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星

作品数:105 被引量:310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5篇文化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6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教学
  • 20篇课程
  • 14篇发酵
  • 11篇生物工程
  • 10篇教学改革
  • 8篇麦糟
  • 7篇生物工程专业
  • 7篇课程教学
  • 6篇思政
  • 6篇浓香
  • 6篇浓香型
  • 6篇香型
  • 6篇酶解
  • 6篇秸秆
  • 6篇抗氧化
  • 6篇抗氧化活性
  • 6篇活性
  • 5篇教学方法
  • 5篇儿茶
  • 5篇儿茶素

机构

  • 100篇南阳理工学院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2篇河南天冠企业...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103篇李慧星
  • 48篇许彬
  • 20篇肖连冬
  • 20篇罗建成
  • 20篇臧晋
  • 15篇李斌
  • 14篇李杰
  • 11篇郭书贤
  • 11篇程爽
  • 8篇杜朝军
  • 5篇朱元良
  • 5篇薛刚
  • 4篇刘凤霞
  • 4篇王莹
  • 3篇曹英寒
  • 3篇周凯
  • 3篇刘建连
  • 3篇王英磊
  • 3篇王莹
  • 3篇刘学国

传媒

  • 11篇中国酿造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食品科学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饮食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广州化工
  • 3篇南阳理工学院...
  • 2篇工业微生物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化工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科教导刊(电...
  • 2篇求知导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21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3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提取洋葱黄酮工艺条件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该文对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提取洋葱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考察乙醇质量分数、磷酸氢二钾质量分数、洋葱粉添加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洋葱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及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提取洋葱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41.8%,磷酸二氢钾质量分数22%,洋葱添加量0.24 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洋葱黄酮的提取率达5.32%。
肖连冬王莹李慧星
关键词:洋葱黄酮双水相体系
一种山药菌质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山药菌质粉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山药菌质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山药基质:向干燥的山药颗粒中加入水和营养基质,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含水量为50%~65%的山药基质;(2)接种、发酵:将山药基质进行灭菌,灭菌后冷却至室温,...
许彬李慧星李斌郭书贤杜朝军江崇弘许义海尹圣化
文献传递
玉米秸秆培养大球盖菇栽培种配方比较被引量:6
2019年
以玉米秸秆为主料制备大球盖菇栽培种,比较不同配方的栽培种基料对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度、基料失重率的影响;比较最佳栽培种基料培养的栽培种与市售大球盖菇栽培种在栽培料中的营养生长时间和生物转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7个配方栽培种培养料,配方4(玉米秸秆49%,玉米芯30%,麸皮10%,稻壳5%,木屑5%,硫酸钙粉1%)中大球盖菇菌丝的长势最好,菌丝粗壮、致密、洁白、分布均匀,生长速度最快(1.79 mm/d),基料失重率最高。配方4培养料所得栽培种的营养生长时间最短,生物转化率最高,与市售栽培种在生物转化率上差异显著。该配方培养料所培养的栽培种对玉米秸秆栽培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许彬李慧星李慧星王振泉郭书贤
关键词:大球盖菇栽培种玉米秸秆玉米芯
AB-8树脂吸附分离EGCG和ECG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7种树脂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树脂对ECG的吸附率大于对EGCG的吸附率,其中AB-8树脂对EGCG和ECG的吸附差异最大。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选择AB-8树脂为柱填料,以茶多酚为原料,获得吸附分离EGCG和ECG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上样茶多酚浓度10 mg/ml,流速12ml/min,柱高35 cm。该条件下制品中EGCG含量为80%,ECG含量为3%。
姜绍通李慧星马道荣陈晓燕潘丽军
关键词:EGCGECG
一种秸秆吸附偶联真菌发酵去除酸性红3R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吸附偶联真菌发酵去除酸性红3R的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的主要步骤有:预处理秸秆、吸附染料、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固态发酵。利用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的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吸附剂,吸附去除废水中的...
李慧星许彬杜朝军刘建连李斌
文献传递
氧化苦参碱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从苦参药材中提取氧化苦参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提取溶剂为乙醇溶液,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30、温度为80℃、时间为85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氧化苦参碱得率达到6.58 mg.g-1,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臧晋李杰李慧星
关键词:苦参氧化苦参碱
基于BP神经网络研究儿茶素在ADS-8树脂固定床中的洗脱过程被引量:1
2010年
以信阳毛尖茶叶浸提液为原料,研究ADS-8树脂固定床吸附儿茶素后的洗脱过程,建立模型并优化工艺。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洗脱模型,利用模型对因素进行仿真分析。模型误差为0.00108523,测试样本的试验值和模拟值的相关系数r=0.984,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20℃、流速1.0mL/min、乙醇浓度30%。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强的逼近能力,为儿茶素在ADS-8树脂固定床中洗脱过程的预测、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肖连冬李慧星臧晋许彬
关键词:儿茶素BP神经网络洗脱
ADS-8树脂静态吸附儿茶素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以信阳毛尖茶叶的浸提液为原料,研究ADS-8树脂吸附儿茶素的特性。方法:在静态条件下,考察吸附时间、温度、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ADS-8树脂吸附儿茶素的等温线方程为qe=9.5486Ce1/1.207;吸附速率与粒扩散控制的半经验公式能较好拟合,方程为ln(1-α)=-0.0534t;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F=95.753>F0.05=3.48),选择30℃最佳;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不显著(F=0.754
李慧星许彬肖连冬杨杰
关键词:儿茶素
浓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与酯类成分关联性定量模型的建立
2022年
为研究浓香型白酒出窖酒醅微生物与酯类成分的定量关系,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浓香型白酒出窖酒醅优势微生物属的相对丰度,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酒醅中主要酯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并以优势微生物属为自变量,主要酯类物质为因变量,对建模变量进行两轮筛选,建立两者的偏最小二乘(PLS)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经变量筛选后得到的模型包含11种酯类物质和16种优势微生物属;模型主成分个数为3时,所保留的变量均能够用选取的主成分进行解释;所得模型能够解释92.6%的自变量信息和89.4%的因变量信息,预测率为0.679,质量良好,该模型可以定量解释出窖酒醅微生物与酯类之间的关联性。
李慧星姚涵译许彬罗建成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微生物
一种木屑填充固定床吸附偶氮染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屑填充固定床吸附偶氮染料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利用木屑填充固定床吸附偶氮染料,包括预处理、装柱和吸附三个主要步骤。木屑经过干燥、粉碎和溶胀后,填充到有机玻璃柱。填充后,通过静置和水洗涤形成一定高...
李慧星许彬杜朝军李斌刘建连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