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宇杰

作品数:75 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6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轨道交通
  • 21篇隧道
  • 20篇地铁
  • 13篇列车
  • 13篇城市轨道交通
  • 11篇盾构
  • 10篇盾构隧道
  • 8篇衬砌
  • 7篇客流
  • 7篇管片
  • 7篇病害
  • 6篇桥梁
  • 6篇热缩
  • 6篇热缩材料
  • 6篇外贴
  • 5篇振动
  • 5篇沥青
  • 5篇补强
  • 4篇地铁隧道
  • 4篇地下铁路

机构

  • 55篇北京交通大学
  • 40篇北京市地铁运...
  • 11篇北京市地铁运...
  • 6篇北京市轨道交...
  • 5篇北京建筑大学
  • 4篇全图通位置网...
  • 3篇北京市政路桥...
  • 3篇北京城建设计...
  • 2篇中国冶金科工...
  • 2篇中国科学院微...
  • 2篇北京市市政工...
  • 2篇北京市首都公...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北京市交通委...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北京城建勘测...

作者

  • 75篇李宇杰
  • 11篇贾利民
  • 9篇王梦恕
  • 9篇徐会杰
  • 8篇王艳辉
  • 7篇朱尔玉
  • 7篇何平
  • 7篇宋浩
  • 7篇盛琪
  • 6篇张辉
  • 6篇朱力
  • 6篇郭建媛
  • 6篇秦勇
  • 6篇孙璇
  • 5篇秦东平
  • 4篇魏秀琨
  • 4篇霍苗苗
  • 3篇楚柏青
  • 3篇骆建军
  • 3篇张元

传媒

  • 6篇土木工程学报
  • 5篇中国铁道科学
  • 3篇都市快轨交通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机械制造
  • 2篇市政技术
  • 2篇铁道标准设计
  • 2篇现代城市轨道...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铁路
  • 1篇施工技术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信息技术
  • 1篇岩土力学
  • 1篇综合运输
  • 1篇地理信息世界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2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1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地铁地下车站渗漏病害统计分析
2023年
为统计分析北京地区地铁地下车站渗漏病害,引入了车站平均渗漏点指标,并结合渗漏病害类型、渗漏病害分布场景、渗漏水病害分级和渗漏病害等级,分析了北京地区地铁地下车站发生渗漏病害的情况;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地铁车站渗漏病害预测模型,对回龙观东大街站、西单站和中国美术馆站各渗漏点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际值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车站渗漏病害的监测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彭华李宇杰杨广武宋伟吴子凯肖军利
关键词:地铁地下车站统计分析贝叶斯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新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供电系统是轨道交通重要的子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对供电系统要求较高。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技术水平和运行质量,对智能传感器、大数据、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新技术进行了研究。
张骄李宇杰王昊谢浩李彬
关键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基于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盾构管片受力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盾构管片拼装块与连接螺栓的非连续性和拼装块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以苏州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对盾构管片的受力状况进行模拟计算,并与惯用法模型和修正惯用法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盾构管片内拱顶K拼装块部分区域的损伤因子超过了损伤临界值,这些部位将产生明显可见的裂缝;盾构管片拱顶与拱底内侧的受拉区域均产生了塑性变形,拱顶K拼装块的塑性区深度达到截面宽度的55%;盾构管片最大内力组合在两侧拱腰管片的接头处;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可以更好地反应管片接头对内力的影响和管片混凝土材料的受力及变形特性;模型中盾构管片接头处接触单元的设置消除了其他模型中接头刚度差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盾构管片抗压刚度及抗弯刚度均会产生影响。
李宇杰何平秦东平
关键词:盾构隧道盾构管片管片受力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盾构隧道管片纵缝错台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存在10mm既有纵缝错台的盾构管片与螺栓的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分析错台对管片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管片错台使错台拼装块与邻近拼装块之间产生附加的接触压力。由于错台发生在管片环中的具体位置不同,轴力值最小增加幅度为101%,最大增加幅度为281%;弯矩值最小增加幅度为78%,最大增加幅度为275%。相对于无既有错台工况,受既有错台影响,盾构管片两侧拱腰的弯矩值均有所减小。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方法计算得出管片在错台附近的最大裂缝宽度为0.21mm。通过模拟计算与现场实测数据可以得出:盾构管片错台会引起局部管片内力增大以及破损,在盾构施工与设计工作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李宇杰何平秦东平
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有限元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桥梁健康状况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为确保北京地铁线路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在地铁5号线部分桥梁上安装实时监测系统;对采集到的梁体应力、位移、挠度及裂缝宽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温度是影响各监测指标的主要因素,温度与各监测指标线性相关,并得到桥梁各评价指标随温度变化的动态预警阈值。通过仿真计算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各监测指标主要受温度影响,受车辆荷载的影响相对较小。提出由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两部分组成的桥梁健康状况评价系统框架,并实现系统的开发与调试。该系统目前基本满足北京地铁桥梁监测需求,且具有实时性强、病变部位定位准确等诸多优点。
赵义龙王少钦曹明盛李宇杰
关键词:大数据桥梁健康仿真北京地铁
一种基于地面检测的城轨列车悬挂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面检测的城轨列车悬挂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利用SIMPACK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和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轮轨接触的刚柔耦合模型,分析列车振动产生的力的传递规律,得到在轨道布设加速度传感器方...
魏秀琨滕延芹贾利民李宇杰赵利瑞魏德华管青鸾杨子明江思阳孟鸿飞所达李赛王熙楠潘潼翟小婕尹贤贤陈亚兰
文献传递
碳纤维布加固矿山法地铁隧道衬砌结构模拟研究
本文以北京地铁"复八线"既有衬砌裂缝病害为研究背景,在隧道衬砌无损检测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碳纤维板加固隧道衬砌的效果开展研究。对比未加固隧道与加固隧道的格栅钢筋受力及混凝土损伤情况得出,...
李宇杰王梦恕徐会杰姜良
关键词:地下铁路衬砌补强碳纤维板
北斗系统在智慧城轨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4
2021年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建设和运营中开展北斗系统应用的主题,按照基础条件梳理、需求分析、应用前景展望的思路进行研究。首先,在基础条件梳理方面,从北斗系统的建设成就、功能服务与技术水平入手,介绍其应用发展情况,进而识别出北斗系统与智慧城轨融合发展的结合点;然后,根据北斗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智慧城轨在建设和运营中对时空基准、空间数字化、高精度定位与授时3方面的应用需求;最后,以上述2点为基础,对北斗系统在智慧城轨中应用的2方面重点工作,即时空体系网络建设与关键技术突破进行规划,并对其在智慧城轨运行、维修、客服等领域的应用服务进行展望。
蔺陆洲李宇杰邓平科李俊杨军
关键词:北斗系统
运营期轨道交通土建设施安全隐患产生原因的分析和思考
在总结分析北京地铁近些年来发生的几次重大土建设施主体结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运营期土建设施管养工作的重点。通过本文的研究,土建设施结构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可以归纳为安全保护区控制...
李宇杰王梦恕徐会杰宋国侠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隐患维修养护
文献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列车-乘客动力相互作用
2023年
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安全舒适运营,以北京地铁5号线上的三跨连续箱梁桥为背景,建立桥梁-车辆-乘客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推导其动力平衡微分方程并编写相应计算程序,分别计算了桥梁、车辆及乘客的振动响应,并对各响应极值的变化规律及列车运行平稳性进行分析,采用实测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分析模型及计算程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该连续箱梁桥处于比较良好的工作状态;在现行车速条件下,车辆的振动加速度、横向力、轮重减载率及脱轨系数等平稳性、安全性指标均在理想范围内;乘客与车辆的振动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位于车厢中部的乘客振动响应极值比位于车厢端部位置的偏小,中部车厢内的乘客振动响应小于两端车厢内的乘客。
王少钦郭薇薇曹明盛李宇杰
关键词:轨道交通桥梁乘客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