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晔

作品数:72 被引量:1,580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哲学宗教
  • 27篇经济管理
  • 23篇社会学
  • 18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篇教师
  • 7篇公平
  • 6篇心理
  • 6篇信任
  • 6篇中介
  • 6篇中介作用
  • 6篇中小学教师
  • 6篇小学教师
  • 5篇意愿
  • 5篇社会
  • 5篇内隐
  • 5篇自我
  • 5篇解释水平理论
  • 4篇大学生
  • 4篇道德
  • 4篇心理距离
  • 4篇社会排斥
  • 4篇生命
  • 4篇问卷
  • 4篇效能感

机构

  • 69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三峡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北民族师范...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师范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国网安徽省电...

作者

  • 71篇李晔
  • 13篇鲁铱
  • 9篇龙立荣
  • 8篇卢静怡
  • 5篇刘华山
  • 4篇梁明明
  • 3篇刘亚
  • 3篇海曼
  • 3篇李薇娜
  • 2篇方俐洛
  • 2篇曾红玲
  • 2篇袁晶
  • 2篇龚少英
  • 2篇杨林川
  • 2篇张宏伟
  • 1篇刘力
  • 1篇陈昭蓉
  • 1篇赵显
  • 1篇程晓荣
  • 1篇董英

传媒

  • 9篇心理科学进展
  • 4篇心理科学
  • 3篇教育研究与实...
  • 3篇第十八届全国...
  • 3篇中国心理学会...
  • 2篇心理学报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人类工效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教师教育研究
  • 2篇心理研究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心理学动态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信对被排斥者的补偿作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微信能否恢复被排斥者受损的基本心理需求,减少补偿行为。方法:采用2(网络掷球处理:排斥VS.接纳)×2(图标呈现:微信VS.爱奇艺)组间设计,社会排斥的操作采用网络掷球范式,社交媒体图标呈现的操纵将微信图标呈现作为实验组,爱奇艺图标呈现作为控制组,因变量测量为社会交往意愿。结果:呈现爱奇艺图标时,被排斥被试比被接纳被试表现出更强的社会交往意愿。而呈现微信图标时,被排斥被试和被接纳被试表现的社会交往意愿无显著差异。结论:微信能起到对被排斥被试的补偿作用,减少补偿行为。
胡维杨林川吕厚超李晔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会联结
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变量的影响被引量:393
2003年
在组织公平感的研究领域 ,关于组织公平感的构成维度以及组织公平感各个维度与主要的组织效果变量的关系等一些重要的问题 ,依然存在着极大的分歧。Colquitt通过对25年来183个关于公平感的研究的元分析 ,比较完整地分析了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维度与不同的组织效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的研究在对组织公平感进行概念操作时 ,大都将组织公平感看成是由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所组成的二因素结构 ,而很少涉及人际和信息公平这两个维度 ,或者将它们归入程序公平。本研究运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发的组织公平感的4因素问卷 ,考察了组织公平感与组织效果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组织公平感对一些主要的组织效果变量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
刘亚龙立荣李晔
关键词:组织公平激励机制
中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及问卷编制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查阅文献、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提出了中小学生对特定教师的信任结构并编制问卷项目。以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539名学生进行初步问卷调查,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含20个项目的中小学生对教师信任问卷,然后对1012名学生进行正式调查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对特定教师的信任是一个多维结构,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守信可靠和友善关怀三方面的判断;自编的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
李晔刘华山
关键词:人际信任教师
解释水平理论下的公平判断差异:情境和背景信息的影响
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是指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心理表征取决于心理距离的远近。人们倾向于对远距离的事物采用高解释水平即抽象表征;对近距离的事物则采用低解释水平即具体表征。解释水平...
李哲李晔黄俊
关键词:情境背景信息
文献传递
自我控制对网络闲逛行为的预测作用:基于双系统模型视角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组织办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工作偏差行为——网络闲逛。本文旨在探讨自我控制的双系统(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对网络闲逛行为的预测作用。先前有关自我控制和网络闲逛的研究忽视了个体的冲...
郭凯娇李晔曹文涛牛伟娜
关键词:控制系统
文献传递
害羞对攻击性的影响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害羞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平日礼貌的好公民突然爆发的攻击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害羞与攻击性的外显、内隐关系,为了解害羞提供证据和理论支持。研究一对104名暴力犯中的初犯和惯犯进行害羞调查;研究二以中部地区5...
李薇娜李晔卢静怡
关键词:害羞攻击性社会支持
论心理学中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被引量:22
2000年
文章首先分析了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的关系 ,主张二者的关系不是指导与被指导 ,而是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关系。最后从研究进程的角度对二者的差异做了比较。
龙立荣李晔
关键词:心理学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方法
权力和地位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2
2017年
权力和地位对自利行为的影响不同。权力能够降低认知性观点采择水平,进而使个体更加关注自身利益;地位能够提升认知性观点采择水平,进而使个体推测他人思想与感受,考虑他人利益。然而,权力和地位通过认知性观点采择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可能受到情境性质的调节。今后的研究应该对这些关系和解释进行验证,探索共情性关心的中介作用,以及权力和地位影响认知性观点采择的调节变量;探究权力和地位拥有者对群体内、外他人的自利行为差异;探讨权力和地位的交互作用对自利行为的影响。
金剑李晔陈冬明郭凯娇
关键词:权力自利行为
职业辅导思想的历史嬗变——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被引量:116
2001年
本文通过阐述职业概念向职业生涯和生涯概念的转变、职业指导概念向生涯辅导概念的转变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外职业生涯辅导由职业指导向生涯辅导转变的历程 。
龙立荣李晔
关键词:职业生涯职业辅导职业生涯指导生涯发展
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该研究使用自编的"教师交通感问卷~对183名中师学生和39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分析教师效能感的结构、探讨可能影响教师效能能的教师特征.另外,该研究还运用课堂观察法查了教师交通感和教学行为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
李晔
关键词:教师效能感教师特征教学行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