE染色。结果囊肿切除联合节段虹膜切除术5例;囊肿切除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4例,其中1例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囊肿切除联合异体巩膜修补1例;内窥镜下经睫状体切除囊肿1例。术后平均视力0.3,眼压14-22mmHg(1kPa=7.5mmHg),观察期内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彻底的联合手术摘除是植入性虹膜囊肿首选的治疗方法,超声生物显微镜指导下囊肿彻底切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王炳亮陈家祺周世有袁进
关键词:虹膜囊肿超声生物显微镜囊肿切除
阳离子聚合体介导下角膜基质注射GFP基因及其表达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角膜层间注射阳离子聚合体/质粒复合物转染角膜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微量进样器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质粒PEGFPC2和阳离子聚合体的混合溶液16μL注射于Wistar大鼠角膜基质,对照组注射等量NS。注射后不同时间点(1、3、14、21d)收集角膜行HE染色、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电镜证实角膜细胞内可见PEI/DNA颗粒。HE染色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角膜1d后GFP开始表达,3d时达到高峰,全角膜均表达阳性,21d时仍有微弱表达。对照组角膜未见荧光表达。结论角膜基质注射阳离子复合体包装的质粒可将外源性基因安全地、相对高效地转入角膜组织。
袁进陈家祺周世有陈海
关键词:角膜基因转染绿色荧光蛋白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