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新

作品数:1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纳米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阵列传感器
  • 4篇酚类
  • 3篇电纺
  • 3篇纤维膜
  • 3篇静电纺
  • 2篇多酚
  • 2篇多酚氧化
  • 2篇多酚氧化酶
  • 2篇多酚氧化酶活...
  • 2篇氧化酶活性
  • 2篇油性
  • 2篇阵列
  • 2篇三氯
  • 2篇三氯硅烷
  • 2篇疏油性
  • 2篇数字成像

机构

  • 16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6篇李永新
  • 9篇黄卉
  • 4篇孙悦
  • 4篇张凌
  • 3篇李娇
  • 3篇张浩
  • 2篇白娟
  • 2篇王静
  • 2篇王浩
  • 2篇赵波
  • 1篇姚雷
  • 1篇晁单明
  • 1篇何立兵
  • 1篇刘春
  • 1篇张万金
  • 1篇王策
  • 1篇卢晓峰
  • 1篇张超慧
  • 1篇查恩爽
  • 1篇李振宇

传媒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2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的酚类污水治理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污水除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的酚类污水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酚类水体中加入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一定时间后,酚被纳米酶催化氧化发生聚合,产生沉淀,同时通过过...
李永新孙悦白娟陈思源贾昕黄卉
一种基于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的酚类污水治理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污水除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的酚类污水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酚类水体中加入具有漆酶活性的纳米酶UMP‑Cu,一定时间后,酚被纳米酶催化氧化发生聚合,产生沉淀,同时通过过...
李永新孙悦白娟陈思源贾昕黄卉
一种负载大蒜素的抗菌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活性食品包装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负载大蒜素的抗菌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包括:大蒜素抗菌剂、聚合物PVP和PVB;所述PVP和PVB之和占总溶液质量的10%;所述的大蒜素抗菌剂占总聚合物质量的10%。所...
黄卉宋玉东李永新张浩李佳丽贺红梅
一种基于天然色素花青素的糖类区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然提取物花青素的糖类区分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基于花青素颜色变化的比色阵列传感器检测体系,为不同糖类的鉴别区分提供了新方法。不同分析物与不同活性中心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色度变化,产...
张凌闫姝君黄卉李永新李娇
文献传递
一种吸附染料刚果红的静电纺丝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染料刚果红的静电纺丝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静电纺丝的纤维固定Bpy‑Cu,得到Bpy‑Cu/聚丙烯腈静电纺丝膜,能有效防止Bpy‑Cu在水中因聚集引起的不稳定,使之在静电纺丝纤维上均匀分布。本发明...
黄卉李佳丽李永新雷璐潞杨晓玉宋玉东宋冬辉
一种基于多酚氧化酶活性纳米酶的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酚类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酚氧化酶活性纳米酶的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其包括:(1)阵列传感器的制备;(2)不同酚类污染物的判别分析;(3)同种酚类物质不同浓度的判别分析;(4)两种酚类物质混合后的判...
李永新杨晓玉张雯婧黄卉孙悦宋冬辉
高压静电技术制备的微纳米网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电喷离子化技术和高压静电纺丝技术是两种基于高压电场使导电流体产生高速喷射的原理发展而来的技术,是简单有效制备微纳米结构材料的方法。高压静电技术的设备简单,产量相对于多数其他制备微纳米材料的方法要大很多,而且成熟的机械设计...
李永新
关键词:微纳米材料介电常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天然色素花青素的糖类区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然提取物花青素的糖类区分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基于花青素颜色变化的比色阵列传感器检测体系,为不同糖类的鉴别区分提供了新方法。不同分析物与不同活性中心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色度变化,产...
张凌闫姝君黄卉李永新李娇
文献传递
电喷技术制备电活性聚酰胺酸/银纳米粒子复合微球
<正>电喷技术是基于高压静电场下导电流体产生高速喷射的原理发展而来的。具体过程是随着电场的加强;液滴逐渐被拉长;当电场力和表面张力的相等时;就形成了顶角为49;3°的圆锥。电压加大;产生带电荷的雾状液滴;在迁移过程中;液...
晁单明崔丽莉姚雷何立兵李永新张超慧张万金
关键词:电喷技术聚酰胺酸银纳米粒子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中高温热源的闪蒸集成朗肯循环地热发电系统
本发明适用于地热发电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高温热源的闪蒸集成朗肯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包括:地热流体直接发电系统以及与地热流体直接发电系统相连接的工质循环发电系统;所述地热流体直接发电系统包括地热生产井、地热流分流器、第一...
金春鹤姜振蛟查恩爽李永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