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耀宇

作品数:92 被引量:30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角膜
  • 18篇激光
  • 17篇视网膜
  • 17篇手术
  • 17篇网膜
  • 11篇病变
  • 10篇早产
  • 10篇早产儿
  • 10篇早产儿视网膜
  • 10篇早产儿视网膜...
  • 10篇早产儿视网膜...
  • 10篇视网膜病
  • 10篇视网膜病变
  • 10篇产儿
  • 9篇分子
  • 8篇准分子
  • 8篇准分子激光
  • 8篇LASIK
  • 7篇调制传递函数
  • 7篇术后

机构

  • 65篇北京军区总医...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空军军医大学...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宝鸡市人民医...
  • 1篇包钢集团第三...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89篇李耀宇
  • 32篇邱岩
  • 25篇翟国光
  • 21篇王宗华
  • 19篇邸玉兰
  • 12篇郑艳珍
  • 11篇舒斯云
  • 10篇白华
  • 10篇包新民
  • 10篇郭凌菱
  • 8篇黄秋闽
  • 7篇屈哲
  • 7篇张燕
  • 6篇何涛
  • 6篇吴文龙
  • 5篇李秋平
  • 5篇雷英杰
  • 4篇张东杲
  • 4篇游思维
  • 3篇丁国鹏

传媒

  • 13篇国际眼科杂志
  • 12篇人民军医
  • 7篇中华眼视光学...
  • 4篇华北国防医药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眼...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20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缺氧对兔视网膜Nogo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在高原环境下Nogo在北京青紫蓝兔视网膜中的表达和分布。方法:北京青紫蓝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4只,分别喂养于高原环境和亚高原环境中1,3,7,10,14d取出兔眼球,制成蜡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视网膜中Nogo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在高原环境下Nogo在兔视网膜中的表达增多,7d达到高峰,持续到10,14d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环境下,Nogo在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燕振国秦萍瑛李耀宇
关键词:视网膜勿动蛋白免疫组化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24例低视力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之一[1]。较多文献[2-3]报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效果,与手术方法、患者基础疾病及白内障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近期,我们对2009年1月—2010年5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4例(24眼)术后低视力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白华何涛邱岩王宗华邸玉兰李耀宇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低视力黄斑病变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230眼)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男115例(121眼),女100例(109眼),年龄30~89(平均59.5)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50例(160眼),外伤性白内障15例(15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5例(5眼),代谢性白内障30例(35眼),先天性白内障15例(15眼)。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的眼数术后1d,1wk,1mo分别为115眼(52.3%),163眼(74.1%),192眼(87.3%)。10眼视力没有提高。主要原因:(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眼;(2)老年性黄斑病变2眼;(3)高度近视眼底改变2眼。结论:此项手术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可靠,适应证广,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张燕王国甫李耀宇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植入小切口
成年大鼠视网膜中脑红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分布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电镜下观察正常成年大鼠视网膜中脑红蛋白(Ngb)的表达。方法:用电镜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法研究Ngb在成年大鼠视网膜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Ngb在视网膜除外核层和视锥视杆层的外节段以外的其它各层均有分布。在细胞层Ngb定位于细胞的胞质内,线粒体周围多见,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的管腔外侧也可见Ngb阳性着色;在丛状层Ngb分布于突触前成分的突触小泡之间。结论:Ngb的特殊亚细胞分布提示其与神经元供氧的紧密关系。
徐琼黄晓峰魏小燕武明媚丁国鹏李耀宇
关键词:脑红蛋白视网膜
大鼠P物质在纹状体内的正常分布及其与脑内其他结构延续的免疫组织化学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了解大鼠纹状体内 P物质的分布及其与脑内其他重要结构如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系统内 P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 .方法 对大鼠脑进行连续冠状和矢状组织切片 ,尔后进行 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结果 冠状切面上 ,大鼠纹状体内 SP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纹状体的边缘区内 ,主要为背腹走向的阳性纤维 .苍白球的内侧缘亦有一条呈背腹走向的 SP免疫阳性纤维带 .杏仁核的 SP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杏仁中央核和杏仁内侧核 ;其中杏仁中央核的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与边缘区内的阳性纤维相联系 ,而杏仁内侧核的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与苍白球内侧缘的阳性纤维相联系 .边缘区内的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在背侧又与终纹床核内的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相联系 .矢状切面上 ,黑质网状部和致密部内有较多的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分布 ,黑质的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向嘴侧通过未定带、底丘脑核跨过内囊与脚内核、苍白球、无名质与纹状体边缘区、斜角带水平部和嗅结节岛内的 SP免疫阳性纤维或细胞发生联系 .结论  SP在纹状体、苍白球、杏仁核。
李耀宇舒斯云包新民吴文龙
关键词:P物质纹状体边缘区黑质杏仁核
大鼠脊髓切断术后神经纤维残留量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被引量:29
2001年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下胸段脊髓切断术后是否出现神经纤维残留 ,以及神经纤维残留量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取 12只成年大鼠 ,以尖刀片沿椎管骨壁横切下胸段脊髓。术后定期观察截瘫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8周处死动物 ,灌注后取损伤部位及其上下节段脊髓 ,矢状冰冻切片 ,抗神经丝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观察有无残留神经纤维 ,计算机技术重建脊髓横断面 ,确定残留纤维的部位及其所占脊髓横断面的比例 ,并分析残留纤维数量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42 %动物出现程度不等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其脊髓横切处腹侧或腹外侧有数量不等的神经丝免疫反应残留纤维 ,并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以尖刀片横切大鼠脊髓的常用方法 ,易造成脊髓神经纤维的残留 ,少量残留纤维即可引起后肢运动功能相当程度的恢复。因此 ,在评价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时 ,必须首先确定损伤是否完全。
陈秉耀游思维刘惠玲李耀宇王颖焦西英鞠躬
关键词:脊髓全横断脊髓不全损伤运动功能恢复
机械性眼外伤检查与诊断被引量:7
2012年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损伤,致盲率高,是单眼盲的首要致病原因。在眼外伤中,机械性眼外伤发生率居首位,一般分为钝挫伤、穿通伤和异物伤等,战时容易发生弹片伤和爆炸伤,平时容易发生钝挫伤。进行全面细致的眼科检查,做出正确诊断,对挽救机械性眼外伤患者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王宗华李耀宇陈思杨
关键词:机械性眼外伤
脑红蛋白在大鼠眼球中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NGB)在正常大鼠眼球中的分布。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NGB在正常大鼠眼球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NGB主要存在于视网膜中,在虹膜、睫状体和视神经中亦有一定量的表达,在眼球内的其他组织中则没有表达。该蛋白在所有神经元中均有高强度的表达,但不存在于视网膜的色素细胞层中。其中,在视网膜的丛状层和光感受器的内节中分布最多,这与视网膜的耗氧部位线粒体的亚细胞定位基本一致。结论NGB可能是一种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很相似的呼吸蛋白,在视网膜的氧供和氧消耗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与许多视网膜缺血缺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李耀宇刘惠玲童绎白华王宗华杨薇邸玉兰
关键词:脑红蛋白视网膜免疫组织化学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合理的筛查标准。方法对出生体重≤2500g,胎龄≤37周患儿进行ROP筛查,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共筛查275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发现ROP38例(13.82%);出生体重≤1500g组,~2000g组,~2500g组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胎龄≤30周组,-32周组,≥33周组间ROP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OP早产儿的吸氧时间明显高于无ROP组(Z=5.292,P=0.000),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χ^2=30.597,P=0.000),多胎与单胎间发生RO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8,P=0.387),ROP发病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机械辅助呼口等因素相关。结论出生体重越低,出生胎龄越小,吸氧时间较长,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ROP患病率越高。早产儿应及时检查眼底,尽早发现ROP。
王宗华黄秋闽李耀宇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切口愈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3年
RK手术后角膜切口的愈合对于了解和预测术后屈光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活体同焦点显微镜不仅可以动态测量切口的变化,而且可对活体在细胞水平进行系统观察和生物学分析。角膜的切口愈合过程为双相性,即收缩前相和收缩相。切口的增宽并非角膜水肿所致,切口的收缩则是由于角膜细胞转变成类肌纤维细胞以及应力纤维的合成所致。RK术后伤口的张开与角膜曲率的改变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李耀宇张东杲
关键词:角膜切开术愈合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