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申
- 作品数:63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由中外历史上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变革引发的思考
- 们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回顾与考察中外历史上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时,引发了我们几点深切的思考:其一,渐进式的、环环紧扣的改革更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其二,历史上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往往以私立或民办学校为先导;其三,在中西课...
- 李申申黄思记
-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改革历史演变
- 基础教育的中国特色:建构以“情”为根基的主体发展观被引量:10
- 2005年
- 在中西方传统教育发展观中,中国重“情”的交融,西方重个性的张扬和主体意识的激发。而当代中西方教育发展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中国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十年“文革”的深远影响,造成情感优势因素在教育中的缺失,及对当代所需求的个性化教育和主体意识激发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地准确和升华;西方是高度发达的科技与西方文明条件下对其片面使用所产生的矛盾和长期以来片面主体性的膨胀,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失衡,由此引发西方教育家们对情商(EQ)的探寻与呼唤。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于,建构以“情”为根基的主体发展观。在这一过程中,应以历史的厚重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架起桥梁;以辩证思维的睿智寻求中西方的优势互补;以关乎民族危亡的高度选拔、培育、训练教师。
- 李申申
- 关键词:基础教育情感因素
- 我国高等教育传统之历史考察
- 2018年
- 建设教育强国,开展"双一流"建设,必须充分挖掘我国高等教育的内生资源,以实现优秀高等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最具本原价值的内容主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以思想原创为大学生命的真谛、寓道德规范教育于教育教学之中的育人方法、自由平等的学术争鸣风气、基于"道"和"情"的融洽师生关系,以及注重质疑论辩的古典研讨性教学方法。
- 徐晓飒李申申
- 当前教育学学科理论研究中方法论层面的反思
-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学学科的理论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总体趋势是走向以人为本与辩证思维。但是,在方法论层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内在矛盾:放眼全球与惟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和话语是举构成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矛盾;华丽的辞藻、思辨...
- 李申申吕旭峰
- 关键词:教育学学科以人为本辩证思维方法论教育理论
- 文献传递
- 教育智慧使教师由优秀而伟大
- 2019年
- 教师职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同无生命的东西打交道,甚至也不是同有生命而无情感、无思想的生物打交道,而是同既有生命又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打交道。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以及教育机智的不可或缺性。
- 李申申
-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家受教育者
- 弘扬具身德育文化传统 优化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被引量:7
- 2020年
- 优化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同时重视传统德育具身性资源的巨大功能。当代具身德育概念的提出为传统德育具身性的彰显提供了契机。中国传统德育的具身性特质包括:融入现实生活情境的实践品格、内在超越的价值追求和德福一致的幸福观。因而,传统德育的具身性为立德树人教育事业提供了坚实文化根基:其一,传统德育的具身性启发了当代德育的身心合一实现路径;其二,传统德育具身性的实践品格将"良心""良知"提到了当今德育的重要位置;其三,传统德育具身性的圆融性特质为马克思主义幸福教育观提供了传统文化土壤。
- 李申申常顺利
- 关键词:立德树人传统德育
- 两难选择: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被引量:1
- 2002年
- 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不断地面临着两难选择 ,但当时未能予以重视而往往采取了简单化的方法和策略 ,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历程中 ,也曾面临着两难问题 ,但迫于功利性目的 ,也往往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 ,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当代的人们不得不进行重新反思。
- 李申申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发展教育改革
- 感恩教育浅论
- 2007年
- 文章在史学观和系统论的视角下,对现实社会中感恩意识的缺失进行审视,探究其症结和缘由,提出重构感恩教育的方略,倡导理性化的感恩。
- 李申申王为民
- 关键词:感恩意识感恩教育
-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得失与启示被引量:16
- 2002年
- 20世纪美国中小学的两次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定一借鉴价值。在处理儿童心理与学科逻辑结构、功利性目标课程与超功利性目标课程、现代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方法手段、活动课程与班级授课等的关系时,多一些辩证思维,少一些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度”,在传统、现实和未来之间架起坚固的桥梁。同时,尽力使广大一线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意图,并掌握有关操作性层面的艺术和技术。
- 李申申
-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教育的基本特征——一种具身性教育的永恒魅力
- 2016年
-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即身而道在”:精神修养与身体成长融合为一,身体是精神修养的承载者和发源地,它孕育着精神、包含着精神、践行着精神。人对“道”的追寻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每一个体都是自身成道的主体,即“人皆可以为尧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的具身性教育传统显现出超越时空的价值与魅力:这种教育是对灵肉二分、架空理性的二元思维的超越:是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过度强调肉体感官享受的对抗:为复杂的当代社会提供了高水平思维。
- 李申申李志刚
-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性教育精神修养二元思维教育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