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江

作品数:9 被引量:1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剩余油
  • 4篇含水
  • 4篇高含水
  • 3篇油田
  • 2篇油层
  • 2篇砂体
  • 2篇取心
  • 2篇取心井
  • 2篇密闭取心
  • 2篇密闭取心井
  • 2篇含水期
  • 2篇高含水后期
  • 2篇高含水期
  • 2篇薄差油层
  • 2篇大庆油田
  • 1篇单砂体
  • 1篇地质
  • 1篇地质体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水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9篇李忠江
  • 5篇杜庆龙
  • 3篇王元庆
  • 2篇朱丽红
  • 2篇齐春艳
  • 1篇于洪
  • 1篇杨景强
  • 1篇宋小川
  • 1篇聂淑艳

传媒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环球市场信息...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含水期储集层物性和润湿性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32
2004年
随着大庆油田水驱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储集层的物性和润湿性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开发调整措施的制定。为此,利用大庆油田历年检查井水洗分析资料、不同时期同井场测井资料及室内岩心实验分析资料,开展储集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和润湿性等参数变化规律研究,并对影响储集层物性和润湿性参数变化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油层水淹后孔隙度变化幅度不大,而渗透率的变化相对比较大,并随油层厚度增加,渗透率变化幅度逐渐变大;油层水淹后岩石润湿性由原始的偏亲油非均质润湿性变为偏亲水非均质润湿性,而且随着油层含水饱和度的增大,岩石亲水程度明显增强。
朱丽红杜庆龙李忠江于洪宋小川
关键词:储集层物性润湿性渗透率大庆油田
注水系统仿真优化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自新民采油厂注水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有了很多针对注水系统节能降耗的措施和方法,但还是存在着注水效率偏低、注水单耗较高、完不成配注量等现象。近年来,新民采油厂开展了注水系统数字化仿真优化研究,通过现场实验证明此项技术实施容易、效果明显,为今后在吉林油田注水系统开展数字化仿真优化研究打开了良好局面。
李忠江
关键词:节能降耗注水系统
不同规模地质体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研究被引量:48
2004年
针对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复杂性,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检查井资料分析、矿场剩余油综合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对油藏规模级、油层规模级、层内规模级和孔隙规模级等4种不同规模地质体剩余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规模地质体剩余油的形成、分布特征及成因类型。针对不同规模地质体的剩余油类型,指出相应的挖潜方法。
杜庆龙王元庆朱丽红李忠江聂淑艳
关键词:地质体剩余油
利用密闭取心井确定薄差油层水淹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对喇、萨、杏油田75口检查井资料的研究分析,研制了密闭取心井岩心水淹识别方法,建 立了薄差油层水淹判断图版,并进行了萨、葡、高油层水淹判断图版的精度验证,搞清了薄差油层的潜 力分布状况及分布特点,大幅度地提高了薄差油层岩心水淹识别精度,在对改善薄差油层开发效果及加 密调整方案编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李忠江杜庆龙齐春艳王元庆
关键词:检查井薄差油层水淹状况
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分布
2011年
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寻找和开发剩余油非常重要。大庆油田三个密集井网试验区的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微相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大型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砂体物性变差的部位;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存在于薄砂层或孤立的小透镜体中;沉积韵律层渗透性的差异控制剩余油的纵向分布,厚油层顶部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段。另外,开发因素对剩余油的分布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成因的砂体中,剩余油分布不同。分流河道砂体、分流间砂体及水下分流砂体因非均质性严重,故易形成剩余油。
李忠江
关键词:剩余油沉积微相砂体大庆油田
高含水后期油水井间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单砂体注采关系影响因素分析,利用近年的检查井资料及统计学方法,提出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方法,即根据地质、开发、检查井及分层测试等资料,并结合专家经验和渗流规律,按不同方向逐层逐井进行单砂体注采状况分析,进而研究水驱、聚驱情况下,按细分沉积单元后自然层和沉积相两种情况研究各井点在不同方向上的注采关系状况,做到静态精细地质与动态水驱控制程度的具体结合,建立单砂体注采关系评价标准,编制出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分析软件,该方法具有标准统一,客观性强,准确度高的特点,为多井网、多油层油田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及潜力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在油田区块调整、综合治理、措施井层优选中得到较好的利用。
李忠江
关键词:单砂体注采关系水驱控制程度
利用密闭取心井确定薄差油层水淹识别方法研究
通过对喇、萨、杏油田75口检查井资料的研究分析,研制了密闭取心井岩心水淹识别方法,建立了薄差油层水淹判断图版,并进行了萨、葡、高油层水淹判断图版的精度验证,搞清了薄差油层的潜力分布状况及分布特点,大幅度地提高了薄差油层岩...
李忠江杜庆龙齐春艳王元庆
关键词:密闭取心井薄差油层
文献传递
河道砂剩余油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2012年
认识和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即搞清高含水后期剩余油所在的空间位置与数量及其与储层非均质性、注采状况等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及采收率的前提和基础一针对喇萨杏油田水淹严重,剩余油分散的特点,结合沉积相带图,在综合分析影响河道砂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及开发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喇萨杏油田各种典型非均质河道砂地质模型,
李忠江
关键词:河道均质性采收率油田
高含水后期单层剩余油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40
2001年
针对多油层非均质砂岩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复杂性 ,在对测井资料和分层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利用层间干扰系数识别单层动用状况的方法 ,即层间干扰系数反映目的层所受到其产层干扰的程度 ,其值越大 ,受到的层间干扰越严重。当它的值大于 0 5时 ,此层动用较差或未动用。利用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建立了单层剩余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单层含水率 。
李忠江杜庆龙杨景强
关键词:饱和度含水率剩余油识别方法测井资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