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咪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
-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依托咪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大鼠离体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高血压患者接受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雄性正常血压Wista大...
- 李岩
- 关键词:依托咪酯自发性高血压胸主动脉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伴有TFE3扩增的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neoplasm,PEComa)的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PEComa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追踪随访患者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PEComa浸润性生长,呈巢状或片状排列,瘤细胞呈上皮样改变,可见灶性坏死。瘤细胞表达TFE3和HMB-45,TFE3基因出现多倍体扩增,未见易位发生。患者第一次术后2个月肿瘤复发,术后5个月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伴有TFE3扩增的子宫颈PEComa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需与其他形态学相似的肿瘤相鉴别。
- 刘飞飞饶秋张仁亚李岩周晓军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
- 嫌色细胞型肾细胞癌
- 2009年
- Paner G PAlvarado-Cabrero I et al.李磊李岩张仁亚
- 关键词:嗜酸性细胞肿瘤发展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特性肿瘤预后
- 伴有高分化和多形性特征的脂肪肉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Boland J MWeiss S WOliveira A M李岩张仁亚
- 关键词:多形性脂肪肉瘤高分化前驱病变未分化母细胞
- 多功能加药机加药后液体不溶性微粒考察
- 1999年
- 不溶性微粒是指注射液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各种途径污染后形成的微小颗粒性杂质。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可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如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热原样反应、局部组织血栓和坏死等。常规临床加药为手工操作。
- 徐向荣李岩
- 关键词:加药注射液不溶性微粒
- 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出现类似于移植排斥的形态学特征
- 2010年
- 李岩张仁亚
- 关键词:丙型肝炎患者移植排斥反应形态学特征肝活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肝脏活检
- 59例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 目的 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血制品种类及可能原因,进一步减少或避免类似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统计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例数及所有输血人次,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血制品、科室分布、发生时限...
- 常洪劲许静静李岩常丽
- 关键词:输血
- IgG4相关硬化性乳腺炎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IgG4相关硬化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道1例罕见的IgG4相关硬化性乳腺炎,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50岁,查体发现右乳包块1周。镜下见乳腺小叶萎缩,小叶内及小叶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淋巴滤泡形成及片状纤维化。免疫组化:间质内淋巴细胞以CD3、CD4和CD8(+)为主,CD20散在(+);IgG4+的浆细胞86个/HPF,在IgG+的浆细胞中占59%。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 IgG4相关硬化性乳腺炎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可伴发全身系统性疾病,诊断多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分析。鉴别诊断包括硬化性淋巴细胞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及淋巴瘤等。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
- 王全义李岩刘静张仁亚
- 关键词:IGG4乳腺炎炎性假瘤临床病理
- 肾脏管状囊性癌:一种明确的罕见亚型肾细胞癌3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李岩李磊张仁亚
- 关键词:肾细胞癌囊性癌病理分析肾脏WHO分类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blood transfusion adverse reactions,BTAR)的可能原因并制订应对措施,进一步减少或避免类似BTAR的发生。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发生的BTAR 59例及所有输血人次44983人次,分析发生BTAR的时滞、不同血制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科室分布及患者预后。结果所有不良反应均发生在开始输血6h内,即为即发型输血反应。即发型输血反应最多见的症状是过敏与发热。发生BTAR的血制品包括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其中血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科室以ICU居多。经救治后,不良反应所造成的伤害均痊愈。结论发生BTAR的原因主要是患者本身对血浆内免疫球蛋白过敏,或已产生白细胞抗体。通过对症处理、输血前常规给予抗过敏药和解热药、选用抗原相配合的血制品及去除白细胞的血制品这些途径可减少或避免BTAR的发生。
- 常洪劲许静静李岩
- 关键词: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