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轻

作品数:15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危重
  • 4篇肠内
  • 4篇肠内营养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重症
  • 3篇重症患者
  • 3篇危重患者
  • 3篇胃肠
  • 3篇胃肠动力
  • 3篇胃肠动力药
  • 3篇促胃肠动力
  • 3篇促胃肠动力药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营养支持
  • 2篇社区获得性
  • 2篇社区获得性肺...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机构

  • 14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5篇李亚轻
  • 8篇赵鹤龄
  • 6篇王彦霞
  • 3篇任珊
  • 3篇申丽旻
  • 2篇刘军肖
  • 2篇王志刚
  • 2篇何聪
  • 1篇王显雷
  • 1篇张黎
  • 1篇赵维
  • 1篇杨晶
  • 1篇范洪伟
  • 1篇苏艳
  • 1篇李伟
  • 1篇张坤
  • 1篇王册
  • 1篇赵春燕

传媒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化重症患者热量的供应
目的 研究早期足量肠内营养联合甲氧氯普胺,同时放宽胃残余量阈值对危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科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APACHEⅡ评分均无显著...
李亚轻赵鹤龄
剖宫产术后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2021年
患者,女,31岁,主因"间断发热5 d"于2020年2月17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患者2月7日曾在外院行剖宫产术,2月12日出院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达38.9℃,诉右侧乳腺疼痛,阴道少量出血,无异味。无鼻塞、流涕、咽痛,无干咳、乏力,无气短和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小便正常,考虑乳腺炎可能,给予患者口服头孢菌素(具体用药不详)3 d后病情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查体:T 36.6℃,P 80次/min,R 18次/min,BP 110/60 mm Hg。
李亚轻王彦霞牛占丛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食管主动脉瘘致多发性脾脓肿一例
2020年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反复发热、腹痛入院,曾多次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差。行CT检查报告脾脓肿可能性大,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食管主动脉瘘引起血流感染致多发性脾脓肿,故行脾切除术。术后患者抗感染效果较好。
李亚轻李亚轻张黎张黎
关键词:脾脓肿多发性脾切除
乌司他丁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干预脓毒症大鼠,观察两种药物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脓毒症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常规剂量乌司他丁组、大剂量乌司他丁组,每组各8只(n=8)。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上述药物干预的同时,皮下注射40mL/kg生理盐水抗休克治疗,观察各组试验动物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给药后4h取血,测定免疫球蛋白G(IgG)和淋巴细胞CD3、CD4、CD8阳性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脓毒症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gG、CD3、CD4、CD8皆明显下降,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乌司他丁组与脓毒症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常规剂量乌司他丁组相比IgG、CD3、CIM、CD8皆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CD4/CD8比值及在所有组与组之间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较正常大鼠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常规剂量乌司他丁、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改善不明显;大剂量乌司他丁能改善脓毒症大鼠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善可能呈剂量依赖型;大剂量乌司他丁对于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王志刚申丽旻赵鹤龄李亚轻
关键词:脓毒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乌司他丁免疫功能
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病人。对每例入选病人填写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一病例报告表,通过Epidata建立数据库,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症状有腹胀(44.9%)、高胃残留量(20.2%)、消化道出血(11.2%)、恶心(10.1%)、腹泻(9.0%)、呕吐(4.5%)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APACHEII)评分、喂养途径、腹高压、低蛋白血症、及促胃肠动力药对喂养不耐受有影响,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脓毒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监测,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
任珊何聪李亚轻申丽旻赵鹤龄
关键词:ICU肠内营养危重病人不耐受
危重患者胃残余量和促胃肠动力药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有利于保护肠黏膜的完整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生存率。危重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益处得到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营养指南、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ASPEN)和加拿大营养指南均推荐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但由于危重患者常存在胃肠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
李亚轻赵鹤龄
关键词:肠内营养促胃肠动力药
脑血管病后遗症期社区获得性肺炎凝血-纤溶系统和NF-κB信号通路表达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遗症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和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65例发生CAP的脑血管病后遗症期患者为CAP组,另选择65例无CAP的脑血管后遗症期患者为无CAP组,同期于医院体检的65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CAP组患者根据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为高危组19例、中危组21例和低危组25例;根据不同预后,分为存活组53例和死亡组1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纤溶指标[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F-κB信号通路指标[p50、p65、NF-κB复合物抑制因子α(IκBα)]。结果三组患者比较,D-D、p50、p65、IκBα水平CAP组>无CAP组>正常组(均P<0.05),ATⅢ水平CAP组<无CAP组<正常组(均P<0.05);CAP组不同病情分级患者比较,D-D、p50、p65、IκBα水平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均P<0.05),ATⅢ水平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均P<0.05);CAP组不同预后患者比较,D-D、p50、p65、IκBα水平存活组低于死亡组(均P<0.05),ATⅢ水平存活组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脑血管病后遗症期合并CAP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NF-κB信号通路均表达异常,凝血-纤溶系统可能受到NF-κB信号通路影响,D-D、ATⅢ能够辅助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王彦霞廖爰华王晓庆李亚轻牛占丛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凝血-纤溶系统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某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常规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治疗。Ⅱ组:中药大黄制剂保留灌肠+各脏器支持治疗。Ⅲ组:中药大黄制剂保留灌肠+参麦注射液+各脏器支持治疗。各组于治疗第1,5,10天抽血查CD4+T、CD8+T、NK、IgG、IgA、IgM。结果:治疗第5天3组CD4+T,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升高(P<0.05);治疗第10天,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CD4+T、NK、IgM升高,CD8+T降低(P<0.05);治疗第10天3组IgG、IgA比较,Ⅲ组较Ⅰ组升高(P<0.05)。结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受损;中药大黄制剂治疗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表现为CD4+T及NK细胞比例上升,CD8+T细胞比例下降,IgA、IgG、IgM水平升高,联合参麦组,免疫指标改善更显著。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对改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改善免疫功能起一定作用。
何聪王显雷王志刚申丽旻赵鹤龄任珊赵维李亚轻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免疫功能
重症患者强化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达到肠内营养目标需求量的喂养方式对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危重症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提供早期常规肠内营养方式,即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目标热量供应;治疗组提供早期足量肠内营养,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提高胃残余量阈值至目标热量供应。由不明分组情况的医务人员观察记录指标,观察时间为3~7d,记录白蛋白、前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人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发生情况,计算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升高,且机械通气时间、人住ICU时间缩短(P〈0.05)。两组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提高胃残余量阈值,可早期达到重症患者能量供应目标,改善其营养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亚轻任珊王彦霞牛占丛赵鹤龄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危重病促胃肠动力药
脑血管病后遗症期长期卧床CAP患者凝血功能及hs-CRP的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期长期卧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年龄大于65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0例为CAP组,其中无脑血管疾病病史者30例为CAP1组;伴有脑血管病后遗症(未长期卧床者)30例为CAP2组;伴有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且长期卧床者30例为CAP3组,年龄超过65岁的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进行CURB-65评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蛋白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随访6个月后记录各组好转及恶化例数。结果 CAP各组D-二聚体、蛋白C和hs-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抗凝血酶Ⅲ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随脑血管后遗症有无及有无长期卧床而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CAP1组无恶化,CAP2组7例恶化,CAP3组12例恶化,CAP3组恶化率高于CAP1组与CAP2组,CAP2组恶化率高于CAP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化组患者中,D-二聚体、蛋白C、hs-CRP显著高于好转组,而抗凝血酶Ⅲ显著低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受损及微炎症状态,且随着合并脑血管病后遗症情况的加深(有无长期卧床)而加重。凝血功能及hsCRP检测可以预测脑血管病后遗症长期卧床CAP患者预后。
王彦霞李亚轻牛占丛王晓庆边竞苏艳刘军肖
关键词:脑血管病凝血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