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丽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基因
  • 3篇肿瘤
  • 2篇血管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去甲肾上腺
  • 2篇去甲肾上腺素
  • 2篇甲肾上腺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调控元件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塞患者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华山医院

作者

  • 10篇朱丽华
  • 8篇郭礼和
  • 3篇费俭
  • 3篇卢卫新
  • 2篇范维琥
  • 2篇陈雪华
  • 2篇朱正纲
  • 2篇林言箴
  • 2篇戴瑞鸿
  • 2篇刘炳亚
  • 2篇丁瑾
  • 1篇姜晓东
  • 1篇何元政
  • 1篇陈珍珍
  • 1篇金椿
  • 1篇徐燕萍
  • 1篇王达
  • 1篇尹浩然
  • 1篇杨毅
  • 1篇郭履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抗癌基因研究及抗癌核酸调控元件
刘定干朱丽华王达朱敏生李朝晖何元政陈珍珍李载平
该项目对NF-IL6基因和肿瘤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发现NF-IL6在SP2/0骨髓瘤细胞中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NF-IL6在胃癌的基底细胞中和肝癌内的成纤维细胞中有高表达。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恶性对NF-IL6...
关键词:
关键词:抗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
人生长激素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对受体亲和力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本文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了三种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hormone,rhGH)突变体,并测定了其受体亲和力及对去垂体大鼠的促体重增加活力。实验结果显示其受体亲和力大小依次为:rhGH-E174A>rhGH-G120R>rhGH>rhGH-G120T。 rhGH-G120R和rhGH-G120T二种突变体相比rhGH来说,对去垂体大鼠促体重增加生物活性明显降低;rhGH-E174A突变体则完全丧失生物活性。由于rhGH-E174A的受体亲和办高于rhGH,表明它是一种较强的hGH拮抗剂,可能成为一种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因hGH分泌过多而引起的疾病(例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
李伟朱丽华汪恩壁徐燕萍姜晓东郭礼和
关键词:生物活性拮抗剂受体亲和力
去甲肾上腺素运载蛋白的克隆筛选与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NE)是单胺类递质的一种,它的作用随受体而定,可以是兴奋性的, 还可以是抑制性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 (NET)当偶联了Na+、Cl-的主动运输可逆浓
郭礼和朱丽华黄芳张孝勇费俭
文献传递
心肌梗塞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8
1996年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被认为与血浆ACE浓度有关,同时也是欧洲人群心肌梗塞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尤其是那些一般被认为是心肌梗塞低危者。作者应用ACE基因内含于16多态区两侧的序列作为引物,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来检测ACE基因多态性,对中国人中40例心肌梗塞患者和40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心肌梗塞患者中DD基因型发生率(50%)明显高于对照组(20%).在中国人中ACE/DD基因型可能是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险因子。
卢卫新戴瑞鸿朱丽华郭礼和丁瑾范维琥金椿何居仁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
人生长激素受体DNA探针建立及mRNA检测
1994年
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建立了人生长激素受体(hGHR)DNA探针。探针片段长度为670bP,两端分别为EcoRI和HindⅢ酶切末端。克隆在PTZ19U质粒上。用此探针检测成人外周静脉血和脐血淋巴细胞的hGHRmRNA的表达水平,表明成人hGHR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新生儿。
杨毅郭履刘湘云朱丽华郭礼和
关键词:DNA探针MRNA聚合酶链反应
血管生成抑制素抑制胃癌浸润转移的实验研究
1999年
目的:实验研究血管生成抑制素抑制胃癌浸润转移的作用。方法:以Sepharose亲和层析柱从血浆成分中分离出纤溶酶原,再用弹性蛋白酶酶切,经Sepharose 4B-Lysine亲和层析柱分离出血管生成抑制素。以完整组织块裸鼠胃壁内原位种植建立胃癌转移模型,于肿瘤种植当天,给实验动物24μg(1.2mg/kg)血管生成抑制素作腹腔内注射,以后每天给以12μg(0.6mg/kg)以相同剂量的纤溶酶原行腹腔内注射作为对照,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作为空白对照,治疗共进行3周,肿瘤种植后10周处死动物,测量肿瘤体积,观察转移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从血浆成分中分离出的纤溶酶原分子量为94kD,经弹性蛋白酶酶切后分离所得血管生成抑制素有41~43kD和51~53kD两种片段。动物实验表明,血管生成抑制素对胃癌生长及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体为:肿瘤生长抑制了54.0%,腹膜转移抑制了55.6%,肝转移抑制了61.9%;纤溶酶原对胃癌生长及浸润转移均无作用。结论:血管生成抑制素可从血浆成分中分离出。血管生成抑制素对胃癌生长及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陈雪华刘炳亚卢卫新郭礼和朱丽华朱正纲林言箴
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素胃癌纤溶酶原腹腔内注射癌生长肿瘤种植
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基因的研究
1995年
去甲肾上腺素(NE)是儿茶酚胺类递质的一种,存在于节后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突触传递包括3个步骤:NE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间隙中的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作用;接着NE被突触前神经元或胶质细胞重新吸收.NE再摄取的过程需要钠离子依赖性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参与.
郭礼和朱丽华黄芳叶增产费俭张孝勇谭炽华林文杰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基因无性系
人胰岛素A、B链基因的合成、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3
1992年
根据人胰岛素A、B链的多肽顺序,设计并用一种简便快速的多肽基因合成了A、B链基因。合成的A 链和B 链基因分别克隆到pWR590质粒上,构建了表达型质粒pWR590-HIA和pWR 590-HIB,它们能够表达由β-半乳糖苷酶N-端约590个氨基酸残基与A 链或B 链组成的融合蛋白(两者之间由Met 连接)。A 链或B 链融合蛋白经BrCN 降解,磺化及分离纯化等步骤,得到了磺化A、B 链。磺化A、B链体外重组得到人胰岛素。
郭礼和汪恩璧张孝勇朱丽华余玉娟王应魁罗广祥周明义
关键词:人胰岛素基因合成克隆
转导人TIMP-2基因抑制胃癌浸润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外源性人TIMP-2基因在人LAK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磷酸钙-DNA共沉淀的方法将TIMP-2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L(TIMP-2)SN转染兼性包装细胞PA317包装形成病毒颗粒。用病毒液感染人LAK细胞,再以Northern杂交、SDS-PAGE及反向酶谱试验进行表达及活性分析。用转基因LAK细胞(LAK/LT)2×106给胃癌转移模型腹腔内注射。结果TIMP-2在LAK/LT中mRNA高度表达,在LAK中弱表达。LAK/LT细胞中有相对分子质量21000大小的蛋白质表达,具抑制Ⅳ型胶原酶降解明胶的活性。肿瘤种植后10周,对照组肿瘤体积为(4.00±1.70)cm3,肝转移率和腹膜转移率均达100%,脾脏转移率为70%(n=10);单用LAK细胞治疗组肿瘤体积为(2.72±1.20)cm3,肝及腹膜转移率分别为60%和70%;TIMP-2高表达的LAK/LT细胞治疗组肿瘤体积仅(1.21±1.16)cm3,肝转移率与腹膜转移率仅分别为20%和30%。肿瘤生长抑制率达70%,肝及腹膜转移抑制率分别为80%和70%。结论TIMP-2对胃癌生长及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刘炳亚朱丽华郭礼和郭礼和陈雪华尹浩然朱正纲
关键词:基因治疗肿瘤浸润肿瘤转移
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酶活性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1
1995年
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酶活性的改变及意义卢卫新,戴瑞鸿,朱丽华,费俭,丁瑾,范维琥,郭礼和,朱禧星为了解我国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因,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进一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为此我们作了以下研究。对象和方法:①研究对象: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
卢卫新戴瑞鸿朱丽华费俭丁瑾范维琥郭礼和朱禧星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病因低密度脂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